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E隨筆130913身份經濟學

此身合是詩人未? 細雨騎驢入劍門。
(細雨劍門關,陸游驢背問:我的「身份」夠得上詩人嗎?)
SENSE隨筆130913
身份經濟學(一) 身份是甚麽?
掌門執筆

〈楔子〉有關身份的三個案例
甲.生活案例:法官可否當街吃小食?
年前與讀書會一位當訴訟律師的會友閑聊,她對我這樣說: “點解唔諗轉職當法官? 掌門,你知剌,我鍾意係街邊 “篤魚蛋” 架馬,做左法官…..”
就職誓章當然不會對法官的私生活作出指引,更何況 “當街吃小食” 那般芝麻綠豆的事情,只不過那樣做會「有失身份」罷了。
於此可見,「身份」是一種社會現象。***

乙.有趣案例:孩童與旋轉木馬
那麼,涉世未深的孩童有沒有「身份」觀念呢?
學者Goffman細心觀察孩童在遊樂場玩旋轉木馬時的行為模式, 三四歲孩童要父母隨侍身旁才敢玩; 五六歲的要父母站在外圍較遠處,一邊玩一邊向他們笑著揮手; 十二三歲的孩童就算怎麼愛玩,音樂未終就沮喪地 “下台”…… 大個仔剌,仲玩旋轉木馬,低唔低B呀?
結論:孩童是有身份觀念的。

丙.可悲案例:種姓制度的遺毒
學者Hoff & Pandey進行了一項社會心理學實驗,研究印度種姓制度對現代國民的負面心理影響。***
兩組祖先種姓成份比例相同的群組,當著觀眾面前,進行解開謎宮難題的問答遊戲,遊戲附有豐厚獎品。 兩組人員獲得完全相同的對待條件,除了一項:一組人員答題前先被大聲讀出姓名;另一組則沒有這樣做。 實驗結果:被讀出姓名那組人員中,高種姓後裔的解答成績沒有受到影響;而低種姓後裔的成績則低跌了23%!
發生了甚麼事? 在印度,一個人的姓氏就是所屬種姓的標記! (例如A字人梗係婆羅門階層剌;姓Sandboy頂多吠舍;姓Zachary點靚仔都冇用,鐵定是首陀羅。 註:婆羅門是最上等種姓,乃教士階層;次等剎帝利為武士貴族;吠舍即平民;首陀羅是奴隸。) 只要當眾大聲讀出一個人的姓氏,祖先屬於低種姓的人就仆直….. 可悲!

〈身份〉
Def.「身份」作為一種社會現象,由三項要素所構成: 社會類型、 行為規範 和 身份效用。*** 三者環環相扣,密不可分。

A社會類型:按照生活上的重大差異,社會將成員劃分為不同的階層或組別。***
不同組別間的互動狀況 (按:不同組別既相生,又相尅。),與及同組別成員間的互動狀況 (按:同種之間競爭反倒是主流。), 形塑了不同組別之間生活習風上的明顯差異,產生了對立的「社會類型」。****

例子1:最最原始、頑固、無以尚之的社會類型就是「性別gender」!
社會將這兩組人類成員從職業、行為到思想層面上都嚴厲區隔開***,輕則不同學校就讀,重者必須佩戴面紗出街…..

例子2:中國的士大夫與農民,歐洲和日本的封建武士與平民,都是歷史上極為重要的社會類型。
定型到了深沉厚積之處,中國士大夫定必 “愛民如子” (按:為人子者一般來說非常唔掂。); 日本武士則有權 “捨殺” 平民。(註:古代日本曾有法律 “捨殺令” ,武士以 “不敬” 為理由斬殺平民,可免殺人罪,係咁意賠d錢算數。)

B行為規範:對立的社會類型生活上的慣性, 經過長時間積澱,精緻化和意識形態化,最終形成風格鮮明的,高度統一的形象習風,是為「行為規範」。****

例子3:就人類學所知,任何民族文化都「男女有別」,概無例外。
為了在生活實踐上進行嚴格區分,社會創製了風格迥異的 服飾、身體語言、群體活動、價值觀念….. 種種等等, 把兩組人徹頭徹尾,從宏觀至微觀分隔開來,從而呈現了「性別」。
一個人如何呈現其「性別」,就成為一種行為規範。*** (唔知點做?Elle會教識你,只要你有錢。)

例子4:中國士大夫身穿長袍,文質彬彬,滿口仁義道德,詩詞文章。
日本武士雙刀不離身,剛毅端莊,沉默寡言,動輒(儀式化) 殺身成仁。
歐陸貴族跨馬持矛,輕生重義,風流倜儻,禮下(貴族)婦女。 這些都是行為規範。

C身份效用:一個人的行藏舉止符合他所屬「社會類型」的「行為規範」,***** 他因此獲得同儕(相同社會類型的人)認同,異己者(對立社會類型的人) 接納尊重,他獲得「身份效用」。 這裡「效用utility」一詞純粹是經濟學意義上的用法。***

例子5:男人要似 “番”個男人,女人千祁唔好似 “左”個男人…..
例子6:法官在太平時日要 “隱居深山” ,不得隨便露面或發表政見,亂世時才下山到法院 “主持正義” 。(請參閱《演說1302劍與天平》。)
既然主持正義,當然要扮晒道貌岸然,不苟言笑….. 這樣子才適切法官的身份。篤乜鬼野魚疍!

話時話,一個女人如果外觀舉止似男人,她受到的攻擊將會來自那個性別群組呢?下回的著名案件Mrs. Hopkins vs Princewaterhouse Coopers (1989) ,聯邦最高法院判詞會話你知。

以上學理出自:《身份經濟學Identity Economics:How our identities shape our Work, Wages, and Well-being?》(2010)
George Akerlof (2001諾獎得主) & Rachel Kran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