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史130430廣東的團練

廣州婦女向天哭   白骨遍地群羊眠

說史130430

廣東的團練—–三元里事件(二)

資料取自《大門口的陌生人—1839-1861華南的社會動亂》

原作者:魏斐德Frederick Wakeman   翻譯:王小荷

資料整理:蕭律師

 

三元里鄉勇並非新事物,早在北周實行府兵制以後,官方組織的鄉勇就已存在。在朝廷正規的防衞失敗,或發生社會危機時,地方士紳就領導組織非官方民團以保衞鄉里。

「勇」與「團練」有所不同。官方正式招募的補充兵員稱「勇」;地方自衞隊伍叫「團練」。「勇」一般先「團練」出場。當正規軍(ie八旗) 不敷作戰之用時,就要招募「勇」;每逢動亂持續,地方上有力人士就會帶領「團練」登場。

 

廣東省在組織團練上有悠久的歷史,這是因為沿海一帶海盜猖獗,鄉村不得不組織團練自保。

1807年夏,土匪劫掠香山縣。 1808年,海盜襲擊三水、新會。 這次襲擊成為後來的典型:村莊被燒及搶掠,男女及兒童被掠走。

1809年,朝廷軍隊與海盜在香山沿海激戰,官軍大敗,逃入縣城,沿途搶掠。*** 為此,引出兩項重要行事。 當地進士 鄭應元 為饑餓的軍隊提供口糧,並徵集鄉勇保衞海岸,防止士兵進村。 另外,兩廣總督 百齡 下令沿海各州縣組織及訓練鄉勇,並發給武器,惟在海盜被逐後收回。 鄭的首創行動和百齡通告開始了一個鄉勇廣泛活動的時期。*** 此後香山、小欖、南海各縣紛紛組織團練,並結成聯盟,設置師令部。

海盜 張保 聚眾屢犯順德、番禺等沿河富庶地區,但屢遭當地的鄉勇驅逐。 1809的經驗加強了信心,自此以後,團練和雇傭兵就分處廣東各地,一旦地方形勢吃緊,隨時應召赴難。

 

1838年清廷禁止鴉片貿易,使鴉片的分配系統轉入地下渠道。是時賄賂盛行,官方巡邏船受賄放行,毒販則以武裝流氓護送大宗貨物。 水師受賄瀆職,以致在鴉片戰爭爆發時竟拒絕作戰。 在 “穿鼻之戰”中,水師提督 關天培 不得不答應給予每一個上陣士兵兩塊賞金。(編按:據說提督為集資而典當了朝服。)

既然對官軍還要發給額外的金錢,那何不招募雇傭兵? 林則徐 於是雇用漁蜑各户為「水勇」,教以如何駕駛兵船,每船以一、二兵弁帶領。 林很快就招集了五千多名這樣的水勇。 雇用的錢由公行、當地鹽商和福潮的沙船商提供。 這項政策顯得有些冒險, 因為意味著組織和武裝了成千上萬潛在的搗亂者和造反者。 但對朝廷來說卻很便宜,合乎道光的 “儉約”。

於是1840六月,在舟山群島被英軍佔領後,皇帝下令地方自籌經費舉辨團練以保護沿海省份。 但這種做法反使跨省調動官軍產生困難。 林則徐由江蘇調軍前往廣東,但沿途糧站不是空空如也,就是被本地人把持不放。 林和他的繼任者只能轉而徵集廣東本地人,以代替和加強正規軍。 林則徐對這種團練非常熱情,他在湖廣總督任上就發現鄉勇對付 “藍正樽叛亂” 非常得力。

 

但鄉勇到了 琦善 任內削弱了;琦善不信任那些武裝起來的遊民。 皇帝一聽到琦善已「招撫」了英國人,就要求各省解散不必要的隊伍,以節省軍費。 1840年十月,福建和江蘇的鄉勇被解散,廣東二千名鄉勇也被解散。

和平只是短暫,穿鼻戰役甫結朿,琦善為增援無人把守的虎門要塞,克制對鄉勇的恐懼,又從東莞、番禺各縣招募了5800鄉勇。

琦善的繼任者 奕山,和其他任何一個能幹的滿洲人一樣,對有叛亂傳統的廣東人充作鄉勇有本能的疑慮,怕他們容易轉成叛匪! 但是1841年八月,保衛廣州城是一個實在的問題,使他顧不了那麼多。 事實上,在「三元里事件」發生前夕,他命令番禺、南海二縣迅即組織鄉勇。

余純保確實欺騙了那天早晨在高地的 臥烏古將軍:官府確實徵集了九十六村的鄉勇。***

 

穿鼻之戰大敗,朝廷官員們飢不擇食,竟轉向那些有身懷絕技或神秘技能的人,例如招雇能在水底待幾小時的海洋潛水夫、會武術的盜匪、秘密會社的暗殺者等等。 總之,使用一切手段,只要能夠打敗蠻夷就行。 這種非理性的求助,預示了以後的義和拳變亂。 軍事愈無望,這一類觀念就愈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