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E隨筆141229記憶宮殿

SENSE隨筆141229
記憶宮殿
執筆人:蟬

看過美國電視劇《心計》的朋友也許覺得主角Jane的記憶力相當驚人,能夠把不同範疇的事物記得一清二楚。 他在劇中曾說過自己是依靠名為「記憶宮殿Memory Palace」的方法去把東西記住。 這種相當流行的記憶方法究竟能記住多少東西呢?

現時世上共有151人被稱為「記憶大師Grand Master of Memory」,當中77人為中國人,排名第二的德國則有11人。
要成為一名“大師”,要成功通過以下三項測試:
A 在1小時內記住1,000位的隨機數字;
B 在1小時內按次序記住10副洗過牌的撲克牌;
C 在2分鐘內按次序記住1副洗過牌的撲克牌。

也許大家會覺得這是種近似雜耍的小眾比賽,但本書作者卻為了瞭解這些記憶大師是否真的天賦異稟,以記者身份親身接受訓練一年,竟意外地勝出了美國記憶大賽,成為一時佳話。

〈大師亦是平凡人〉
在眾多記憶大師之中,Ben Pridmore保持了一小時記憶最多撲克牌的記錄:1,456張。雖然他上次奪得世界冠軍已是2010年,但這項紀錄至今仍未被打破。

這些記憶力比賽的參賽者被稱為「腦力運動員Mental Athletes」,他們來自不同行業和階層,除高強記憶技巧外和一般人並無不同,過人的記憶力似乎並未為日常生活帶來很大的改變。***  大多參賽者直認自己與人無異,並相信只要透過合適的訓練,人人都能成為大師。 這種熟悉的說法似乎在很多“人生教練課程”中也可聽到。

“記憶復興運動”領導人Tony Buzan就像宗教領袖一樣, 在世界各地推廣記憶術,舉辦記憶力比賽,矢志要把記憶術納入正規教育課程。 他曾說過腦袋就像肌肉一樣,只要以正確的方法持續訓練,即使年紀大了也能保持韌力。然而他這種宗教式的推廣手段,卻被英國記憶大師Edward Cooke指為嘩眾取寵,違反科學常識。

19世紀末德國心理學家Ebbinghaus基於研究提出「遺忘曲線Forgetting Curve」,指出一般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時間日漸衰退。 Ebbinghaus花了很多的時間記住2,300組由3個字母組成的無意義音節,發現無論實驗多少次,在記住後20分鐘便會忘掉接近一半,一天後只剩下1/3,一個月後只記得1/5。

把記憶力看成單一的工作單位未免過於單純。 我們現在已經清楚知道記憶可分為「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要在較長時間記住一些事物,涉及將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而這個工作由 “海馬迴Hippocampus”所負責。 美國女星Drew Barrymore在電影《50 First Dates》中便是 海馬迴出現問題,以致每天睡醒都會把昨天發生的事忘得一乾二淨。

把記憶力分成長短兩期也未足以說明其真實狀況。 在70年代一個名為「兩圖交替辨識測驗」裡,受試者在一星期內共看了一萬張內容毫不相關的圖片,在每次看完圖片後一段時間(如30分鐘),受試者被要求說出剛才看過甚麼圖片。 結果當然是強差人意。 此時再給受試者看相同數量的圖片,其中半數是受試者在第一輪圖片展示的時候看過的,這時要求受試者指出哪一張是曾經見過的圖片,辨識的準確度卻是相當之高,達到80%。

另一個著名的實驗「Baker/baker」,把一張人像照給兩組人觀看,向組一說相中人姓Baker,而對組二則說相中人是一名麵包師傅baker。 數天後,提問該人像照的相關字是甚麼,被告知是麵包師傅的組二表現明顯較好。

這說明甚麼?記憶力對不同內容有不同的表現,而且 “忘記”似乎並不代表該資訊已經從腦中刪去,只是沒有合適的“鈎子”去把它提取出來。 所謂的記憶術或「記憶宮殿」就是將資訊轉化為大腦較擅長記憶的類型,令日後容易勾出來。

〈古老的記憶宮殿〉
傳說記憶術始於 公元前500年的希臘詩人 西蒙尼德Simonides,他在一個宴會廳中發表完新詩,屋頂便應聲倒塌。被嚇倒的西蒙尼德在冷靜後做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把在場的家屬一一引領到受害者在宴會廳內的位置上:據說記憶術便在那一刻誕生了。

現時腦力運動員都把一本寫於公元前800年左右的《獻給赫倫尼Rhetorica ad Herennium》修辭課本視為聖經。 這本書現時普遍被視為 西塞羅的作品,而西塞羅其中一項著名的技能便是記憶力。 事實上在古代記憶力被視為一種必須的知識訓練,在《博物誌Natural History》中便曾提過 西比奧 知道全羅馬人的名字,而塞浦路斯國王則能叫出所有士兵的名字。

印刷術普及之後,書本成為人類的第一種「外在記憶」;到了互聯網時代的今天,這個寬濶與便利的外在記憶更大幅度取代了內在記憶,記憶力已被視為次要的記憶手段。***

記憶宮殿的原理相當簡單:由於大腦的演化並沒有追上今日的城巿生活,蒐集狩獵時期大腦對空間記憶的優化仍然保留至今,只要將資訊有系統地編碼成空間形式,便能增強記憶力。

《獻》書指出,圖像加上場所是記憶的基本要件。在學習記憶術初期,以熟悉的場所如住宅開始,將所要記憶的事物,沿著走進住宅的路徑放置。這當中還有一個要訣:將事物轉化為圖像時,越富趣味、越低俗和越新奇越好,在幻想圖像時如能加上其他官感如氣味、聲音和動態,則效果更為佳。

如欲一試作者的 “記憶宮殿”練習,不妨觀看以下視頻:

http://www.ted.com/talks/joshua_foer_feats_of_memory_anyone_can_do/

參考:
《Moonwalking with Einstein: The Art and Science of Remembering Everything》( 2011) Joshua Fo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