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史140423強權侵略與恐怖主義 (2之1)

說史140423

強權侵略與恐怖主義 (上篇)

—- 沙巴、蘇祿、摩洛蘭、菲律賓和 馬來西亞的各自表述

朝日執筆

 

菲律賓地區由於地形分散、島嶼眾多,所以自古以來都不是一個統一政權。 今天的菲律賓也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有超過八十個民族。 而且,與我泱泱中華不同,俗稱「菲律賓語」的「他加祿語Tagalog」(嚴格來說,兩者並不完全等價,其關係約莫相當於我國的「普通話」和「北京話」)雖號稱第一大語言,但以之為母語的國民,大約只有全國人口的三成。 分離主義向來是多民族國家的一大困擾,雖然有八成國民信奉的天主教可以作為某種形式的維繫,但這種維繫對於非天主教徒,特別是同樣信奉「一神教」的穆斯林,顯然就不太有效了。

本年四月二日晚,一名中國籍女遊客及一名菲律賓籍女侍應生在馬來西亞 沙巴州,被七名武裝分子脅持擄走,犯案者據說是著名的「恐怖組織」—- 來自南菲律賓的「阿布沙耶夫Abu Sayyaf」。 各位大概還記得去年底十一月,有一對台灣夫婦也同樣遇到據說也是阿布沙耶夫的襲擊,男的被殺,女的被劫走(她還是中華民國第一夫人 周美菁的同班同學)。 地點也是馬來西亞的沙巴州。

相對上面的兩碟小菜,阿布沙耶夫之前吃的「茶飯」更大。 2000年他們將二十一名來自德法馬菲等多國的遊客,從沙巴的 巴丹島脅持到菲律賓,並在4月18日菲律賓總統 埃斯特拉達生日的那天,將兩名菲律賓人質的頭顱砍下,以作「贈慶」。

上述的各次事件都發生在沙巴,這當然不是一個巧合。 早幾天 朝日看某「是是但但」的電視台新聞時,報道似乎也注意到「沙巴」這個關鍵詞, 特別說明「馬來西亞與菲律賓對沙巴存在主權爭議」,幾句後則將「阿布沙耶夫」形容為「激進民族主義恐怖分子」。 這報道實在令人震驚— 我指的是其「是但」的程度!不知是真心誤會抑或無意誤導,反正報道就讓人認為「阿布沙耶夫」是為了從馬來西亞手取回屬於菲律賓的「神聖領土」,因而多次發動恐襲— 這當然是錯誤的!

事實是「阿布沙耶夫」固然是「激進民族主義者」,他們不同意馬來西亞對沙巴的主權,也是事實。不過,他們同時也不認為沙巴是菲律賓的領土。因為沙巴,以及整個菲律賓的南部,都是屬於「摩洛人」的!

 

這個故事就要從很久很久以前講起了。話說唐朝與西亞開通了「海上絲路」,阿拉伯人東來中土絡繹不絕。 東南亞是其必經之地,於是在今日印支半島及南洋諸島就逐漸興起了不少商業重鎮。 人口聚居自然形成聚落和王國,在阿拉伯商人的影響下,這些地區相繼出現了伊斯蘭化的政權。

參照中國史書記載,洪武二十三年(AD1390),一支信奉伊斯蘭教的 蘇門答臘移民(今天我們稱此族群為「米蘭加保人Minangkabau」或「巴東人Padang」)在以今日菲律賓西南部 蘇祿群島為中心的地區,建立了「蘇祿蘇丹國」。

明成祖遣 鄭和下西洋威鎮萬邦,永樂十五年(1417)蘇祿東王聯同另外二王及其親屬朝覲天朝,並得以晉見永樂大帝。 一行人在中土勾留數年,好食好住,樂不思蜀,最後東王在返國途中病逝中土。 成祖命將蘇祿東王以親王禮葬於山東德州,並派人護送其長子回國繼承蘇丹王位,而其餘諸子及隨扈則從此定居中國,是為今日山東德州回民族群的源起。

