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E隨筆140630央行的央行

SENSE隨筆140630
央行的央行
執筆人:蟬

國際金融中心IFC是香港作為亞洲金融中心的標誌性建築物,租戶名單星光熠熠,國內外著名金融機構多駐址於此以彰顯身份。當中一位大有來頭的租戶其名字就算是行內人也會感到陌生:「國際清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在反對全球化的背景下,權傾發展中國家的兩個國際多邊組織:「世界銀行World Bank 」與「國際貨幣基金會IMF」近年經常遭到猛烈批評。

世界銀行的任務是支持和幫助落後國家的經濟發展; 國際貨幣基金會的責任則是維持匯率穩定和各國的國際收支平衡。*** 兩個組織的成立表面上都是追求國際間的公共利益,但近年卻越來越有跡象轉變為強國控制與剝削發展中國家的政策執行機構。

世銀與IMF享有崇高的地位,獨立於國家法律的規管和監察,毋須向任何國家交代:雖然它們的資金來源都來自於成員國。

除了這兩個組織之外,「國際清算銀行」同樣也是個多邊組織,而且與聯合國完全無關。它的總部設在巴塞爾中央火車站旁,大廈內進行的事務完全保密。1987年與瑞士政府簽署「總部協定Headquarters Agreement」,享有賦與聯合國、IMF與各國大使館同樣的保護:只有在國清行的管理人員同意下,瑞士警方才可進入銀行大樓。它的員工不用繳稅,資深管理層享有外交官同等待遇,而且員工進行公務的行為終生免受瑞士法律管轄。
簡而言之,國清行在瑞士是「不可侵犯」的國中之國。

〈巴塞爾之塔〉
國際清算銀行有18個會員國,每隔兩個月便會聚在巴塞爾開會。與會人士一般為央行的行長,會議大概持續個半小時,然後大家便一起共晉晚餐。無論會議和晚餐過程均沒有作出紀錄,所以各人皆能夠暢所欲言,可將本國遇到的問題提出作交流,整天的談話內容盡皆保密。

國清行成立於1930年,它的宗旨訂明在公司章程中:促進中央銀行的合作,以及提供國際金融營運其他便捷。故此它並沒有私人和機構客戶,各國央行是它唯一的客戶類別。***

作為一家獨立於各國財金機構的銀行,它看似扮演著享有特權的、央行層面的商業銀行,並且對其他商業銀沒有監管權。然而大家所熟知的規定商業銀行資本與流動性要求的巴塞爾協定」:確保商業銀行放貸時對其風險加權資產至少要有百分之八的資本,卻是由 “巴塞爾銀行監督委員會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一家國清行的內部機構所提出來的。

歷史上歐洲國際社會曾經作出多項重大的財金措施,如1970年將歐洲貨幣匯率擺動幅度維持在一定水平的「隧道中的蛇 Snake in the tunnel」也是由國清行管理的。歐元之父Alexandre Lamfalussy在1994年接管“歐洲貨幣研究中心EMI”(即歐洲央行的前身)之前,便在國清行任職了17年,官至銀行總經理(即主席)。

跨越政治信仰〉
國際清算銀行當初成立的目的是為了管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賠款事項,是著名的「Young Plan楊格計劃」的一部分。兩位難得的金融界知交:英格蘭銀行總裁諾曼Montagu Norman與德國國家銀行Reichbank總裁沙赫特Hjalmar Schacht可說是聯手將國清行打造出來的人。其他發起人包括法國、意大利、比利時、日本某些財團和美國包括JP摩根的數家銀行。

在成立初期,沙赫特雖然作為戰敗及賠償國的代表,但對國際清算行的角色卻有其獨特的期望。負責處理德國賠償協商的會議主席楊格在聽取沙赫特的意見後,贊成需要成立國際清算銀行,將德國支付的賠款存放其中,以此進行國際收支結算,並藉著共同管有一家財金機構去重建德國與眾國之間的互信關係。

此方案看似相當合理,但沙赫特心底裡卻另有盤算。對他來說,國清行是用來破壞賠款的。 國清行是楊格會議的延續,讓戰爭賠款的談判可以繼續進行。僅在1931年,即訂定賠款額的次年,德國總理Bruning便宣佈質疑德國的賠款能力,並從歐洲眾央行取得1億緊急貸款。次年,歐洲各國經過評定後,決定取消德國的賠款。

在1932年年底,世界上46個原本實行金本位貨幣制度的國家只剩下7個,***當中包括法國、意大利和美國,而美國亦在次年放棄了金本位制度。既然德國賠償及金本位制都已不再,國際清算銀行為何還要營運? 那是因為它幾乎不能被終止

國清行是按照國際條約成立的,按章程它基本上是不能被變動的。*** 沙赫特和諾曼高明地設計了這家銀行,令它在擺脫了德國賠款和金本位作業後,得以真正成為一所不受任何監管,獨立於地緣政治,純由一班出類拔萃的銀行家,為宣揚和實現他們對 “完全獨立的國際財金” 這一信仰的行動機構。

參考:
《央行的央行:國際清算銀行秘史》
《Tower of Basel: The Shadowy History of the Secret Bank That Runs The World》(2013)  Adam LeB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