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史140113騎士團的末日

說史140113

騎士團的末日:天花亂說(五)

掌門執筆

 

劇場〈騎士團的末日〉

整個騎士團毁於一役,這在歷史上並不多見.

1236年在 拉脫維亞Latvia慘酷的湖邊一戰,神聖羅馬帝國「寶劍騎士團」全軍覆滅,總團長以下數十名高級騎士悉數殉難,至為壯烈。他們為討伐異教徒進行「聖戰」, 求仁得仁, 可謂死得其所了.

1352年法王 約翰二世剛成立的皇牌明星騎士團」在馬里恩戰役中了英國人的埋伏,全團皆毁,89名騎士因為遵受誓言而殉身。他們的誓言是: 「 “撤退” 的時候與敵軍距離不得超過某個限度. 」*** 其背後的邏輯: “撤退” 是為了重整陣式再行戰鬥, 超過某個距離則被視為怕死 “逃跑”. 他們為了武士的聲譽和尊嚴而犧牲性命, 甚為浪漫.( 編按: 你不欣賞的話, 大可貶之為 “岸居”.)

 

最戲劇化的是1307年「聖殿騎士團」的毁滅, 他們沒有機會死在戰場之上, 他們死在政治鬥爭之中, 下毒手的正是他們的直屬上司!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光復聖城耶路撤冷,1119年以所羅門神殿作總部建立了聖殿團,宗旨在於保衛從西歐到聖城朝拜的基督徒,當然貴族和有錢人優先受保護。

聖殿團很快利用其業務優勢,參與長程商業活動,並且成為金融業團體。*** 據說十字軍運動二百年間, 聖殿團開出的商業票據可在西歐和巴勒斯坦兩地提存兌滙。

聖殿團財傾天下,為法王 腓力四世所忌,指使教宗 克萊門五世辣手地以行巫術罪名將其滿門盡滅, 總團長以降54名騎士在巴黎死於火刑柱上,團組被撤消。由於聖殿團組織龐大嚴密, 為防走漏風聲, 教廷定策在同一日間, 於不同城市將所有分舵一齊拔除, 很有現代劇本味道.

 

歷史〈著名的騎士團〉

法語「騎士chevalier」這個單詞來源於“騎馬者chivalry”,最初僅指涉其人的活動狀況,不涉及身份地位,也沒有任何榮譽性質。

西歐的「騎士制度」肇始於八世紀法國“墨洛溫王朝”宮相 鐵錘查理對兵制的改革;迄九世紀初“卡洛林王朝” 查理大帝而臻於成熟。

 

並非一群騎士聚在一起便自動成為“騎士團”,騎士團」是一種制度產物。***

早期的騎士團是隸屬於羅馬教會的帶劍修會”,即由騎士構成的有組織的武裝修道院,執行具有軍事性質的宗教任務。核心成員們必須發誓遵守 “貧窮”(不得擁有財產) “貞潔”(獨身) 和 “服從” 三項修道院院章.***

 

歷史上最早的騎士團是1099年正式成立的「醫院騎士團」,又名「聖約翰團」,其前身是營運朝聖路途沿途的醫護客棧的教會組織。 聖約翰團在漫長的與土耳其鄂圖曼帝國抗爭歷史上担當角色, 極受教廷器重. 直到今天這個騎士團在梵蒂崗“國家”內仍佔有一塊“領地”。

 

德國地面的主教區封建領主為了向波羅的海異教徒進行武力宣教和拓地殖民,1128年成立了「條頓騎士團,條頓Teutonic是日耳曼族的別稱 1237年它合併了破碎的寶劍團, 也曾盛極一時.

上述三個騎士團都是早期最有名的“堂口”。

 

騎士團可說是十字軍運動的副產品,在「聖戰」的宗教熱情感召下,遂行政治建構和經濟攫奪的目的。*****

西班牙復地運動被視為西向的十字軍運動,為此成立了許多騎士團。 法國國力充盈,貴族風格浪漫,其騎士團更是業界之菁英,享譽遐邇。

 

隨著國家中央力量抬頭,國王們為了集結國內勇武的騎士在自己麾下,跳過封建層級,達到親自統領和指揮的目的,成立直屬國王的騎士團。***

百年戰爭期間,英王愛德華三世發明了沿用迄今的榮譽制度:勳章medal,*** 1344年成立了「嘉德勳位騎士團」,嘉德勳章是史上第一枚軍功勳章

 

拆局〈戰術革新淘汰了騎士團〉

法國地形平闊,引進馬蹬後重裝騎兵具有作戰優勢,***身披重鎧的騎士利用馬匹的衝擊力度,蹂躪傳統的步兵方陣,“騎士” 以此崛興為主流兵種。

 

但是武器與戰術不斷革新,百年戰爭(1337-1453年) 伊始,英國首次在大陸戰場上引入長弓戰術。*** 長弓是騎士的剋星,其連射速度為傳統十字弩的兩倍,一名熟練弓手每分鐘可發10-12箭,有效射程230米,箭下如雨,基本上能在騎士衝鋒路程上將人馬摧毀。***「射人先射馬」,尤其是戰馬,簡直必無倖免。

 

1346年克里西戰役,英軍選擇了防守地形,讓騎兵下馬作戰,從側翼掩護長弓手隊伍,長弓手則從正面擊破法軍重騎兵。此役,“不敗騎士”的神話首次遭受沉重打擊。法國騎士大敗後痛斥英國佬“無恥” (喪失武士榮譽,沒有在馬上作戰)、“低賤”(靠平民弓手取勝) …..云云。

 

瑞士長矛類似古代中國的戰戟,步兵團先以豪豬式密集隊型扼止戰馬的衝擊,再用矛首鐮鉤將騎士拉下地面砍殺。在崎嶇地形作戰,重騎兵對此陣式束手無策。

大炮則更不用說了,重甲對大炮來說,有等於無。

單從戰術面看,百年戰爭是騎士團趨向沒落的轉折點。 當然,從現代史識看來,經濟面和社會面的變化有著更為深層的因素。

可參考《讀書札記130326鐵血浪漫》.

 

 

以上資料出自:

《鐵血浪漫》(2010) 倪世光, 北京大學出版社.

 

《聖女貞德與百年戰爭Joan of Arc and the Hundred Years War》(2005)

Deborah Frai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