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130501大門口的陌生人

廣州婦女向天哭   白骨遍地群羊眠

讀書札記130501

《大門口的陌生人:1839-1861華南的社會動亂》(1997)

《Strangers At the Gate – Social Disorder in South China, 1839-1861》

魏斐德Frederick Wakeman

 

歷史學

(掌門評級)  A –

 

蕭律師簡介

請先閱讀《說史130420三元里事件》及《說史130430廣東的團練》。

 

十九世紀中國的地方政府依靠的是地方官,特別是府州縣官,與士紳之間力量的巧妙平衡。所謂「士紳」,是指取得了功名的人。

在一個只是由薄薄的一層專業官員來治理地域廣袤的農業帝國,士紳是中央政權不可缺少的力量。***  如果沒有這些人的合作,州縣官根本無法在當地收取租稅,維持治安、社會福利、公共事業、防衞和教育等行政事務。 所有這些,大致都由士紳去做。

地方士紳勢力的存在,就保證了官方價值穩定。*** 士紳傳播各種社會信仰,如月讀聖訓、嘉獎孝行等等。 這些信仰如此長久,如此成功地合成了一種文明。在安定時期,士紳的支持是重要的;在動亂時更是決定性。

但是,士紳所起的作用過大,州縣官就會大權旁落。 士紳一向調解地方上的糾紛,如果他們真的負担執法,並掌握治安力量,那會變成怎樣? 他們籌集地方自衞經費, 如果他們真的收起稅來,又會怎樣?

地方勢力(包括士紳和社會名流)在嚴酷的動亂中,用鄉勇、額外財政等手段加強對地方上的支配,官方的稅收自然會日益減少。 官員為了維護自己的收入,只有加重賦稅,其結果是加劇了社會危機。 社會危機是朝廷不想見的。

所以,不允許士紳與群眾力量有過多的接觸,是清朝政策的重點。**** 士紳可以帮助統治人民,但絕不允許掌握人民,利用人民。 總之,士紳與官府這兩種力量在不斷地平衡。 士紳經常企圖攫取地方權力,而官府同樣總是加強集權。

這種州縣官與士紳之間的力量平衡,特別是在廣東,在鴉片戰爭時(而非太平天國時期)起了變化,而傾斜對士紳有利。****

 

鴉片貿易嚴重使中國白銀外流,清廷幾番改易對策,如禁止鴉片入口、逮捕國內鴉片種植者和走私者,均成效不彰,白銀仍外流不止。

1838年,道光頒佈法令:鴉片吸食者必須在法律公佈十八個月後戒煙,否則將處死。 同時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執行此項法令。 林欽差在廣東對癮君子發起掃蕩。

為了嚴懲鴉片販運者和商人,林則徐還建立了一套細密和複雜的管理制度,其中一項是保甲制度。 1839年三月,林宣佈,舊保甲之所以不起作用,是因保證人不可靠。 他為尋找可靠的階層,決定起用德高望重的士紳,使之「挨次編查保甲,保良攻匪,有犯即擒。」

這個政策帶來兩個嚴重後果。首先是混亂與恐慌。 許多吸鴉片者被斬首,有些告密者為了攫取獎金而誣告。 其次,這使得欽差大臣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士紳的力量。

林則徐在廣州開設了一個鴉片收繳與情報機關。 士紳也在城內建立了他們自己的監視機構。 林則徐更給予香山縣名流 黃琮 以組織鄉勇的權力,並根據他本人的命令,得以逮捕並處死「漢奸」及鴉片販子。 此外,鄉村的保甲也被地方頭面人物轉變為準軍事組織。

就這樣,欽差大臣激烈的禁煙措施,導致了士紳控制保甲得到官府允許。 隨之而來的是,士紳在鴉片戰爭中參與了軍事活動。 這二者使得地方政府與地方顯貴間的力量平衡發生了變化,變得對後者有利。

 

在鴉片戰爭中,廣東有三種不同層次的鄉勇。

最高一級是「勇」,是雇傭兵,由正規軍官指揮。

1840年六月,廣州府設立了一個招募新兵的機構。 壯士如能成功舉起一百斤重的石鎖,就被編入隊伍,每月六元餉銀。

第二級是士紳創辨的。 他們或是在官府的嚴格控制下,或是與廣州有密切的聯繫。 在這一級,士紳是省衙門的代理人,他們多是著名學者、或是退休的前高官。

如 孔繼動,他中舉後做過書院教諭;中進士後任國史館副編修。鴉片戰爭爆發時他已退休,但同意作為兩廣巡撫和總督非正式軍事顧問。 由於他在地方上的聲望和關係,他能夠和林則徐、怡良等安排地方防務。

