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E隨筆140905秘密的誘惑者(上)

SENSE隨筆140905
氣味:秘密的誘惑者(上)
執筆人:Kan

氣味是嗅覺器官與各種刺激物在化學結合及反應後所產生的感覺,人們對它的作用機制至今還知之甚少。*** 如果問什麽感官在必要時可以切除,一般人都會把嗅覺擺在首位,而把視覺放在最後。 這種選擇並非無可爭議,因為大家並沒有意識到氣味對人的心理和行為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鼻子是嗅覺器官的外部構件,位於面部的中心。 它是面貎中最突出的部分,對戴眼鏡的人更是不可缺少之物,但其內在功能卻沒有得到應有的注意。 很少人知道通過鼻子呼吸對於身體和心理的健康來說都是生死攸關的大事。 用鼻子呼吸對空氣起到一定程度的預熱和過濾作用, 使胸腔內的動脈血管保持合適的壓力。 一個人的呼吸量越大,他嗅到的氣味就越多,這對於他的心情和記憶均有好處。 在某些危急情形下,例如探測煤氣等刺鼻氣味,還具有預警的功能。

歷史上關於嗅覺的地位,看法十分歧異和複雜。 在西方古時,人們議論嗅覺這一感官時都帶著輕視的意味。 柏拉圖公開指責使用芳香劑,因為它僅僅是為了身體愉快而設的;他認為善良高尚的人應該集中關注如何通過音樂和數學來培養靈魂中美好的素質。 他還認為鼻子的位置接近腦部,它所直接接觸到的,是那些不值一顧的感情和欲望。

當時的哲學家提倡在社交過程中,聽和看是必要手段,因為這兩種感官可以使我們周旋於盡善盡美的境界之中。 幾何學是通過視覺來發現的;畢達哥拉斯球形的立體音樂是聽出來的;品嘗用的味覺,其人生意義便已經有些曖昧或可疑;至於觸摸和嗅味,更被認為屬於低俗而骯髒的行為。

許多氣味比空氣要重一些, 因此貼地而行的動物嗅到的氣味遠多於直立的人。 哲學家聲稱,人類與動物有別,因此不需要去嗅味,正像我們不需要拖著一條尾巴一樣。
後來的哲學家一般也十分蔑視嗅覺感官(例如十八世紀末的康德),幾乎不談任何關於氣味的事。 人們傾注大量的注意力在視覺上,對嗅覺卻幾乎沒有什麽研究。

動物嗅覺器官的大小不代表對氣味的敏銳度:鯨魚具有巨大的嗅覺器官,但是幾乎聞不到什麽氣味,老鼠的嗅覺器官要算哺乳動物中最小的,但是對氣味的感覺卻十分敏銳。 多數嗅覺發達的哺乳動物具有著名的濕性鼻子,可以用來確定風向和在一定程度上查明各種氣味的來歷。 可以說嗅覺是動物的雙刃劍:具有發育較好的嗅覺器官的動物,作為捕獵者時能追蹤到獵物;相反,作為獵物時,又能夠較早發現及逃脫捕獵者的追捕。***

學者一般認為人類是嗅覺欠發達的動物。 腦部中涉及氣味感覺的結構複合體被稱為“嗅腦”。人類嗅腦的結構與其他哺乳動物沒有什麽不同,只是在整個腦體中所占的比例較小。

嗅腦從進化的眼光來看是古老的,它早在腦體的發育階段就已安置下來了。 嗅覺器官的上皮在胎兒的早期階段就已出現,之後又快速地與腦組織連結,而其他感覺系統只在較後才出現。 但是在初生嬰兒的發育過程中,嗅覺系統最初卓越的功能逐漸被其他器官的功能,例如思想和語言,所取代。***

哺乳動物的生命實際上並非開始於掙眼見到天日的時刻, 而是開始於嗅味子宮中的流體散發出來的生命氣息。 小老鼠在子宮裏就能夠察覺出母親的氣味,這是出生後即能辨認出母親,並且培養出啜乳行為的前提。 而它們身上留下的羊膜水氣味,亦幫助識別彼此的親屬關系。 小猴子特別依戀母猴,但如母猴的氣味被沖洗掉了,這種依戀也就隨之消失。 相似的情況是洗幹凈的小羊時常不被母羊所接受,哺乳階段的小兔如果塗上陌生雌兔的氣味,便會產生被自己母親攻擊的危險。 因此可以說氣味在動物界很大程度上起著連結親子兩代的紐帶作用。

人們很少同時通過兩只鼻孔自由地呼吸。*** 有時我們的兩只鼻子都堵住了,但通常只有其中的一只是堵塞的。 這一過程有節奏地改變,這種奇特現象的原因現在還不是很清楚。
有人提出一種假說“水猿理論”:人類祖先有可能一面趟水和潛水,一面捕食海洋生物和植物。 像其他潛水的哺乳動物一樣,從理論上說,都具有一塊肌肉用來確保入水的時候可以關閉鼻孔。 或許鼻腔中交換通道的操作過程是基於那塊肌肉尚未完全進化,但這解釋不了為什麽此過程會有節奏性切換。

可能的情況是,周期的交換之所以必要,在於它限制了外來的有害物質。 當一個鼻孔暢通和起作用,另一個鼻孔就可以休息,而黏液層也有恢復的機會。
與此有模糊聯系的現象是,腦體兩個半球的活動狀況, 或多或少依隨著鼻子通道的暢通與否。 當右鼻的通道打開時,腦的左半邊相對地比較活躍;反之亦然。身體和腦之間的連絡大多數是交叉的,因此有人宣稱,迫使一個鼻孔用力呼吸,即加大一邊鼻孔的呼吸強度,能夠激活腦體相反一邊的功能,這方法可用來治療輕度的抑郁癥,但還是沒有人能解釋為何能夠產生這種作用。

以上資料出自
《氣味:秘密的誘惑者Verborgen verleider》(1994)
作者:Pieter Vroon, Anton van Amerongen, Hans de V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