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141209香港簡史(六) 風雲長遣動心魂

讀書札記141209

香港簡史(六) 風雲長遣動心魂

魚尾執筆

 

近日,因政改問題而爆發的群眾運動(雨傘運動)攪得香港滿城風雨,朋友間常因立場不同引發爭拗,社會出現撕裂現象。

這次是近幾十年來香港最激烈的社會運動,然而比起五十和六十年代的抗爭及社會運動,其激烈程度卻是小巫見大巫。

 

1956雙十暴動 〉又稱 九龍暴動

(29) 1949年中國內戰結束,新中國成立,大量逃避共產統治的中國人來到了香港,很多親國民黨難民聚居在山邊的木屋區。 木屋區衛生環境惡劣,還隨時發生火災。政府在1952年有意推行建屋計劃,然而遭到華人精英反對,因為他們會是負擔成本的階層。***

大火”終於1953年尾在 “石硤尾”發生,超過五萬八千人無家可歸。 事件使得政府決心推行公共房屋政策,華人精英階層恐怕社會動盪,再也不敢阻撓。

 

大量徙置房屋在九龍興建,因居民多屬親國民黨難民,所以在中華民國雙十國慶的時候,社區內常掛滿青天白日旗。

1956年10月10日,徙置區事務處職員撕去了李鄭屋村徙置區的青天白日旗及徽牌,引發居民不滿及集結,警察出動鎮壓。

暴亂很快擴散至其他區分,隨後演變成襲擊左派工廠及工會,工聯會助護更遭到輪姦。

10月12日,港府出動英軍鎮壓及戒嚴。 10月14日事件平息。 事件做成59人死,443人入院,超過1,000人被補,部分人士被逮解出境,前往台灣。

有件有趣的事值得一提,周恩來強烈要求港英政府鎮壓暴動,當時港督 葛量洪反駁,認為北京干預香港內政,好一句熟悉的「干預內政」!

 

1966天星小輪事件〉

(30) 1958-62年間,中國大饑荒引致大量難民湧入,香港人口高達五百萬,對社會造成沈重的壓力。

 

19664月4日,因為星小輪頭等(二樓)加價五仙, 年輕華人 蘇守忠絕食抗議第二天警察以阻街為由拘捕他,引起其他青年騷動,向警察擲石。

4月6日及7日晚,群眾再度聚集,放火燒車,搶掠商店,並攻擊警察。 政府出動英軍鎮壓,發射了772枚催淚彈,62發木彈及62發實彈! 一人被殺,超過1,400名青年被補。

吊詭的是,事後成立的調查委員會指稱騷動並非由經濟,政治或社會現況引發,但卻不提出任何解釋!

 

深層次社會問題未得舒緩,為次年香港有史以來最大型的暴動埋下了火藥。

1967 六七暴動〉

1966年5月,中國發動了文化大革命,當時國內的指導方針是:不要在香港發動文化大革命。***

 

平靜的局勢到了1967年5月1日終結。

勞動節傳統上是工人慶祝和遊行的日子, 兼且4月份香港人造花廠的勞資糾紛還未解決,這天,是三場罷工的開始。

5月6日,罷工演變成暴力衝突,警察拘捕21名工人。

 

5月11日,事件終於演變成政治運動,在新蒲崗有人貼出大字報及揮動毛語錄,又唱革命歌。 示威者向警察投擲石頭和玻璃瓶,警察則以木製子彈及催淚彈還撃。 12日,工聯會宣布成立「港九各業工人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簡稱「鬥委會」。***

到5月中,暴動蔓延到整個九龍和香港島, 此時謠言四起,如即將停水停電及大罷工等,市面物價飛漲。各行各業,甚至一些政府部門都爆發罷工。

 

到6月尾7月初,中港邊界沙頭角的華界村民用炸彈及自動武器襲擊警崗,做成五名警察殉職! 而在香港其他地區的暴亂,也有一名警察殉職。

7月中,香港及九龍實施宵禁。 因有警員殉職,警察及英軍用更激烈的手段掃蕩懷疑是共產黨的活動中心,收繳武器,炸彈和宣傳品。 而左派也改變戰術,開始以炸彈襲擊警署及其他政府建築物,最後擴至戲院,街市及公眾地方

 

到了8月份,左派由策動暴動改為襲擊反對他們的人,甚至在一次英軍的掃蕩行動後,改為把炸彈放在兒童容易接觸的地方! 更伏擊批評左派的播音員 林彬,把他活活燒死!

到了九月,本地左派開始失去北京的支持,眼看大勢已去。 警察乘勢查封許多左派大本營。 同時間,英國繼續支持中國加入聯合國,中英關係也得到改善,中國依照新協議,每天二十四小時向香港供水(暴動期間供水量有所減少)。

 

左派的暴力鬥爭路線一直得不到廣大市民的支持,騷動到1968年初大致平息。騷動做成51人死亡,802人受傷,1,936左派活動分子被檢控,更涉及1,167個炸彈

 

記否上文敍述雙十暴動時,中國政府強烈要求港英政府鎮壓暴動;今次暴動,中國政府也有說話,只是將「要求」改成「譴責」而已! 即「中國政府強烈譴責港英政府鎮壓暴動」!!

 

六七暴動對香港是關鍵的轉捩點,港英政府雖然顯示它不會容忍這種動亂,但也明白到官民之間的鴻溝非縮窄不可,從此在政策上更關心及照顧低下階層,包括往後推出的免費義務教育,制訂更多的社會福利和勞工法例。 (例如: 1970年實施的每週一天的強制休息日。)

 

 

《香港簡史 A Concise History of Hong Kong》)(2007) J.M. Carr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