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史131129我是「上帝之鞭」

說史131129
我是「上帝之鞭」
黑白子執筆

戰場上的血腥殺戮,對將帥及兵卒構成同樣壓力, 持續的戰爭壓力打造出一種獨特的心理素質。 榮格對 “心理類型學” 的研究, 把戰士歸類為「外向—直覺型extrovert- intuitive 」。 對「戰士原型 warrior archetype」 的研究,信奉榮格精神分析法的學者一直努力尋找合理的歸類來解釋他們的行為。 然而很明顯,現時還沒有合適的方法,可以把眾多曾經在歷史上不同年代、不同地域出現過的著名戰士,用一套理論簡明地歸納起來。

公元五世紀的匈人 Huns  帝國領袖,號稱「上帝之鞭」的 阿提拉Attila,儘管在452年攻陷首都羅馬,驅趕了 瓦倫提尼安三世,使西羅馬帝國名存實亡。但在英國學者  F. McLynn  的著作《英雄與梟雄》中, 這位在西方歷史得享大名的蠻族首領,充其量不過是一名收保護費的黑手黨頭目。

迄今為止,史學界對 Huns 是否就是不斷對漢朝寇邊的「匈奴」,尚無定論。 即使測試DNA,仍未能遽下斷語。

大約於376年,羅馬帝國的視線範圍內, 突然湧入了一個新興的草原民族—匈人。 自北匈奴被漢軍擊敗西遷,直到匈人出現在歐洲大陸,時間上是吻合的,這亦是一部分學者認為匈人就是匈奴的理據。 不管匈人與匈奴是否有血裔關係,他們的出現,與其說是促使西羅馬淡出歷史舞台,倒不如說是羅馬人依靠匈人的勇猛,延長了帝國的餘暉。

建基於奴隸制度之上的羅馬帝國,橫行一千多年後,終於無法負荷自身的體重而漸趨沒落。 公元五世紀初,帝國分東西而治,西邊以意大利為基地,名義上掌控今天的北非、大不列顛、部分的法國及西班牙;東邊則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坐擁小亞細亞(土耳其)、色雷斯(保加利亞)、埃及和大部分中東地區。

雖然帝國控制著廣大的領地,卻由於人口過剩、內部矛盾叢生、農業危機,再加上阿蘭人、勃艮第人、汪達爾人、哥德人等北方蠻族入侵,往昔的超級強權不單尾大不掉,還要時刻擔心為人宰割。

騎與射,從來都是遊牧民族的兩大優勢。 在馬背上疾馳如風,聚散飄忽的牧民戰士,以速度和機動彌補了人丁單薄的不利條件。 而匈人的弓箭技術,更讓羅馬人欽羨之極。 一名頂尖的匈人弓箭手,在一場歷時半日的戰事中,可以發射超過一千枝箭。 據估計,甫一接戰,匈人騎兵隊平均每五秒可射出一箭。 換言之,敵軍的先鋒部隊,首十分鐘將要面對密如雨點,鋪天而來的五萬支箭。

匈人初留史冊的第一仗,是350年挫敗統領黑海以東的阿蘭人。 阿蘭王國當年稱得上是強國,豈料頓河一役慘敗,君主身死國滅,震驚了整個西方世界。 在阿蘭王國滅亡二十多年後,日耳曼人於黑海北岸建立的東哥德王國,亦向匈人俯首稱臣。

過往一直逐水草飄泊的匈人,終於脫離遊牧部落的社會形態,慢慢凝聚為強大的匈族人聯盟。 不久,匈人又從西哥德人手中,奪取多瑙河以北的土地。自此,匈人成為黑海至多瑙河以北的新主人。

五世紀早期,匈人不但沒有成為羅馬人的死敵,反之還經常在東西羅馬相爭的時候,擔當過兩邊的僱佣軍參與內鬥。 在羅馬受到波斯威脅期間,匈人也曾經出兵解圍。 由 盧阿和 奧克塔兄弟共治的匈族聯盟,與羅馬帝國建立起一種近乎同盟的微妙關係。 這段各取所需的歲月維持了好一段日子,直至兩位匈人領袖先後離世方才告一段落。

盧阿猝死後,他已故三弟 蒙迪烏克的一對兒子— 布勒達和阿提拉,搶奪了四叔的合法繼承權,成為匈人帝國的新主。 布勒達和阿提拉,不論是外型和性格皆迥異。 布勒達高大率直,是一名愛好杯中物的享樂主義者。 他的弟弟恰好相反,身材矮小的阿提拉精明強悍,是一名有遠見的野心家。 在取得大權以前,阿提拉早已對為錢賣命的生計不以為然,他要從羅馬人身上獲得的好處,絕不是那區區的僱佣報酬。

