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E隨筆141125混合制 2之2

SENSE隨筆141125

選舉簡介系列(四)混合制Mixed/Hybrid System  2之2

朝日執筆

 

一如以往,本系列文章的重點是各種選舉制度所衍生的政治效應。 這裏簡單地為各位提示一下「混合制」中各種「調整空間」對選舉結果以至政治形態產生的影響

 

第一個大家都會想到的,當然就是SMS和PR兩組議席分別佔的比例了。 顯然易見,SMS議席所佔比例越大,其政治效應(例如有利「大黨」)自然越接近SMS制;反之亦然。***

前文的例子為求簡單,故假設為一半半。不過,根據實際經驗,大多數採用「混合制」的國家中,SMS佔的比例都會較高,例如日本眾議院480個議席中,SMS與PR的比例為300:180;南韓更加明顯,300席中有246席為SMS,比例過八成。

 

這種相當普遍的「不均衡」並非偶然,而是由於這些國家原來多數是實行SMS的,不過由於太過「屈機」,才在壓力下改為「混合制」。*** 只不過,要體系中的「既得利益者」同意進行改革,當然必須讓他們相信在「新選舉制度」仍然能夠保持相當優勢。對於小黨而言,「有得玩下」始終比「無得玩」好,因此也會接受「袋住先」的「循序漸進」改革。 結果就是,在這種以SMS為主導的「混合制」中,基本上仍會如「純SMS制」一樣呈現出較穩定的兩黨政治,但各微型政黨亦未致於完全消失於議會之內。我們較為熟悉的台灣立法院就是這種情況,基本由國民黨和民進黨主導,其餘就是台聯、親民黨之類只有兩三席的小黨。

 

第二個大家未必知道的,就是「混合制」中,究竟是否真的容許選票有「兩票可投」。咦?上面不是已說過這是「雙選制Double Ballot」嗎?這需要先解釋一下。 大部分實行「混合制」的國家,的確會讓選民在SMS和PR兩邊的選舉中各投一票,但也有部分國家「為簡化手續」,選民只需在SMS地方選區投票,該票在計入地方選區個別候選人的同時,也自動成為該候選人所屬政黨的PR票,相對於可以投兩票的「雙選混合制」,這種「簡便」的方式稱為「單選混合制」。

顯然,「單選混合制」對大黨更為有利,因為大黨在SMS中向來「吸票」能力較高;相反,若兩票可以分開投的話,選民就有可能將SMS投給在地區上知名度更高的大黨候選人,而把PR選票投給小黨派。 韓國就是少數實行這種「單選制」的國家 ,其國會300席中,兩大黨加起來佔了288席,即96%,這個比例比台灣的92%還要厲害。

 

另一樣非常重要的當然就是選用的「混合制」究竟是「併合制MMM」還是「聯立制MMP」? 一般而言,選用MMM的效果會較為接近SMS,而選用MMP則較為接近PR。 而用MMP時,到底是容許「外掛名額」,抑或使用「 PR削減法」,當然也有很大的影響。 後者對大黨更為有利,因為它在SMS「贏凸」之餘,還可以蠶食PR的份額。

 

還有一個頗為有趣的問題,就是到底是否容許同一候選人同時出現於SMS和PR名單之中。 換句話說,某甲即使SMS在選舉中落敗,仍可以在PR名單中「敗部復活」。按理說,一個在自己「地頭」也遭到「鄉親父老」唾棄的人,竟然還可以厚著面皮地繼續安坐於議會之中,說來也有點「肉酸」。 不過現實卻是,許多國家都容許這樣做!無他,大佬們總是「又要威又要戴頭盔」,既想在地方上「展現個人魅力」,堂皇地進入議事堂,但又怕有個「萬一」……於是就有了這樣的設置。 個別國家例如匈牙利,甚至會在初級行政區域(城市)實行SMS;在PR中也會再分為區域選區(省)和全國選區兩層。也就是說整個議會的構成其實分為三部分,而大佬們也有更多的機會「為人民服務」了。

 

「混合制」既然是SMS和PR的合體,其效應自然就應該是介乎兩者之間了。不過,1+1總不會就是等如2這般簡單,有些現象還是只有在「混合制」才會發生的。

 

