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E隨筆140815自戀時代

SENSE隨筆140815
自戀時代
執筆人:蟬

不知道大家有否留意,近年出現一類越來越常見的童裝:在襯衫上印上「I’m Princess我是公主」或「I’m the Boss我是老闆」等俏皮字眼,並加上“Bling Bling” 的閃亮襯飾。 在成年人眼中固然覺得個子細小的兒童這樣穿戴很可愛,而且也清楚他們並不當真是公主或老闆,但有否想過孩子們本身是怎樣看待這些打扮的呢?

自我欣賞與自戀〉
美國文化強調自我欣賞,逐漸提升到近乎核心價值的地步。 與60年代的大學生相比,現今80%大學生的整體自尊評分高過當年的平均值。 四分之三的高四學生表示對自己很滿意,高於1975年的三分之二,甚至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對自己「完全滿意」。

美國NBC廣播公司早年一個廣告清楚說明這種價值: 「每個人與生俱來就有一個真愛 — 那就是自己。如果你喜歡自己,別人也會喜歡你。」 連規模最大的教會的牧師也在書中寫道:「祂要我們對自己感覺良好。」
自我欣賞這種正向的想法聽起來很棒,但過度沈溺卻會變成自戀。

自戀」的英文Narcissism源自希臘神話中的美少年Narcissus。 他在尋找愛人的時候遇上深愛他的仙女Echo,但Narcissus卻拒絕了她,並且痴迷地戀上自己在湖面的倒影,至死未休。 這個故事的主角擁有典型的自戀特質:被自我欣賞所箝制,無法與其他人產生連絡

高度自戀的人認為自己在任何方面都比他人優勝,但事實顯然並非如此。 自戀與擁有高自尊的人最主要的差異,是與他人在情感上缺乏溫暖、關心、愛戀等關係。*** 擁有高自尊的人較重視人際關係,願意與人建立深層的連結。

心理學家評估一個人是否自戀,一般會採用由Raskin及Terry在80年代開發的「自戀性格量表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NPI」。這個問卷的題目可分為7個類別:權威、表現慾、剝削慾、應得權益感、自負、優越感以及虛榮感,用以反映自戀者的性格特徵。

心理學上有所謂「自戀型人格障礙」, 指患者因為自戀性格而遭受某種心理損害,如抑鬱、失去工作能力或無法建立親密關係等。 自戀患者可分為兩種類型: “脆弱的”與 “愛現的”,接下來討論關於 愛現型的自戀者。

〈自戀的迷思〉
大眾有一種常見的謬誤,即認定自戀者其實是缺乏安全感,內心深處討厭自己,這種說法源於「心理動力理論Psychodynamic theory」的某些派別。 該理論推測,自戀是抵抗「空虛」或「憤怒」等潛藏的低自尊,或深層羞愧感的一種防禦機制, 心理學家稱之為「偽裝模式mask model」。****自戀是低自我價值的偽裝。

心理動力理論在解釋意識與無意識層面上出現方向逆反行為的時候,都會採用這種觀點, 然而沒有證據證明這種說法是對的。 相反在心理學評估中,自戀分數高的成年人往往在自尊上得分也高。

在這類型測試中,最為有趣的是一種稱為「內隱聯結測驗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AT」。 IAT開發的最初目的是為了測量種族偏見,系統顯示白人與黑人的臉孔,在其旁邊分別有「好」或「壞」等字眼,要求受試者在看到臉孔的時刻,即時按下好或壞的按鍵。 之後將黑白臉孔與好壞字眼的聯結反過來再作測試,便能憑按鍵的速度,量度出受試者對兩者的無意識聯結。

按照同樣的方法,將「我」及「非我」與正負意義的形容詞聯結作出測試,便能評估受試者的自尊程度。***

自戀的起點:教育〉
近年教養方式產生重大的轉變。 現在的家長努力想得到孩子的認同,這與往昔孩子努力想獲得父母認同,情況剛好相反。 以往孩子清楚知道父母是“老大” ,不是朋友。

自從70年代出版了《PET: Parents Effectiveness Training》這類書籍,教養專家主張父母親懂的其實並不比孩子多,因此不應該以類似於種族優越感的心態去施行教育,父母與孩子之間應該平等相處。

然而主客逆位的力度卻遠比想像中大,人類歷史上首次出現將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為女童穿上印有「公主」字樣的衣服,除非你剛巧是流落民間的王位繼承人,否則只代表你是個對 “小公主” 俯首貼耳的順民。

現代教養鼓吹父母應該多讚賞子女。 讚賞固然比處罰帶來的羞恥感少一點不快,但過度施行卻會令他們誤以為自己真的 “與眾不同”。 試看今日學校的內部比賽,巧立名目,令參加的孩子幾乎全都得獎。 過度的讚賞會令子女長大後不能接受失敗,遭遇挫折時容易心灰意冷。

再者,為了討好子女,現代父母經常為他們提供諸多選擇。 合適的選擇可以培養自尊與判斷力,但賦與孩子沒有代價的選擇權:即特權,會令他們抱持一種理應享受權益的人生觀,只懂索求樂趣與特權,而無需承擔任何責任。

參考:
《自戀時代》
《Narcissism Epidemic》(2009) Jean M. Twenge & W. Keith Campb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