阿提拉本身對金錢不大感興趣,但他深諳「錢可通神」的道理, 要籠絡其他匈族部落首領的最佳手段,莫如銀彈政策。 因此阿提拉向東羅馬皇帝 狄奧多西二世要求,倍增每年的納貢至七百羅馬磅黃金。 以東羅馬拜占庭帝國每年收入高達二十七萬磅黃金計算,貢金實際上不足百分之三,但狄奧多西二世卻在達成協定後,一直拖延交付保護費。 另一方面,自從與拜占庭簽訂條約,阿提拉開始對波斯發動進攻。 拜占庭贏得喘息的空檔,立即建造起一道「狄奧多西城牆」。

在對波斯薩珊王朝的進攻失利後,阿提拉兄弟再度把焦點放在拜占庭之上。 君士坦丁堡被匈人長期圍困後,狄奧多西二世最終投降,並賠償六千磅黃金作為毀約的懲罰,每年的貢金亦增至二千一百磅。

拜占庭屈膝,匈人隨即撤向歐洲內陸。不久,布勒達慘遭殺害。阿提拉弒兄後,以十足的獨裁者姿態,掌管強大的匈人帝國。 這段時間,拜占庭對阿提拉並無太大威脅,匈人的主要仇敵是西哥德人。 而羅馬帝國西邊的軍事領袖 埃堤烏斯,原本與阿提拉情如手足, 他們聯手對付西哥德人才符合劇情所需。 在450年以前,沒有人會預料到兩人即將兵戎相見。

埃堤烏斯Flavius Aetius有「最後的羅馬人」美譽, 青少年時期被送往匈人當過人質,與阿提拉是一起成長的哥兒們。 這段經歷,讓他瞭解匈人的內部習性,阿提拉甚至視埃堤烏斯為兄長。

然而,匈人帝國日漸膨脹,埃堤烏斯不得不擬定了匈人入侵高盧的應變方案,並且思考是否有必要與西哥德結盟,以牽制阿提拉的威脅。

直接導致西羅馬與匈人決裂,緣於一門親事。 西羅馬皇帝 瓦倫提尼安三世的妹妹 荷若利雅寫信給阿提拉,承諾一筆可觀的嫁妝,並敦促盡快接她過門。

事情的始末是這樣的,這位西羅馬皇妹崇尚「戀愛大過天」,原本已計劃好與管家遠走高飛,但東窗事發,愛郎被殺。 瓦倫提尼安三世決定,趕緊把這個妹妹下嫁予一名元老院議員。 荷若利雅誓死不從,於是修書叫阿提拉前來搶親。有人勸告瓦倫提尼安三世答允這門親事,免得阿提拉藉口攻打羅馬,埃堤烏斯卻激烈反對,因為這段婚姻,勢必打亂了與西哥德結盟的部署。 最終,瓦倫提尼安三世秘密處死了麻煩精妹妹。

勃然大怒的阿提拉,要西羅馬人為綁架他的「妻子」作出賠償。他還宣稱,透過這段婚姻, 他現在自動成為西羅馬帝國的合法繼承人,理應取代埃堤烏斯擔當「帝國軍隊總指揮」。

451年春季,阿提拉率大軍自匈牙利西進。 在四月初至五月的短短三個星期,從梅斯到奧爾良三百公里的重要城市,悉數被匈人攻陷。 傳聞說,特魯瓦主教魯帕斯曾面見阿提拉,以上帝子民之名,請求放寬投降條件。

阿提拉回覆簡潔:「我是上帝之鞭」***

匈人聯軍的好運,在六月終結。 不重視後勤補給的阿提拉,六月二十日在 “沙隆戰役” 被法蘭西聯盟打敗。匈人軍隊在蒼涼的秋季,退回匈牙利平原。

按理說,西羅馬帝國的危機不可能因一場勝仗得到解決。 匈人帝國的土崩瓦解,肇因是阿提拉在453年初猝死。

「上帝之鞭」迎娶日耳曼公主 伊爾梯蔻的盛大婚宴當晚,受到過量酒精引發喉嚨的靜脈曲張,血管爆裂,血液流入肺部導致窒息。 以上是阿提拉死因的官方說法。 很多人對此表示懷疑,面紗、啜泣的新娘、沒有尖叫聲、上鎖的門—完全是推理小說情節。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阿提拉確實死在新房之內。

參考:
《英雄與梟雄 HEROES and VILLAINS: Inside the Minds of the Greatest Warriors in History》, 2010, Frank McLy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