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141008香港簡史(三) 吞併新界 和 革命風雲

命似懸絲身如寄  “Borrowed place;Borrowed time.”

讀書札記141008

香港簡史(三) 吞併新界 和 革命風雲

掌門執筆

 

《香港簡史 A Concise History of Hong Kong》(2007) J. M. Carroll

 

13到了十九世紀末,香港是大英帝國全球殖民地中自治程度最低的一個.*** 原因是華洋隔閡極其嚴重, 而佔人口和經濟活動大比重的華人, 慣於接受專制統治,毫無民主訴求. 華人菁英主要是買辦階級,經濟和文化上依靠洋人, 對草根階層疏離猜忌,也沒有自治傾向. 更重要的是中國政局動盪不安, 香港無論華洋均感此身如寄, 命似懸絲:“Borrowed place;Borrowed time.” 又怎會有民主自治的長遠打算呢?

 

1894香港人終於作出了政制改革的申訴, 要求“代議制”,那怕是止於市政.

反諷的是,申訴者卻是居港洋人, 而他們的代議要求是排除華人在外的!***

更反諷的是, 英廷殖民地部拒絕他們的理由竟然是:“絕不容許任何排除大多數華人人口在外的代議政制!” 有趣嗎?

朝廷吃透了他們, 如果代議制包納華人,他們當然寧可祖家專制. 華人菁英與洋人沆瀣一氣, 這波政制改革申訴無疾而終. 後來中國多事,香港多憂, 下次政制改革訴求要等到…..

 

〈吞併新界〉

14號稱日不沒落的大英帝國早已超出了殖民擴張的極限, 需要的是市場而不是領土和資源, 得到香港作為據點之後,決定不再侵佔中國土地.*** 不單如此, 起初她對列強侵吞中國領土還擺出一副抑止的姿態. 但其時列強工業革命均已竟功, 英國的相對國勢有所削弱,再無 “號令天下, 誰敢不從?” 的氣慨了.

這邊廂日本崛起, 1894中國甲午敗戰,海軍毁壞, 傾家蕩產,國力露底. 列強群鯊趨血,瓜分中國,一發不可收拾.

 

英國反應滯遲, 也得分點殘羹冷炙, 1898透過《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不花分文,租借新界(連大嶼山等離島)九十九年.*** 其時整個地區共有居民8萬人.

前此英國接收港島和九龍均未遇到抗拒, 不料接收新界卻遭逢原居民流血抗爭.*** “六日戰爭” 只是一場掃蕩和屠殺, 以英軍0陣亡:鄉民500人戰死告終. 英軍炮擊 錦田吉慶圍圍牆, 耆老象徵性交出一對大門鐵環投降,瞬間轉化為順民. 港督 卜力Blake立刻將鐵環運回老家誇耀功績.

卜力是個資深殖民地官員, 決定對新界實施間接統治, 地方治理交由 “鄉村委員會”負責. 1909新界被劃分為 北約和南約兩大區, 各設「理民府」, 由理民官治理, 此制度延續至二戰結束.

 

15 時移勢易, 世紀之交,香港成為華人資本主義擴張的樞紐, 新型華人商人和專業人士現身舞台, 除了主宰對中國和東南亞貿易之外, 還開創了雛型的工業環節. 1910九廣鐵路通車, 有利於香港進口原料和出口工業製品, 省港連繫更形緊密.

此時,一批華人資本家因西方社會排華而從 澳洲加拿大和美國移居香港. 1900馬應彪創辦先施公司,1907郭樂郭泉兄弟創辦永安公司, 標誌著華人資產階級和炫耀性消費文化的成長.

1896創立的「中華會館」是首個代表新型華商利益的社會組織, 踏出與洋商分庭抗禮的第一步.

 

〈革命風雲〉

16香港因其特殊的政治和地理地位, 與及 活動和新聞自由程度, 成為南中國和東南亞革命分子的根據地和活動中心. 中國,越南和菲律賓最早的革命組織都是在香港成立的.***

孫中山在香港成立「興中會」分會, 利用自由港的便利調動軍火, 1895策劃第一次廣州起義. 1898百日維新失敗, 康有為在英國庇護下流亡香港. 1901興中會領袖 楊衢雲在香港遭到清廷派遣的刺客暗殺, 港府大為忿怒, 派警員保護 陳少白並發給他自衛手槍.

 

英國政府受到清廷的外交壓力, 指示殖民地政府不可使香港成為顛覆基地; 但是香港政府不願彈壓革命分子, 唯恐失去華人民心, 因為在港華人大多傾向聲援革命. 港府明面踩著鋼索, 而暗裡縱容革命黨人.

1896港督 羅便臣Robbinson一面拒絕廣州當局引渡孫中山的要求; 一面對他發出驅逐令.

其實英廷也有包庇革命分子的意圖, 但動機與港府不同, 英國是唯恐中國不亂. 1899外交部也拒絕清廷引渡康有為的要求, 但婉轉地建議他前往 “較安全的” 新架坡.

 

1911辛亥革命成功, 政治格局大變, 不旋踵風雨飄搖, 中國陷入軍閥割據時期. 英廷傾向承認北京政權, 但港府卻必須與廣州國民黨政府周旋, 兩者之間矛盾時生.

“世亂則興” 乃是香港的宿命, 難民湧入, 1914人口達到50萬.***

 

17第一次世界大戰本質上是一場歐洲戰爭, 並沒有實質波及香港. 但宗主英國卻是最主要的參戰國家, 約1/4香港英籍男人奔赴戰場, 歐資洋行實力亦為之削弱. 華人資本趁機入楔, 進入銀行和航運事業; 華人菁英伺隙在社會階梯向上流動.***

香港也伺隙掙脫英廷的全面控制, 開始漫長的獨立自主生涯, 其間最值得稱道的建樹包括:

1912正式成立香港大學, 全靠港督 盧吉Lugard大力促成. 當年籌措經費絕非易事, 華人菁英反應冷淡, 因為自知對大學不會有監督權. 幸得印度商人 麽地Mody慷慨解囊18,000英鎊興建校舍, 他因此受封爵士. 太古洋行捐出40,000鎊, 因為該公司一名職員被指踢死一名年老華人, 希望藉捐款化解輿論壓力. 北京和廣州政府各捐25,000鎊. 英國最為吝嗇, 只捐出區區300鎊成立愛德華七世獎學金.

港大開學首年收生約七十人, 學生來自香港廣州和其他殖民地. 經過一番爭取, 1921港大兼收女學生.

1928啓德機場啓用. *** 1936帝國航空公司開辦 馬來亞檳城航班, 旅客可轉飛英國; 泛美航空開辦 馬尼拉航班, 可轉飛 三藩市; 中國航空則開辦大陸航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