 

第三級是團練, 他們通常得到了省級官員的批准,但其活動卻獨立於官僚控制。****

1841年三月,當大批人民逃離受威脅的城市,湧往鄉村地區時,地方官員要求士紳維持秩序。 實際上有許多地方士紳,在沒有得到廣州認可時就組織了團練。面對當局的無能,士紳們認為這樣做並無不妥。 例如,林則徐被解職以後很久,仍留在廣州,自己出資訓練八百名志願者。即使不是為了保衞國家,也有必要防止匪徒搶劫。 順德、番禺、香山的士紳都組織了這樣的團練。

 

鄉勇運動,在1841年五月保衛廣州城時具體化了。

這一「運動」的重要性在於:清朝官員為了反對英國侵略者,動員了鄉村,把數以萬計的男子聚集起來,使他們充滿憤怒之情。 一旦簽訂休戰協議,這些從未有機會真正一戰的鄉勇們,激動而憤怒,正尋求一種狂暴煽動。

1841年8月25日,三元里地區的十三名讀書人在 牛欄崗村(即後來英軍被伏擊的地方)開會,籌劃在這一地區把團練組織起來。 他們歃血為盟,選出三名領袖,他們是舉人 何玉成、候補縣丞 王紹光、和有影響力的頭面人物 梁廷楝。他們分頭去各村動員。 當時,人們捐出許多銅鑼,一旦某村出現緊急情况,只要鳴鑼,別的村就會趕來支援。 這樣一個團練的擴展,士紳的領導而非農民自發性是基本因素。***

 

作者魏斐德清晣地下結論:三元里起義既非純粹自發,也非農民領導;它是一長串團練組織中的另一類,依賴士紳們謹慎而得到准許的領導。 103鄉最終集中於三元里的旗幟下。 英兵零散的暴行不能驅使25000名農民武裝起來。 「三元里事件」並非像許多歷史學家認為那樣,是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發端的第一頁。

 

掌門之言

魏斐德是費正清之後我最心儀的中史大師,愚見以為論功夫精純,更在同輩齊名的孔復禮和史景遷之上。

魏師與史師正好相反,是位稀產作家,本書是他的成名作,與《大清帝國的衰亡》並列雙璧。

清史是美國漢學界的主戰線,自費師創 “哈佛學派” 以降,人材輩出,珠玉紛陳。魏師主治清史,本書治社會史,當時以眼界新穎為學界所稱道。

 

晚清大勢,列強始自鴉片戰爭,即以船堅炮利,憑凌中國,此李鴻章當年所謂「亙古未有之變局」也。 鴉片戰後五口通商,八國聯軍之役更使門户洞開,器用之學,國際貿易,歐風東漸,思想丕變,均對傳統社會及政治情勢施加無法適應的張力和壓力,終使人類史上最成功的專制王朝土崩瓦解。 中國社會地覆天翻,餘勢迄今猶未止息。***

 

對於百餘年間中國的社會變化,史家起初多以「外來壓力說」加以解釋。

此說認為中國傳統社會結構僵固,欠缺調適能力,內部張力只能透過農民爆亂宣洩,人口削減自然恢復平衡。**** 如此縱有無數治亂興衰,卻不曾改動社會柱樑於尺寸之間。**** 中國社會近世之大變化完全由外來的技術資本、思想學術、政經壓力所造成,其勢橫來截斷,沒有連續性。***

 

晚近哈佛學派興起,史識演進,揚棄舊說。 認為中國社會變化雖緩慢,歷來生生不息,與時俱進,不得謂為僵固。

實情潛藏表象之下,未易窺測。 本書借鴉片戰爭中「三元里事件」史料,揭露晚清地方層次上士紳力量的崛興過程。*** 後來再經「太平天國之亂」,終於坐大。 朝廷尾大不掉,「義和團之亂」後對地方全面喪失控制,遂至覆亡。

如此清朝並非亡於西方列強,亦非亡於孫中山與袁世凱之手,而是社會變動有以致之。****

本書在當年是這種 “前衛觀點” 的里程碑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