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史131006最寒冷的冬天(三)接觸戰

說史131006
最寒冷的冬天(三)接觸戰
蕭律師執筆

初戰

美國在沒有充分準備下走向戰爭。第一支投入戰鬥的軍隊裝備陳舊、兵員不足,在大多數情況下指揮欠佳。曾屹立於兩次世界大戰勝利之巔的那支美軍已不復存在。這支美軍脆弱到很快就在戰場上不堪一擊。

這當歸咎於美國朝野上下為了償還二戰留下的戰爭債務,大幅降低軍費開支,世界上最富裕國家的軍隊竟在財政上捉襟見肘。由於資金短缺,陸軍缺少必要的槍枝彈藥,砲兵在平時無法實彈演練,裝甲兵由於缺少汽油,只能進行模擬訓練。只有空軍改良了裝備,步兵一點更新設備都沒有。

在韓戰初期,美軍的高級將領都一致認為,我方雖兵力不足,但對付北韓軍隊綽綽有餘,只要北韓軍隊跨越38線,美軍就會迎頭痛擊,輕而易舉大敗敵人。不僅麥克阿瑟,就連其他高級軍官及政府官員們也一致認為如此。這些想法其實反映出美國的種族主義,認為白種人在戰場上優於亞洲人。

第一支派往南韓的美軍在精神和心理上都沒有做好打硬仗的準備。士兵大多嬌生慣養,連生活都不能自理,經過簡單訓練就直接開赴戰場。於是一夜之間,被北韓軍隊打得落花流水,連陣地都守不住。 北韓的先鋒部隊鬥志高昂,裝備精良。到七月底,他們的凌厲攻勢使美軍節節敗退。 到了此時,美國才開始積極應戰,加速向戰場運送飛機、坦克和反坦克火箭筒。

 

麥克阿瑟的「藍心行動」(仁川登陸)時間初定於七月十六,即第一支美軍部隊抵達南韓兩星期後。然而這行動未及實施就戛然而止,因為美軍更艱鉅的任務是自保,以免被趕出朝鮮半島。

當前的戰局暴露出東京司令部制訂計劃的失敗之處。美國的第一支地面部隊應以最佳狀態痛擊北韓部隊,才能讓美軍在之後的作戰中保特良好的心理狀態。但司令部卻首先命令駐日美軍四個師中實力最弱、而戰前毫無準備的第24師開進南韓,僅由於這個師駐紥在日本九州,離朝鮮半島最近。九州是日本美軍補給的終點,是最後得到軍官、士兵和裝備補給的地方。這裡大量的迫擊砲彈都無法使用,三十毫米機槍破舊不堪,根本瞄不準;這裡還有早己被淘汰的老式反坦克火箭筒。後來該師一名軍官寫道:「讓這支實力不足,裝備陳舊、訓練差勁的部隊去打仗,簡直令人傷心,甚至是犯罪行為。」

奔赴朝鮮半島的24師其實只得其中兩個團,其餘一個團留在日本待命,而且每團只得兩個營,不足三個營的正式編制。他們也沒有集中兵力和火力,而是兵分三路迎敵。最後美軍抵擋不了北韓軍的大規模進攻,寡不敵眾而潰散。盡管面對敵人猛烈的攻勢,美軍也曾英勇反擊,但由於實力懸殊,最後還是戰敗,落荒而逃。

 

反觀北韓軍隊,全盤接受了蘇聯的模式,驍勇善戰,軍紀嚴明,能輕裝上陣,更適應野外生存環境。他們部份曾與中國共產黨並肩抵抗國民黨,已被灌輸堅定的共產主義思想。

北韓士兵多是農民出身,憎恨日本對韓國的殖民統治;現在美國是日本的盟友,而漢城政府只是美國的傀儡,不能帶給人民美好的未來。他們無法忍受南韓竟和日本人站在一起。所以他們一開始就清楚自己的敵人是誰,了解自己作戰的目的。而美軍儘管了解社會主義國家的意識形態與美國完全不同,但他們不明自己為何必須向北韓開戰。***

 

