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E隨筆140319 住家的起源

SENSE隨筆140319

消費社會學(二) 住家的起源

掌門執筆

 

〈住家意義測試〉

1977年社會學家Csikszentmihalyi和Rochberg-Halton在芝加哥進行了一項田野調查, 目的在於研究人們對 「住家Home」的心態。 (註:是 “住家home” ,而非 “房子house” 或 “家庭family” 。)

其中一條問題為:請舉出一項家居物品, 最能代表你心目中對home的感受。*** 你如受訪,會怎樣回答呢?

某天的 “大快活講座” 上面,大家熱烈回應這條問題。魚尾等3人舉 床,Kan舉 鑰匙,掌門舉 書籍….. Ryan舉 電腦,他立刻遭到所有在場人士一致嚴詞呵斥!

 

1990年社會學家Lyn Richards在墨爾砵進行類似調查, 但側重探索兩性對住家心態的差異。 研究總結出男性視住家為 “個人財務成就” 和 “安樂窩” ;女性則視作 “親密人際關係(首要為子女) 的經營場所”*****

(編按: “鑰匙”象徵擁有和掌控; “床”象徵休息和舒適。)

男性把住家看作 “逃離工作的場所”, 關注奢華購置; 女性則看作 “工作的場所” ,關注親手粉飾。**** 男性居家要求休息;女性則要求建設,一靜一動,大相逕庭。

雙方都覺得擁有房子很重要,都強調安全和穩定感,但其內涵大不相同。 男性視房子為財產,可以留贈給子女,強調的是財務上的安全。 女性則視房子為共同生活的地方,子女成長的場所,強調的是人際關係的穩定。***** 這算是 “同床異夢” 嗎?

 

當社會學家告訴我們:「住家Home」是近現代才有的新生事物,我們可能為之吃驚吧! 然而他是對的,現代之前城市中人們在居所工作,在作坊生活,兩者無從分割;農村近在田畝,自然更是 “居耕合一” 了。***

〈住家的誕生〉

資本主義工業化帶來社會翻天覆地的變革, 工人到工廠工作,放工回 家”! 於是 住家” 與 “工廠” 截然分離,兩相對立, 有關工作的事物不得引進家居生活,反之亦然,現代意義的「住家」於焉誕生。****

住家的建設,正是用來隔離工廠的厭惡性工作環境,確立舒適的休憇生態。 因此,兩者是相互排斥的孿生子!*****

尤其是男人們多將住家視作 “冷酷世界中的避風港” , 電腦象徵工作,Ryan將之象徵住家,所以遭受痛斥。

 

社會學初生之時全然着眼於生產面,研究的是社會工業化的進程,馬克思主義引領風騷之後,更將階級矛盾視為核心議題,貶抑大眾消費為 “商品拜物”。其實生產與消費乃一體之兩面, 「生產革命」興起的同時必有「消費革命」相應鼓盪支撐,**** 否則無從貫徹。晚近「消費社會學」盛行,正好濟其缺失。

消費社會學理論有三大流派,韋伯倫 以迄 布爾迪厄 的「差異形成理論」早著先鞭,然而失諸偏激。 後來居上者是人類學大師 Mary Douglas的「文化溝通理論」和 社會學家Baudrillard的「物品體系理論」。

 

〈文化溝通理論〉

Douglas和 Isherwood全然採用人類學框架探討消費行為,認為消費具有兩種社會功能:

(一)    物品呈現文化範疇culture category。****

「消費」的基本功能, 不是直接使用物品來滿足生存所需(即維生),而是用來創造意義make sense。****

人類學典範假設所有 “物品的擁有material possession”都具有社會意義,而文化分析的責任是探討物品作為溝通者communicator” 的角色。人們消費物品,從而建構一個可以理解的世界,並知悉在此世界中與他人的關係。****

舉例: “烹飪或菜式” 不是為了果腹和美味, 而是為了創造 “共餐情誼” 和 “品味差異” 。豪宅名車華服皆然。

有趣的反例:人們不吃人肉,不是因為人肉缺乏營養, 而是因為 “吃人肉” 這件事本身帶有 “邪惡的意義”。

極有趣的反反例:所有 “吃人肉” 的風俗,都植基於某種文化心態,如傳承死者技能美德,或杜絕惡靈復仇,沒有一個案例是為了攝取疍白質的!

 

此點與經濟學框架完全背離!經濟學從微觀出發,以個人效用”為基點;人類學則從宏觀着眼,以 “社會關係” 為佈局

(二) 消費行為創造並維持社會關係。*****

不同階級的人支配和消費不同的物品,創造出不同的世界觀。*** 階級內部成員據此互相認同親善,並與異階級的人保持距離和形成尊卑,兩者都是廣義上的 “溝通” 。

人類學家進一步延伸,「儀式」的功能是用來鞏固社會關係,避免意義的漂移。由此看來,消費行為竟然是一種儀式過程,而物品則是儀式的附屬品,**** 就像祭品一樣!

舉例:在當代的中產男性文化當中, 學位、車子和房子(妻子可能也一樣) 的獲得標誌著人生階段的決定性成就,三者都要有所犧牲,時或舉行隆重的儀式,看起來確實相當之 “人類學”。

 

以上學理出自

《消費社會學The Socialogy of Consumption》(1997) Peter Corrig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