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E隨筆130927你是內向抑或是外向的人

SENSE隨筆130927
你是內向,抑或是外向的人?
執筆人:蟬

內向與外向

心理學家 榮格Carl Jung於1921年發表名著《人格類型 Psychologische Typen》,將人格分成八個類型, 其中再歸為兩大「態度Attitude類型」: 「內傾型Introverts」和「外傾型Extraverts」,大概等於日常用語中的內向和外向。***

心理學界多年來基於榮氏的分類基礎不斷研究,發展出現今招聘(尤其是保險業)時常用的MBTI測驗等人格分類工具,企圖找出較適合受驗者的工作和發展方向。然而學界對於內向和外向性格並無清晰定義,除了因為性格特點複雜細緻外,對於如何分離和解讀實驗結果也存在相當大的問題。

《安靜》的作者Susan Cain提出一個非常獨特的分辨內向和外向的方法:假若你與很多人一起活動完畢後,即使過程很快樂,但卻很需要獨處才能恢復心理平衡(ie俗語所說“充電”)的話,你便是個內向的人;相反你需要和大夥兒活動才能“充電”,便是個外向的人。****

外向文化的堀起

今日主導世界商政界的美國,有不少重要人物都是哈佛商學院的畢業生,據說財富500公司裡有百分之二十的管理層皆從哈商畢業。 哈商的學生有著今時今日成功人士的典型特徵:熱愛社交、善於表達自己、自信、打扮入時整潔、笑容滿面,恍惚任何時候都準備好領導世界似的。

根據哈商一個難得性格內向的學生 陳冬形容,要合乎哈商文化,學生在發言時即使對內容不太確定也必需充滿自信;任何事都應該和同學一起進行而不應該單打獨鬥;要勇於發言,不要等到有完美答案才表達出來,因為有發言總比沒有好。

美國傳奇“人生教練”東尼Anthony ‘Tony’ Robbins的著作《喚醒心中的巨人》是最暢銷的“自我修養”書藉之一。 正如其他同類型的書一樣,他教導人們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他認為要變得更好,便要把自己的潛能釋放,爭取每次與別人相處的機會,盡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在人前展現,令別人記著並喜歡自己。根據東尼的說法,內向並不是不向別人推銷自己的原因,因為成功便是令人喜歡上自己。***

(覺得這些指引很眼熟嗎?皆因你認識SoChun!)

東尼大師其實只是美國人際關係導師傳奇 卡內基Dale Carnegie的翻版。卡內基是美國泛銷售文化的代表人物。 他生於二十世紀初的密蘇里州,年少時性格內向,身體瘦弱,是典型的內向男生。 大學時為了擺脫內向的人生而苦練演講技巧,直到他畢業時,正值美國極之需要銷售員的時代,社交和說話技巧成為巿場需要的技能,而他亦因緣際會成為 “成功的代言人”。

據美國文化歷史家Warren Susman形容,二十世紀美國社會從「強調品德character的文化」轉變為「重視個性personality的文化」。***

在品德文化的氛圍裡,理想的自我形象是認真,有紀律,並且值得尊敬:入暗室而不欺的本性,比在別人面前塑造的形象更重要。

觀乎英文字personality是十八世紀才出現的字詞,而easy-going的說法也是到二十世紀才流行,便會明白重視個性是近代的潮流。

巿場學和銷售行業的興起令廣告內容產生巨變, 廣告由以往直白介紹產品變為注重自我形象的打造,不關注形象便變成罪惡。 人生重點已再不是品德而是個性,而所謂的個性,就是討好其他人。***

舉例:日本個人用品品牌Gatsby一支洗面膏的廣告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HE2nnoWBis]


性格天注定?

美國心理學家Jerome Kagan是當代最重要的發展心理學家之一。 他在1989年開始了一系列個性發展的研究,至今仍由他的學生繼續進行。 Kagan找了五百名四個月大的嬰兒,在哈佛實驗室進行45分鐘的評估研究,初步分辨出他們是內向還是外向的人。受試者兩歲,四歲,七歲和十一歲的時候再回到實驗室作後續研究。

各位可能覺得在那麼年幼的時候就斷定性格取向乃是言之過早,但研究結果卻顯示並非如此。

受試者在實驗過程中接受不同類型的刺激,例如汽球爆破聲,說話錄音,沾了酒精的棉花棒等,並紀錄他們的反應。 結果顯示大約四成的受試者保持安靜溫順,被稱為「低度反應組」;而百分之二十的兒童則嚎啕大哭,使勁地揮動著手腳,他們被稱為「高度反應組」。

Kagan實驗的假設是違反直覺的:他認為低度反應的受試者是外向的,而高度反應者則為性格內向的人。***

實驗證明Kagan的推測是對的,兩組受試者性格發展大多合乎預期,道理是甚麼呢?Kagan團隊相信人對外部刺激的生理反應如心率,血壓,體溫等都是由大腦中的杏仁核所控制的。杏仁核位於邊緣系統的深處,而邊緣系統是一種古老的大腦網絡,即使像老鼠這種歷史久遠的動物身上也可以找到。邊緣系統控制著很多生物的基本功能,如食慾、性慾和恐懼等等。***

Kagan實驗的假設是人擁有著敏感度不同的杏仁核***。 擁有高敏感度杏仁核的人感知到不熟悉的事物時,就會作出較大的反應,唾液中的皮質醇也分泌得越多。這表明了他受的心理壓力較大,似乎比低敏感度的人更加不舒服。

事實上高反應組的孩子不單對陌生的事物具敏感性,甚至對一般事物也更具敏感性,心理學家將這種高度反應稱為「警覺性的注意力」。他們的眼球運動比別人頻繁,在做決定前亦會比較各種可能的選項。

然則性格是天生的嗎?也不盡然。即使在高敏感組中,也有少部分兒童發展成外向性格的人。根據Kagan的學生及同事Carl Schwartz表示,環境與意志讓人的個性有很大的發展可能,但是沒辦法無限伸延並超出基因限制之外。

這個現象,稱之為「橡皮筋理論」:我們就像一條有彈性的橡皮筋,可以往外伸展擴延,但總有個界限。****

人透過學習,使用前額葉去“說服”和“安撫”杏仁核發出的過敏反應,將面對刺激的反應活動轉由大腦皮層應付,從而減低杏仁核的影響力。 然而杏仁核的反應是沒辦法完全排除的,尤其是在前額葉忙於處理其他問題的時候,杏仁核便會反撲,令壓力和恐懼再次產生。

這觀察似乎和《快思慢想》中所提出的系統1和系統2有很高的吻合度。

 

參考書:

《安靜,就是力量》

《Quiet: The power of introverts in a world that can’t stop talking》, 2012, Susan C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