第24師的21團和34團是第一批派往南韓的部隊,奉命盡快往北前赴戰場,抵達漢城以南水原市的一個村莊。 師長 狄恩William Donovan少將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將隊伍分成三隊,從而鑄成大錯。其他人都認為美軍應當集中有限兵力,以四十哩外的錦江作為天然屏障構築防線。但狄恩對自己的官兵說:「北韓軍隊是一支不堪一擊的隊伍,他們沒有現代化武器,我們可以毫髮無損地一舉擊敗他們。」

雙方首度交火後,美軍才清醒過來。七月四日 史密斯Brad Smith中校從釜山的主力,帶著两個加強連共540人的「史蜜斯特遣隊」趕赴烏山。七月五日凌晨三點,他們抵達了作戰位置,當時正下雨,他們又冷又累。到天亮,他們發現有八輛T-34型坦克從水原市朝這邊開來。緊隨坦克後面的是浩浩蕩蕩的步兵,再隨之又有二十五輛坦克,讓人不寒而慄。美軍率先用迫擊炮發動攻擊,命中幾輛坦克,但其他坦克繼續朝美軍衝來,美軍用反坦克火箭筒和步槍射擊坦克,但完全起不了作用。他們轉眼間就要被北韓軍隊包圍了,很多人開始倉皇逃命,甚至扔掉了武器,落荒而逃。

七月六日凌晨,北韓的坦克部隊開過了平澤市,在早餐時間拿下了水原市,並在當晚向天安市挺進。第二天晚上,美軍繼續撤退,連拖延北韓軍隊向南行進的能力都沒有。

在與北韓軍隊作戰的第一個星期裡,美軍損失了兩個團,三千多名官兵傷亡或失蹤,可算是全軍覆沒。大批武器被丟棄在戰場上,足以武裝北韓一個或兩個團的兵力。

華盛頓和東京的情緒一落千丈,有人想到可能要動用原子彈。由於原子的威力過於恐怖,在道德上是不允許使用的,所以只能用來威懾。當對原子彈的幻想破滅後,人們對韓戰和杜魯門的支持率直線下滑;他們不接受韓戰的結果。

 

1950年的整個七月,美軍節節敗退。 儘管美軍在兵力和武器裝備上都不及敵軍,但偶爾的反擊卻足以表現美軍的英勇。美國的部隊始終守著幾個關鍵的據點,竭盡全力爭取時間,力圖壓制猛烈的攻勢,從而為美軍贏得在本土集結及開赴戰場的時間。在美國本土,舉國上下因為這場戰爭動員起來。

美國國內加緊集結軍隊的同時,第八集團軍司令,也就是駐韓美軍司令(不久後成為聯合國軍司令) 沃克Walton Walker中將也指揮著自己那支兵力不足的隊伍,遏止住敵軍強大攻勢。從七月到八月,戰局開始朝向有利於沃克的情勢發展。

北韓軍把美軍和南韓軍隊趕到朝鮮半島偏遠的東南一角,但是在那裡他們失去了原有地形優勢,也給沃克一個負隅頑抗的機會,背水一戰。由於北韓的交通和供給線拉得太長***,使他們極易受美空軍的重創。他們開始缺糧、缺彈藥、缺醫療用品,雖然仍在進攻,但已難有優勢。

 

越來越多美國精銳部隊與聯合國軍隊被增派到釜山環形防禦帶。沃克的任務是在此牽制北韓的進攻,好讓美軍有時間等候援兵到來,撑到麥克阿瑟在九月十五日實施的仁川登陸計劃。他曾首次進行了突襲。到了七月下旬,他的部隊全數跨過洛東江後,他下令在此地加築防禦工事。他對部下說:「我們不會再次撤退或調整戰線;我們要背水一戰,誓死戰鬥到底。」

仁川登陸計劃在東京按部就班展開的同時, “釜山防禦戰” 成了美軍最殘酷的戰役之一。它的慘烈程度遠遠超過南北戰爭和美軍在太平洋地區的島嶼作戰。金日成意識到,必須在美軍的防禦工事建好前將之徹底摧毁。他下令此目的必須在八月底完成。

coldestwar01 EPSON MFP image

參考
《最寒冷的冬天 :韓戰真相解密 The Coldest War: America and The Korean War》
作者:David Halberstam
譯者:王祖寕、劉演龍
出版:八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