卻說這個蘇祿國得到大明冊封,國勢日盛,不久即將今日菲律賓南半部納入其控制之中。 1658蘇祿蘇丹派兵西進協助 汶萊蘇丹國「平定內亂」,汶萊蘇丹遂割讓沙巴及婆羅洲東北部以為「謝禮」。 蘇祿國勢到達頂峰,領有今日的蘇祿群島和今日菲律賓的西南地區外,兼有巴拉望島、沙巴及砂撈越,將整個「蘇祿海」變成內湖。

不過,蘇祿並未能將勢力伸向東北,即今日的菲律賓「本土」,因為那裏早已另有強權。 早於永樂三年(1405),鄭和下西洋巡經「南琉球」(即今日的菲律賓),奉成祖詔封當地華裔領袖 許柴佬(福建晉江人)為呂宋總督,總攬該地軍政大權,並任職長達二十年之久。 由於有大明的背書,許氏政權成為區域強權,即使明朝在「第七艦隊」之後沒有再派「天國上使」巡海,此政權仍保有相當勢力。

至於南部的地區,阿拉伯商人 薩伊德早在1450已在今日的「棉蘭老島Mindanao」一帶建立起穆斯林政權,及後又派生出多個同樣信奉伊斯蘭教的蘇丹國。 除此以外,還有立足 爪哇的跨域強權「滿者伯夷Madjapahit」,手臂亦足以伸到菲律賓。是故蘇祿國勢雖說是「史上頂峰」,但其實也不過是自保有餘,稱霸不足。

 

歐洲人的到來改變了菲律賓群島的格局。 麥哲倫在環繞地球的航行中經過這裏,結果死於與土著的衝突之中。 西班牙人則於十六世紀已經「發現」此地,並以當時的王子「菲利浦Filip」親王(即後來的 菲利浦二世)之名,將這一大片島嶼命名為「菲律賓Las Filipinas」。他們覺得深膚色和信奉伊斯蘭教的土著(包括整個南島語族群),與西班牙南部安達盧西亞和北非一帶的「摩爾人Moor」極為相似,故稱這些土著為「摩爾人」,後來音轉為「摩洛人Moro」,而他們所在的土地則稱為「摩洛蘭Moroland」(後來專指棉蘭老島和蘇祿)。

西班牙人在1565佔領 宿霧,1571北上佔領 呂宋島,並建立 馬尼拉城。1595西班牙宣佈馬尼拉為菲律賓的「首都」,正式開始殖民統治。*** 不過,當時他們控制的區域其實只包括 呂宋和「米沙鄢群島(米沙鄢語:Kabisay-an)」,或譯為「維薩亞斯群島(英語:Visayas)」,而不包括棉蘭老島和蘇祿。(今天的菲律賓分為三大區域,大抵就是北方的呂宋、中部的米沙鄢和南部的棉蘭老。)正如在他們的老家一樣,與穆斯林「摩爾人」南北對峙。

 

西班牙人在菲律賓大力宣揚天主教,摧毁土著的伊斯蘭文化。 據記載,馬尼拉地區附近曾建有多座宏偉的清真寺,今日當然都已蕩然無存。 穆斯林在此期間曾爆發多次起義,但均被血腥鎮壓,失敗告終。 最後,中北部的穆斯林或改宗天主教,或被殺害,或被迫遷往南方,天主教成為西班牙控制區內的唯一信仰。

隨著時日推移,西班牙亦不斷試圖將魔爪伸向南方。 面對歐洲人的入侵,棉蘭老和蘇祿的穆斯林政權頑強抵抗,縱然難免不時要向侵略者讓步,但卻一直保持著獨立的國體。 西班牙直到被迫離開菲律賓的那一天,也未能將南部成功納入「菲律賓」的版圖。

為了抵抗西班牙,蘇祿王曾於 雍正四年(1726)入朝謁見世宗皇帝,乾隆十八年(1753)更上《請奉納版圖表文》,希望清廷能將蘇祿的土地、丁戶,全部納入中國版圖,成為中國「自古以來神聖領土」的一部分,以求大國庇蔭。 只是當時的乾隆大帝奉行「大陸主義」,未有答允蘇祿老蘇丹的「懇切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