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說1307B選擇的悖論

演說1307B選擇的悖論

The Paradox of Choice:Why More is Less? (2004)

Barry Schwartz

講者:掌門

(甲)選擇的經濟面

〈完備性假設〉

根據經濟學哲學,「理性」包含四個核心假設,其中第一個是「完備性假設」。

完備性:指個人在進行選擇(ie決策)之前,應盡可能考慮所有相關的選項,並對其作出清楚的了解。***請參閱《SENSE隨筆130220理性選擇》。

換句話說,「理性人」“應該”思慮周全,精密比較,而不應“以偏概全”或“掛一漏萬”。

 

這裡暗含著「可供選擇的項目愈多,對決策者愈有利。」**** 這一假定。因為若非如此,則無需進行周全的考察了。詳加比較眾多選項,取其上者,只會有利,不會有害,此點合乎常識。

但這牽涉到「交易成本」的問題。經濟學模型一般為了追求簡潔,都假設交易成本為零。***但在現實生活中,所有系統的交易成本其實都很高。

進行決策的時候,為了清楚了解選項的性質,所花費的「訊息成本」便是一種交易成本。***

在決策本身價值很大,而選項數目不多的情況下,訊息成本相對不高;但如果選項鋪天蓋地而至,情況便大為不同了。

 

〈經常性選項過多〉

現代生活每每出現“經常性選項過多”現象,主因當然是來自「廣告」。

大規模廣告計劃,起源於上世紀初的香煙行業,市場調查顯示顧客們根本無法憑感覺區分不同牌子香煙的味道,所以建立品牌之道不在於產品的差異性,而在於消費者的認知行為。****

例如:“吸食X牌香煙的人瀟灑不凡。”至於何者謂之“瀟灑”,廣告商自覺有義務對消費者進行教育。

互聯網路興起之後,資訊傳導力度更加驚人,消費者如按照「完備性假設」對廣告進行逐項審察,則訊息成本必將高於決策所得。**** 如此,“理性的行為”遂跌進了“不理性的陷阱”。

於是,理性行為要作出調整,找出合適的「篩選準則」來降低訊息成本。***

舉例:檢視電影的進場人次以決定看那部電影,而非逐部電影閱讀影評。

然而任何「篩選準則」必然犧牲掉部分資訊,從而降低了找出“最佳選擇”的機會。*** 所以,歸根結柢這是個“成本–效益問題”,節省了的訊息成本,是否足以補償“實踐選擇”與“最佳選擇”的落差。***

 

我們可以輕易想到許多通用的篩選準則:

A「人做我又做原則」即從眾,這原則假定“市場是有效率的”。市場愈大,時間愈久,愈有效率。

上例:看“多人看過的電影”。

B「人做我不做原則」即“眾地莫企”。

舉例:不要買熱門股/馬。

 

C「姆指法則」rules of thumbs,古時的木匠不用尺子,而是用姆指來測量木材的長度,比喻為依靠經驗和直覺。故此又稱「經驗法則」。***

舉例:劍道家必須憑直覺出劍,電光石火,無暇思量。

 

〈滿足者策略〉

又據經濟學哲學的「最大化假設」:理性人應該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因此,他是一個「最大化者maximiser」。

最大化者追求“最佳選擇”,唯一的可能是窮盡所有的選項。如前段所述,當選項愈多的時候,這作為愈來愈令人感到恐怖。

諾貝爾經濟學得獎主Herbert Simon提出“犧牲”作為經濟學概念。

Th. 當交易成本過高的時候,及早“心滿意足”反而是最大化策略。*****

考慮到師老無功,坐失時機,夜長夢多…..諸般風險,人們能做到的最佳策略,就是盡快找到“較佳選擇”,立即成交。

 

和「最大化者」相對的是「滿足者satificer」,**** 意指決策者主動放棄追求“最佳選擇”,事先調較出某個“滿意標準”,一旦找到達標的選項,立時收手。

至於如何釐訂“滿意標準”,原則上「門檻愈低愈保險,愈高愈危險。」,當真是“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這是藝術,不是科學!

 

 

(乙)選擇的心理面

從多人患有“選擇恐懼症候群”,每當面臨抉擇的時刻,總會煩惱不堪。他們苦惱的多數不是甚麽人生大事,就算抉擇失誤,有些可以從頭再來;有些可以作出補救;有些則根本損失有限。真正令他們煩惱的,是“煩惱”本身!