首先是所謂的「泛濫戰術」。在單純的SMS制度下,由於每區只能有一個最高得票的勝出者,所以個別尤其是小型政黨,基於資源有限,未必會在所有選區都派出候選人。不過,在「混合制」之下,為了爭取曝光率,所有政黨不論勝出機會如何,也幾乎必然會派人出選所有選區,以獲得「雙倍的PR宣傳機會」。 尤其當採用的是南韓式的「單選制」,哪怕明知每一個選區的候選人都必然會是「炮灰」,但也絕對沒有理由「放棄」任何一個獲得「PR選票」的機會,積少成多嘛! 由於各大中小,乃至「納米政黨」都採取「有殺錯,無放過」的策略,其結果就是各地方選區的候選人異常「泛濫」。

 

第二就是上面其實已稍稍提過的「分投現象」—- 即把手上的兩票(如有)分別投給兩個不同的政黨。 這種選民的「策略性選擇」在某些國家,如德國特別明顯。上面提過德國在二戰後為免重蹈「威瑪共和」的覆轍,訂立了各種新規則,其中就有規定,任何政黨必須在全國獲得5%或以上選票,始能在PR的份額獲得議席,否則其本來「應該」獲得的份額,將會由其他超過「門檻」的政黨攤分。 這個規定很明顯是為了避免議會「過度分裂」而設。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在地方SMS幾乎毫無勝望,但在全國還有接近5%支持的政黨,能否越過「門檻」就是「生死攸關」的大事了。 因為將會是0席和30席(總席數約600席X5%)的分別了。 對一個小黨而言,有30席其實已經非常「過癮」,但稍有差池,就會面對「亡黨危機」了。 因此,習於「多元民主」的德國選民,不少都會在SMS投給大黨候選人的同時,以自己PR選票支持小黨派,避免他們「就此消失」,同時也會覺得自己的這一張票的「力量」更大。

 

還有一樣「邪惡的操作」,也是在「混合雙選制」下獨有的,就是「選票交換」了。一般而言,地方選區都是兩大黨的天下,非彼則我。個別小黨明知在地方選區不可能獲勝,但它是否派人出選,卻往往能左右該區的最終結果。 另一方面,大黨在全國PR選舉中多1-2%的選票,往往也未必能讓其多得議席。 在這種「比較優勢」狀態下,就有了交換的誘因。大黨在地方選區中順利取得議席,小黨得到關鍵的1-2%全國支持,「互惠互利」。

舉例說同屬泛綠光譜的「台聯」在南部幾個選區讓路,並為「民進黨」的候選人助選;「民進黨」則投桃報李,在部分「協商好的縣市」,呼籲支持者將「不分區」的PR票投給「台聯」。 應該說明的是,這種做法完全合法,而且,也只是在一些「配票」效率較高,例如日本、台灣等「社團主導」的地區,才相對容易實行。

 

總體而言,在「混合制」之下,政治生態一般也就會介乎於SMS和PR之間。不會出現像美國般「完全的兩黨制」,也少見「十幾黨聯盟」政府,(有效)政黨的數量會介乎兩者之間。至於議員們關心的議題,也較易在地區議題和全國政策兩方面最得某種平衡。

 

「混合制」也有利於在強化「政黨政治」,提升政黨力量的同時,也不會過度扼殺「政治明星」的個人魅力。*** 這對保持人民的興趣和關注極為重要。 另一方面,PR名單帶來了「保送進入議會」的功能,為某些不具備政治魅力的「專家」提供入閣的機會。***  例如某大黨希望邀請一位世界級經濟學家擔任來屆的財政部長,但在「議會制」國家,內閣成員必須由議員中選拔,而學者卻顯然不可能靠SMS在地區當選成為議員。因此就可以將這位學者排在PR名單的前列,將他「保送」成為議員,再任命為閣員。這樣顯然讓「政黨」在政治操作和施政上得到更大的彈性,有利於「政黨政治」的發展。

 

這幾個星期為各位介紹了幾種常見而且較為簡單的選舉方法,下回將會介紹一些較少地方使用的方法,部分更相對複雜。當然,這些不同的選舉方式,也會呈現出不同的政治效應。由於實在太複雜,我也要再三研究清楚,以便用最簡單的方式向各位解釋,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