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130328利比亞史

我本楚狂人   狂歌笑孔丘

讀書札記130328

利比亞史

R B St John

 

歷史學, 國別史.  D

 

簡介

(甲)   利比亞當代史

1現代之前, 利比亞長期為鄂圖曼帝國屬土. 鄂圖曼人從未施行直接統治, 地方政權由阿拉伯菁英階層實質把持, 部族勢力平衡一向形構著政治格局.

意大利是歐洲最後一個實行帝國主義擴張的國家, 於1911年征服利比亞, 展開殖民統治. 意大利統治手法殘暴拙劣. 本土的 賽努西教團 成為反抗的核心軍事組織.

 

2二戰結束, 英法美蘇四大强國决定讓利比亞獨立, 以回應時代需求及冷戰局面.

利比亞是從歐洲殖民體系中獲得獨立的第一個非洲國家,*** 也是在聯合國大會支持下成立的唯一一個國家.

1951年獨立的利比亞是個君主立憲國家, 由賽努西家族長出任國王. 君主國持續18年, 期間換了11位首相,40屆內閣, 政局紛亂動盪,可想而知.

 

3九月革命*****

1969年九月, 一群自稱「自由軍官組織」***的軍人成功發動不流血政變, 推翻君主制政府. 九月革命的目標訂為: 自由, 社會主義 與 統一, 與1952年納賽爾***埃及革命提出的口號完全一樣.

十二名政變領袖組成「革命指揮委員會」, 掌控國家行政與立法權.

委員會擢升上尉 卡達非為上校, 任命為軍隊總司令與委員長.*** 年僅27歲的卡達非强勢登場, 從此活躍世界政治舞台四十年.

 

4九月革命可以歸結為內陸部族反對沿海菁英寡頭統治的變局, 召喚民主, 愛國, 反帝國主義, 伊斯蘭傳統與泛阿拉伯主義. 革命政府的早期政策反映這種精神面向: 禁酒, 訂阿拉伯語為唯一官方語言, 關閉基督教堂和俱樂部, 沒收外國銀行, 關閉英美軍事基地, 限制外國石油公司(美國為主)運轉.

西方普遍認為政變軍人終歸會回到現實政治利益, 沒人料到這群地位較低的理想主義軍官的目標是進行一場廣泛而持久的社會經濟與政治革命.***

翻天覆地, 改家變國, 全因卡達非一人而起.

 

5革命利比亞的前期國策, 對外以巧妙的外交手腕分化列強, 擺脫殖民地形象, 爭取獨立國格。 對內行平均主義社會改革,*** 沒收外國利益, 提升國民生活水平. 無論外交內政, 均可說是軍人變政中相當成功的一票.***

利比亞極富石油***,1959年由外國石油公司開發. 七零年代初石油危機使得國家非常富裕, 卡達非毫不吝嗇地拋擲油元,以遂行其外交內政國策.

1970年英美各自撤出軍事基地,*** 同年意大利人被逐離, 財產被沒收. 該三天被訂為國家法定假期.  卡達非民望急升.

同年利比亞向法國訂購110架幻影式戰機,價值3億美元, 刷新法國外銷武器紀錄, 被認為是一次重大的外交政變.***

革命政府外交上親法蘇以制美英. 沒有外國力量對革命進行過直接軍事干預, 或者間接支援反革命活動, 由此可見卡氏絕非庸材。

 

6 利比亞強烈反對猶太復國主義, 大力支持(主要是出錢)巴勒斯坦人民抗爭活動, 曾動員二十多個非洲國家與以色列斷交, 對中東局勢影響深刻.***

利比亞激烈譴責1978年以巴和解, 領導阿拉伯人孤立贊成和解的老大哥埃及.

利比亞打從開始即極度厭惡美國, 外交上處處針鋒相對.  1973年起美國大使位置虛懸, 1979年指使示威者洗刼美國使館.