“煩惱”是“得失心”。***  “得失”源於選擇,但凡取捨,有所得則必有所失,這是煩惱的根源。

〈選擇的困境〉

從“演化心理學”的角度看,人類在數百萬年漫長的演化生成時期,實際上都處於物資極度匱乏的境況之中。*** 生活中的典型取捨是“要不要這個?”;鮮少有機會二者擇一“要這個還是要那個?”,更遑論多中擇一了。

上述兩種取捨類型有微妙的分別,第一類是“全有或全無all or none”的問題,後果容易設想和比對,決策的難度和面對的心理壓力不大。

第二類取捨的難處要用「認知失調理論」加以解釋。 (請參閱《讀書札記130412認知失調理論(下)》。)

決策行為是一種取捨,取其一,必棄其餘。

Th選取項目之消極(厭惡)性質及放棄項目之積極(吸引)性質與決策行為恒相失調。*****

 

人類心理上較適應於“全取或全捨”,於二者擇一,常招後悔。***

〈論後悔〉

Def.「後悔」可以用多種語言定義:

A廣東話:“老襯左。”

B心理學:進行選擇之後,因為結果不好而產生的負面情緒。

C經濟學:進行選擇之後,因為所獲貨品的價值低於其“機會成本”,因而產生的負面情緒。(附註1)

 

心理學定義的是「結果性後悔」postdecision regret:指做選擇之後,因為親身感受到不良結果,發現決策失誤而產生的後悔感。

然而“後悔”的威力不止於此,它可以進一步強化成為

Def.「預期性後悔」anticipated regret:指做選擇之前,因為預計到結果不好,又或預先知道還有其他更佳選擇而心生悔意。****

 

“預期性後悔者”未選擇,先後悔!這種「習得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心理狀態令致行為人徹底癱瘓,無法動彈!為了逃避後悔,只好不作選擇。***

預期性後悔對人生的破壞力極大,且容易演變成抑鬱症。

 

Th1.  “最大化者”易於患上預期性後悔。***

再從經濟學角度來看選擇心理,一個人如要追求最大效益,必須審視全部相關選項,以確定選取項目的價值高於其機會成本。當選項數量過多,無法一一審核的時候,當下的選擇幾乎可以肯定不會是最佳選擇。那麼,“最大化者”便預先感到自己“老襯左。”,從而患上預期性後悔。

採用“滿足者”策略就可以避過預期性後悔。

 

Th2.決策和行動會加重後悔感;愈有力量的行動,失敗之時愈後悔。***

「忽略偏見」Omission Bias:人們容易接受因忽略或缺乏行動而招致的不良後果;但難於接受自身行為導致的同等不良後果。****

舉例:投資者發掘了一支股票,沒有買進,股價大升。他略有悔意。

同一人,同一支股票,買進後股價不升,沽出,大升。他痛不欲生。

 

Th3. 最接近成功的失敗最令人飲恨。***

舉例:趕航班的人“目送飛鴻”;剛脫手的股票立時飈升…..

 

銀牌得主與銅牌得主那個較開心?通常是銀牌得主苦口苦面,而銅牌得主笑容滿面。這是後悔與臨界線的問題,銀牌得主看的是金牌,便因失諸交臂而悔恨難當;銅牌得主看的是有無獎牌,擁有獎牌當然值得開心。最不開心的想來是第四名。

Th4.後悔是將現實結果與某種“反現實思維”進行比較,看到得失,而產生的負面情感。****

選取不同方向的“反現實思維”,或者說界線,決定後悔的狀況。因此樂觀和心胸豁達的人較少後悔。

 

Th5.因後悔而影響未來的決策和行動,源於對「沉沒成本」的理解不清楚。*** (附註2)

舉例:一雙不合穿而又沒人要的鞋子,如果是價錢昂貴的,人們便捨不得將之拋棄。

這是“拋棄貴重之物會後悔”的想法作祟,其實成本已沉沒,拋棄“昂貴的”無用之物與拋棄“平價的”並無分別。展望未來,才是取捨之正道。

 

最後,「後悔」(正如恐懼)作為心理演化的產物,必有“適應性”含蘊其中。****

後悔的好處是:

a因為抑止後悔而養成審慎決策的習慣;

b提醒自已,不要重蹈覆轍;

c對錯誤行為作出補救或贖罪;

d向他人表示悔改之心。

結論:「後悔」無罪,因後悔而喪失決策、行動和調整能力才是原罪!****

 

附註:經濟學基本觀念

Def「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決策者選取一項物品,則他因而失去的,或者未能獲得的,諸多物品中,價值最高者為其機會成本。***

例子:假設決策者以100元進行購物,市場剛好提供a,b,c,d四種標價100元的貨品。該決策者的效用排序為a > b > 100元> c > d。

他的“理性選擇”為購進a貨品,那麽他獲得a貨品的“成本”是100元,而“機會成本”則是b貨品。因為如他未能購得a,他將購進b。

如果混亂中他“不理性地”購進了c,那麽他的“成本”仍是100元,而“機會成本”則是a。**

「機會成本」的想法導致較佳的決策視野。****

結論:「機會成本」是好的,理性決策人要徹底忘掉「絕對成本」。

 

「沉沒成本」sink cost:在決策之前已支付清楚的所有代價。

它不應該影響決策考量,因為無論後來怎樣做法,都改變不了代價已付的事實,相對損得與此無關。***

例子:投資人考慮應否沽出一支股票時,購入價是一種沉沒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