讀書札記130127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獨愛詩篇超物象   只因山水與精神

讀書札記130127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1904)

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韋伯 MAX  WEBER

社會學

A

簡介

(甲)    資本主義精神

1 資本主義def:資本主義的經濟行為是依賴於利用交換機會來謀取利潤的行為。***

這種和平獲利的行為以商品和勞務的不斷交易作為手段,在每個生產週期結束時進行核算,視其盈虧,以作調節。

由於核算必須以貨幣形式進行,**** 社會中所有生產活動的進行和生產資料的配置,便以貨幣集結作為導引,利之所在,控馭四方。

因此,資本家得以掌控生產過程,壟斷利潤。

2 哲學疑惑

微觀經濟學原理暗含前設:人是無限制追求利潤的動物。所以產品及勞務價格愈高,供應量愈多。***

然而此前設是否為真? 或者說在甚麼社會文化條件下為真?

引發思考的例子:在一個 計件支薪 piece-rate  的系統中,A提高工資,刺激動機以增加產量; 和B壓低工資,驅使勞動以增加產量。兩者孰為合理? 或者說在甚麼社會文化條件下,何者方為合理?

3 資本主義精神

把獲利行為「手段目的化」:在經濟上獲利不止於作為滿足物質需要的手段,增加資本本身就是目的。*****

只有在這種文化氛圍下,資本主義才能運轉入微,無敵天下。而人竟被賺錢動機所左右,把獲利作為人生的終極意義。

4 資本主義工作倫理:賺錢視為天職,工作目為神聖。 (柳生曰:凡工作之際,當須捨棄仁慈之念,神阻殺神,佛阻殺佛。)  一個人是為了經營事業而生存,而不是為了生存才經營事業。***

引例:非洲難以資本主義化,不在於缺乏廉價勞工,而在於缺乏上述類型勞工。中國則不然,其成功不在於富有廉價勞工,而在於富有貪錢勞工。

(乙)    新教倫理

5 舊教神學:行善積德論 — 實行懺悔及聖禮可以滌罪,可得救贖。***

教會作為人神溝通之橋樑***,乃是基督聖言所訂,(註:「凡你在地上 綑綁/釋放 的,我在天上 綑綁/釋放 他。」) 神聖不可侵犯/替代。

聖禮為實存,平信徒必須服從教會領牧,先至有得救。

6 新教路德宗(信義宗)神學:因信稱義論 — 因於 及 只因於 真心信仰基督捨身十字架,罪人當即成就義人,得到救贖。***

懺悔為內心與神直接溝通,聖禮只為儀式,聖經為最高信仰準則。***

牧師只行接引,大一統教會可以休矣。 (小)教會只是信徒集結,理想境界「平信徒皆為祭司」。

7 新教喀爾文宗(歸正宗)神學:嚴格命定論 — 個人能否獲救,神意於創世之初早已預定。恩寵只賜與選民,行善不得救贖。*****

行善不是得救之因,乃是得救之果。

聖禮為魔法,理應嚴禁,大一統教會更被視為撒旦之城。

選民罪人區分嚴格,清濁不同流,正信教會乃是選民集結,罪人無從進入。

8 舊教注重天國永恆的幸福,輕視現世短暫的苦難。人應順天安命 (即服從階級現狀及侍奉上帝),事功為庸碌,享受為罪惡。斷絕世情,虔修懺悔為人生最高境界,是為修道院精神。

新教注重現世生活,認為乃是神意所在。*****  投入平常積極的人生方體現天心,故牧師亦應結婚生子。從事職業,經濟獲利非但不是惡業,直應優而為之。

9 歸正宗清教徒既自視為選民,於是更進一步,認為現世無異天國,事業即為榮耀上主。 選民及罪人之別,在於當世的作為及成就。

選民才有能力正道行善,成就事功。***** 罪人則行惡墮落,現世受苦。

(丙)    兩者之參合

10 清教徒既自命清高,兼又不合當世 (見逼於國教,甚至亡命浮海,西徙新陸。),於是更為激越,自我標榜,要求行為盡善,彰顯蒙恩。

彼時社會宗教衝突嚴重,遂發展為

A極度奮發進取之生活精神,及

B極級嚴格決絕之禁慾律已。*****

两者互為表裡,內聖外王,定義出清教徒高風亮節,迥異俗流。

11 十五六世紀之際,清教徒在英國處於社會政治的邊沿位置,屢遭歧視壓迫,無法在主流政教圈立足,遂多投身於新興工商業界。***

彼等既克盡心力,敬業樂業,與暮氣沈沈之傳統作風競爭,自然易於成功。又彼等獲利雖厚,生活卻異常儉樸,所儲資財,自然轉作資本投資。****

根據螺旋效應,自然「愈窮愈見鬼;愈富愈見神。」 乘著工業革命之來勢,便成為新興資產階級。佢地既事業精神  by definition就叫作「資本主義精神」勒。

引例:南北美洲土地富饒各有千秋,政治獨立前後接踵,而經濟社會成就天壤有別。韋伯認為两教文化差異乃是主因。***

掌門之言

韋伯此書才情橫溢,非常之呃得人,在當年,乃是響噹噹的經典名著。

此書原創性十足,開闢社會研究的新視野,是方法論意義上的典範之作。

然而立論未免失諸偏疏,自說自話。數十年間批判作品盈篇累牘,不可勝數。千頭萬緒可歸結為某sense學者一句話:我夠可以寫本名為「舊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既書羅。

此書並不艱深,業餘也可讀得。唯是德國佬既野,加上成百年陳舊貨,點會唔悶。

在下書架之上果有一書,名曰「儒家倫理與商業精神」,乃老師余英時所作。

「一從滄海別,幾度隔山川。」朱顏一別,白首未逢。人生如露,良堪浩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