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選130715一肚皮不入時宜

等是夢中傳彩筆   欲書花葉寄朝雲

詩選130715

一肚皮不入時宜

黑白子執筆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蘇軾〈自題金山畫像〉

宋代大文豪 蘇軾 因反對「熙寧變法」,在元豐二年(西元1079年)四十三歲時遭新黨誣蔑,險些畢命於「烏臺詩案」。 幸神宗愛惜其才,得以苟全性命,貶官黃州。

 

元豐八年,神宗病故,年僅十歲的 趙煦繼任,改元 “元祐”,是為哲宗。 新帝年幼,未能親政,由太皇太后 高氏垂簾。 高太后對變法反感,主政後不久,即任命舊黨元勳,六十六歲的 司馬光為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

司馬光拜相,代表「熙寧變法」結束,史稱「元祐更化」。 蘇軾身為舊黨重量級人物, 在哲宗登極短短十多個月間,由一名犯官扶搖直上,躍升至正三品大員—– 翰林學士、知制誥。

不過,重返廟堂的東坡居士與一眾舊黨大臣,卻因高太后於元祐七年離世而頓失依靠。 新黨得到哲宗提拔,捲土重來,迅即對舊黨展開報復。 蘇軾於此後數年,慘被一貶、再貶,自廣東的惠州,放逐到 “天涯海角”的 儋州海南島。

九百多年前的惠州,乃嶺外瘴癘之地,花甲翁蘇東坡帶同小兒子 蘇過、侍妾 朝雲和兩名女僕南下。

間關千里,途中寫了一首七律〈八月七日初入贛過惶恐灘〉:

「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灘頭一葉身。山憶喜歡勞遠夢,地名惶恐泣孤臣。長風送客添帆腹,積雨扶舟減石鱗。便合與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蘇軾一生,有兩妻一妾,巧的是三人都姓王。

第一位夫人 王弗,比夫婿小三歲,過門的時候正是二八佳人。只可惜這對少年夫妻未能白頭到老,「敏而靜」、「有識」的王弗二十六歲時一病不起。

蘇東坡即使如何樂觀豁達,面對喪妻之痛仍久久不能自已。 鶼鰈隆情,縈牽魂夢,大蘇在不惑之齡寫下傳頌千古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

 

第二位夫人 王閏之是王弗的堂妹。蘇軾因父親 蘇洵辭世,按例回家鄉四川眉山服父喪,期間結識了王閏之。 待得三年服喪期滿,蘇軾脫孝續絃,斯時新婦已過雙十。以當年的標準,算是「大齡新娘」了。

王閏之雖無堂姊詠絮之才,但堪稱體貼入微,治家有道的賢內助。蘇軾被貶黃州,落魄失意的時候,王閏之不單陪伴左右,共度患難。最可貴的是,每能苦中作樂。

〈後赤壁賦〉提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似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

得婦若此,夫復何求。無奈天不假年,在丈夫仕途最得意之際,四十七歲的王閏之騎鶴西歸。 眼看比自己小十一年,相濡以沫的夫人撒手人寰,位極人臣的禮部尚書、端明殿學士、翰林侍讀學士,「淚盡目乾」。

 

除了兩位夫人外,侍妾 王朝雲是蘇軾生命中第三個最重要的女人。朝雲成為蘇家一員,要上溯至神宗熙寧七年。當時三十八歲的蘇軾任杭州通判,夫人閏之眼見只得十二歲的朝雲身世堪憐,遂買為侍婢。

散落於蘇軾的大量作品之中,偶亦有提及他最親近的女人。相比起兩位夫人,蘇軾寫關於朝雲的詩詞文章應屬最多。 而坊間眾多有關朝雲的故事,留傳最廣的,當數宋朝人 費袞在《梁溪漫志》記載的這一則〈侍兒對東坡語〉了:

東坡一日退朝,食罷捫腹徐行,顧謂侍兒曰:「汝輩且道是中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為然。又一人曰:「滿腹都是見識。」坡亦未以為當。至朝雲乃曰:「學士一肚皮不入時宜。」*** 坡捧腹大笑。

也許真的是紅顏薄命, 朝雲隨東坡貶謫惠州,恰遇瘟疫。加上嶺南氣候濕熱難耐,這名蕙質蘭心、玲瓏剔透的杭州女子,久醫不癒,最終客死他鄉,享年三十四。

愛妾病逝,東坡悲慟之餘,遵其遺願,葬於惠州西湖南畔的栖禪寺松林之內。

 

朝雲彌留時口誦《金剛經》:「如露亦如電,如夢幻泡影。」 因此東坡特意在墓旁建 “六如亭”,並親撰亭聯:

「不合時宜,唯有朝雲能識我。

獨彈古調,每逢暮雨倍思卿。」

 

 

後記

七一長周末,與讀書會十餘友好北上 河源 大啖河鮮,途經惠州,漫步西湖,惜未及一訪朝雲墓、六如亭,憾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