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E隨筆140801批判性思維(下)

SENSE隨筆140801

批判性思維(下)

執筆人:Kan

 

很多人都收過來自 尼日利亞的邀約電郵,對方自稱是該國公務員,正尋找像你這樣有銀行賬戶的人,他要往你的賬戶匯進數百萬美元,借此在尼日利亞以外的國家洗錢。 你將得到可觀的分成,但為轉款做準備,也為證明信用良好,你先要支付一定數額的錢到他指定的戶頭。

這伎倆被稱為4-1-9詐騙”,因為尼日利亞以“刑法4-1-9條款”規制該種詐騙行為。 該種詐術已實施了20多年(在網絡世代之前通過電話、傳真操作,現時又衍生出各種新的版本),但是“橋唔怕舊,最緊要受”,每年仍有不少人因貪婪及缺乏批判性思維(最主要係冇機會聽到讀書會的sense),未能識破陷阱,被騙總金額高達數十萬元。

 

要評估 斷言 的可信度,可從兩個層面分析:(1)斷言本身;(2)斷言的來源

 

面對一個斷言時,我們通常先賦予該斷言一個 「初信度initial plausibility」。 這粗略評判取決於該斷言和我們的背景信息有多大程度的一致性。*** 如果兩者較為吻合,就賦予它較高的初信度;如果互相沖突,就賦予它較低的初信度,除非有強力的證據支持它,否則我們傾向於拒斥它。

親身觀察和背景信息都是最可靠的信息來源。 因此,對於與自已的觀察相沖突的斷言提出質疑是合理的。 但觀察或記憶並非不可錯,存在著各種因素可能影響人們的觀察和記憶。***

個人喜好和偏見會影響對事物的認知和判斷。 對於喜愛的人,我們不會斤斤計較,總覺得他完美無缺;對於討厭的人,則總能發掘出數之不盡的缺點。 如果有人迫切希望某項計劃成功,就會超乎實際地看到其成功的跡象。 如果他希望某項計劃歸於失敗,則會不自覺地誇大其中的缺陷,甚至想象出某些原本不存在的不足之處。

注意力不集中或情緒不寧可能引起觀察偏差; 物理條件的限制也會導致誤差,如光線昏暗、環境嘈雜、速度過快等;度量工具不精確或作業不穩定也會導致觀察偏誤

 

2007年《紐約時報》報道了“無罪工程”—- 一項對錯誤判決的調查,發現之前的10年裏,207名獲得寬免的被監禁者,當中有75%是因為證人的錯誤指認而遭到錯判。

人們的信念、希望、擔憂和期望也會影響觀察。 告訴某人屋子裏鼠患成災,他就可能認為已看到有老鼠的證據;告訴相信鬼魂的人屋子裏有鬼魂出沒,她就很可能相信已看到了有鬼的證據。 在為測試觀察力而舉辦的 心靈研究會的降神會上,有些觀察者堅持他們看到了很多根本不存在的現象。 當被告知某班學生比普通班級的學生更聰明後,老師就很可能相信這些學生做的作業優於平均水平,即使事實並非如此。

任由願望影響我們的判斷,就犯了一廂情願的謬誤。“4-1-9詐騙”的受害人就是一廂情願謬誤的受害者。 就算是最愚蠢的人,只要以第三者的角度思考就能輕易察覺漏洞:僅僅因為擁有銀行賬號就有人給你送上大筆錢財,而對方所需要的只是轉款百分之一的準備金。是天降橫財的妄想蒙蔽了受害人雙眼。

在許多方面,人們更願意相信自己的能力比客觀證據所顯示的要好。 數年前,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高等教育研究所完成了一項針對高中12年級學生的調查,收回問卷100萬份。 70%的人認為他們的領導力高於平均水平,只有2%的人認為低於平均。 在評價與人相處的能力時,100%的人認為自己高於平均水平,其中60%認為自己處於前10%,25%的人認為處於前1%。 這種過度高估自已在特定領域能力的傾向大有可能招來種種麻煩, 如成為行騙對象或對他人造成偒害等等。

 

無論涉及斷言還是其來源,可信度都有程度之分,並非要麽完全可信,要麽毫不可信。

對信息來源的質疑可分為兩類: (1)信息來源是否具備關於爭議問題的知識;(2)其誠信度、客觀性或準確性。

 

聽取專家意見是重要的,但即使最權威的專家也難免偶爾出錯。 對專家意見的合理態度應該是:認同權威的觀點,但同時保持開放,根據新的證據進行修正

很多人不自覺地認為各個領域的權威專家是社會精英,他們所提的意見當然是對的。 實際上,專家們在其熟悉領域之外所提的意見,並不理所當然地比非專家提出的更可接受。 例如,頂尖的程序設計人員未必就具有高明的經營能力,許多成功的專才勝任自身工作但不善於與人打交道,而經理人員往往需要善於交際。 政治圈中也可常可看到勝出的競選者未必就是合格的執政者。

一位知識淵博的朋友介紹的良好投資機遇對於我們或許是可信的。 如果他本人也投資於該領域,就更加提高了其可信度(至少確認他本人相信該信息);但如果我們知道他將從我們的投資中得到可觀的回扣,其可信度就隨之降低了。 我們在評價信息來源的可信度時,應注意信息與其發佈者是否有利益衝突。****

「利益相關方interested party」指可以通過我們的信任來獲益的人;不以任何方式從我們的信任中獲益的人是「利益無關方disinterested party」。 盡管並非所有的利益相關方都想迷惑我們,也不是所有利益無關方都能提供優質信息,但一般而言來自利益相關方的信息的可信度會低於利益無關的渠道。

 

現代媒體的報道內容越來越五花八門、包羅萬有。 各家媒體都想比競爭對手報道得更多更快,但其內容是否公正真實卻越來越值得懷疑。 現時對新聞媒體的共識是:媒體有偏見及政治傾向。***

像常人一樣,媒體工作人員也會犯錯誤;他們有時會接受缺乏充足證據的斷言,有時會忽略了審查信息的來源。

大多數媒體都受到利益驅動,面臨著來自廣告、經理人、所有者的壓力,或者受政府、商業機構和其他勢力的影響和操縱。 另外,媒體在很大程度上是社會的折射,如果大眾都滿足於單憑感覺的、膚淺的、被操縱的新聞,那麽最終他們也只能獲得這類垃圾。***

 

此文不會探討到底哪些媒體具有何種傾向性, 重要的是即使某種主張或結論和自已的偏好相吻合,如果缺乏充足的客觀證據支持,不管其來自記者、專欄作家或學術界人士,並不比市井百姓的街談巷議更加可信。 當某些媒體不加論證地宣稱其結論符合市民利益的時候,人們尤其應當謹慎對待。

 

以上資料出自《 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

作者: Brooke Noel Moore  & Richard Par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