1974年利比亞與突尼斯宣布合併, 但以失敗告終.  1980年利比亞支持的突擊隊突襲突尼斯, 法美插手援突.  美國乘機關閉兩國使館, 與利斷交.

1981年列根總統上台, 以利比亞支持恐怖主義, 侵犯人權為由, 對之實施制裁.

 

7 “恐怖主義風雲”

1986年美國轟炸班西加與的黎波里, 利比亞與美國的對抗達到頂峯. 美國軍事打擊收到反效果, 反而鞏固了卡達非政權. 利比亞的恐怖主義報復行動持續四年之久.

A  1987年美國列根政府指利比亞正在建設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化學武器. 列根稱卡達非是「國際社會的賤民」.

B 同年為利比亞服務的 「達尼爾恐怖組織」 刼持泛美航空73航班, 導致許多美國人死亡.

C  1988年泛美航空103航班在蘇格蘭洛克比上空爆炸,270人遇難. 美國與英國提出公訴, 指控兩名利比亞人嫌疑犯.

D  1989年UTA772航班在尼日爾爆炸,179人遇難. 法國巴黎法院指控卡達非妹夫等五人涉案, 進行缺席審判.

E 最為戲劇化的是同年年利比亞官方試圖招募芝加哥黑社會, 用肩射式武器襲擊美國航班, 事情為FBI及時制止.

 

8以1998年為分水嶺的後期國策 “人道主義風雲”

1998年利比亞交出洛克比案兩名疑犯, 於荷蘭海牙國際法庭以蘇格蘭法律審判. 聯合國當即停止對利比亞的多邊制裁行動.

2003年利比亞官方承認責任, 同意賠償遇難者家屬27億美元.***

除上案外, 利比亞拒絕為其他恐怖襲擊事件負責, 但是出於 “人道主義” 高尚動機, 仍於2004年向UTA772遇難者家屬補償1.7億美元; 向柏林拉貝萊迪廳爆炸案160位非美國籍遇害者家屬補償35M美元; 所有補償均通過 “卡達非慈善基金會” 完成.

2004年利比亞單方面宣布放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並在國際組織監督下銷毁化學武器.

 

(乙)   卡達非(1943-2011)其人

利比亞的當代史等同卡達非的個人奮鬥史.***

卡達非出身寒微, 少負大志, 1963年投身軍旅, 1968年藉政變發跡.

其為人也, 深具領導魅力, 乃是革命空想家和理論家, 雖拙於內政, 然極擅長政治作秀, 更被公認為天才外交家.*****

青年卡達非是埃及納賽爾總統的狂熱崇拜者, 大力主張泛阿拉伯主義和泛伊斯蘭主義, 大力反對西方帝國主義和猶太復國主義. 他是一位空想主義革命家, 曾於 1973年推行文化革命, 淨化西方思想污染. 他是相當少數藉由軍事政變上台, 而能持續推行社会改造的人. 雖然以失敗收場, 他終究擁有過理想.

較有趣的是卡達非竟然「强調」人權, 1989年宣佈在瑞士成立1000萬美元「卡達非人權獎勵基金」, 首位獲獎者是正遭囚禁的南非政治活動家 曼德拉.***    1997年南非總統曼德拉訪問利比亞, 感謝卡達非鼎力支持反對南非種族隔離制度. 他為免違反聯合國制裁規定, 乘汽車完成整個訪問行程. 曼德拉稱卡達非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革命偶像之一」.

 

掌門之言

卡達非外號「狂人」***, 極受西方(尤其是美國) 政治宣傳所痛詆. 一般對他了解不多, 而誤解倒很深. 讀了這書, 對戰後北非和阿拉伯世界與西方, 特別是美國, 的國際關係和互動有了多點認識. 然是最有趣的, 始終是卡達非其人, 率直敢為, 魅力十足, 作為一名暴君, 他的殘暴程度未致太高. 他比許許多多美國佬支持的右翼政權軍人好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