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E隨筆140416 創意(四)機緣巧合

SENSE隨筆140416
創意從何而來(四) 機緣巧合serendipity
Thomas執筆

接著 “鄰近的可能性”、 “液態網絡”及 “緩慢的預感”這三個促進創意的概念,本文介紹另一個概念「機緣巧合serendipity」。 為什麼巧合不用coincident,而用serendipity這麼奇特的字呢?
140416a這字詞是由英國作家Horace Walpole在1754年創造的。 Horace寫信告訴朋友關於一件有趣的巧合事情,並引用了一則波斯童話故事《錫蘭三王子The Three Prince of Serendip》作為隱喻,含意就是「藉著巧合與智慧,發現了一些原來未探究的事物」,serendipity就是直接從serendip變化過來的。

腦神經科學家發現,當大腦處於睡夢中時,腦幹釋放乙醯鹼的細胞會隨意發射,電波席捲大腦,觸發隨機性的混亂聯想,使夢境充滿幻覺。
德國神經科學家Ulrich Wagner做了一些實驗去了解做夢的功能。他出了一些數學題,讓受試者把一組組八位數字轉化為不同數字,但其實題目背後隱藏了運算模式。只要受試者發現了模式,他做題目的速度便會加快。他發現若給受試者看了題目後,睡一覺再回來處理,他們的解題速度會比沒有睡覺的人高兩倍以上。因為大腦會在睡覺時發現意識清醒時所沒有留意到的資訊組合與關連,睡夢時的「混亂」模式其實有助探索新的可能性。
很多文獻都記載了古人的創意「來源於夢中」。例如達文西便喜歡在密集工作一段時間後,小睡一刻再繼續工作,他的手稿經常出現在案上睡醒後工作的痕跡。

此外,腦科學家Robert Thatcher亦發現,腦袋停留在混亂模式的時間與智力有關係。他發現大腦會定期進入一種充滿雜訊的混亂模式。孩童平均停留在混亂模式的時間約五十五毫秒,有些人較多,有些人較少。他把每個人的停留時間與智商作比較,發現兩組數據具正相關性,停留時間每多一毫秒的人,智商高二十分。他的發現違反了我們一般直覺,原來「大腦活動越混亂者,越聰明」。Robert Thatcher認為大腦處於混亂模式有助試驗更多「機緣巧合」的新奇連結。 這些例子都說明了具備「機緣巧合serendipity」的環境能够幫助大腦探索新的模式,提高創造力。

那麼現實世界如何應用「機緣巧合」去促進創意呢?《創意從何而來》一書的作者Steven Johnson採用了一個名為DEVONthink的軟件去處理他的龐大資訊庫。這個軟件的特點是它統計了各個字詞一起出現的頻率,計算它們的相關性,並建立微妙的連結。很多時候它會讓使用者發現一些新的想法,一些以往沒有發現的關聯。

他憶述一次意外的發現:「數年前,我寫了一本書談到在倫敦爆發的霍亂,為此用DEVONthink查詢了維多利亞時期污水處理系統的相關資訊。這個軟體發現『廢棄』這個字詞常跟『污水』一起出現,而帶我去看了一段解釋脊椎動物骨骼演化機制—- “重新利用細胞代謝所製造的鈣廢料”的引文。這個乍看似乎是錯誤搜尋的結果,讓我驟然改道去探討複雜的系統﹣無論是城市或身體﹣如何為自身製造的廢物找到生成性用途。這想法成為那本書其中一個章節的中心主題。」
140416b

除了特定設計的軟件外,有沒有其他機制可以制造巧合的連結呢? 法律學者Cass Sunstein就提出一個稱為「巧合架構architecture of serendipity」的概念,他認為我們在翻報紙時不免會隨機地瞥到一些自己興趣以外的報導,這會巧合地連結我們到更廣泛的知識中去。

本文筆者自己喜歡常到書局隨意閒逛,走到一些興趣以外的書架去發掘新事物,因此發現了這本書《創意從何而來》。
現時互聯網上各種社交平台是些很好的「巧合架構」。有時候你在facebook上偶爾看到一位朋分享了別人網誌blog內的文章,click入去看一看,可能還會接觸到一些非常特別的知識,就好像現在你看的網誌,也是一個促使「機緣巧合」的架構。

製造巧合的過程當然會犯很多錯誤,但很多時候這些錯誤可以變成重要的創新,下一篇將會介紹另一個促進創意的概念「犯錯error」。(英文原文是單一個英文字error,但中文譯本譯作「生成性錯誤」。本文筆者認為此譯法是不必要的,因為犯錯的意思就是結果與預期有出入,如果能一早預知到結果是「生成性」的,就不是犯錯了。因此保持原意,採用「犯錯error」一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