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E隨筆150105點解要投票「畀佢」?上篇

SENSE隨筆150105
點解要投票「畀佢」?上篇
朝日執筆:選舉簡介系列 特別篇(續集)

大家還記得十一月份的演說《點解要投票?》嗎?(若然錯過了,可到香港野人讀書會的網頁點播,還附有Power Point的呀!)演說分析了「投票」其實是一種相當「不理性」的行為,又嘗試解釋何以「咁蝕底都有人做」,之後還介紹了一些關於投票率的知識。

上次我們的問題是「點解要投票?」,就當已經解答了。好了!我肯出來投票了,那到底投給誰呢?這就是我們今次要問的問題—-「點解要投票……畀佢?」。也就是說,選民的投票選擇究竟受什麼因素影響呢?

「投票選擇」,或廣義一點的「投票行為」研究,在歐美選舉乃至政治研究中歷史非常悠久。原因很簡單,當近代的「科學研究」興起,「計量方法」就成了一個研究或者一個學門是否「科學」的重要指標。 「投票」就最好了,都是一堆堆的數字,而且還非常實在—- 影響國家大事還不夠實在嗎?況且,這些數字還是「動態」的,每一屆每一次選舉都有所變動,非常適合用作「科學研究」。所以有「研究政治先從選舉入手,研究選舉先從投票行為入手」之說。

經過這許多的研究,現在的「投票行為研究」一般還是會把「壁壘理論」作為基本框架。這個用以分析選民投票選擇的經典理論,還有另一個非常性感的名字—-「鴻(乳)溝分析Cleavage Analysis

Cleavage作為一個政治學名詞,指的是社會中的不同「群組」。 這些群組對不同政策、政團,會有截然不同的取向和態度。 各「群組」之間就仿如以鴻溝相隔的「斷層」,涇渭分明。 而「群組」之間的政治取向和態度差異,會透過在選舉中支持不同的政黨和政團表達出來。*** 這些「群組」就是所謂的「壁壘Cleavage」。換句話說,某些政黨就是某些「壁壘」的代表;反過來說,某些「壁壘」就會投某些政黨。****

以這個理論為基礎,會得出以下結論:各政黨的支持度「先天上」已是固定的,選舉的結果其實只是「動員能力」的比併。**** 誰能鼓勵更多己方的支持者出來投票,誰就是贏家!這正好呼應了《特別篇—-點解要投票》一文中的「動員理論」。

「壁壘理論」從邏輯上而言,似乎是無懈可擊的—- 我想要A,甲黨的目標就是A,於是我就投甲黨,甲黨爭取了A,符合了我的利益。然而,它其實暗含了一個相當「西方」的預設—-「人是理性的」
「鴻溝分析Cleavage Analysis」建基於「理性選擇理論」, 認為選民和政黨的行為,皆是穩定而理智的,能透過「合理預期」,作出相應的行為以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在傳統「西方思維」中,宗教、階級、意識形態、價值取向等都是較高位階的「利益考慮」,因此也很自然地成為「壁壘」劃分的界線。***
但是,不要說遙遠的東方,即使在歐美的人民之中,真正「理性選擇者」又有多少呢? 選民投某候選人一票,可能只是因為他「靚仔」; 投某政黨一票,只是因為它的黨名「好聽」。不行嗎? 選民在投票之時,當真清楚自己想要的是A而不是B嗎?又清楚甲黨的政綱爭取的是A而不是C嗎? 套用《點解要投票?》一文中「終極理性理論」的說法:「興之所至,隨心亂投」這種「不理性」行為,可能才是「最理性」的行為!

況且,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並非所有的「壁壘」都能在選舉中,找到相對應的「代表」。
因為雖然現在的「政治光譜」已經極度細緻,甚至連以「爭取啤酒補貼」為唯一政綱的「啤酒黨」也有(「啤酒黨」在波蘭國會中有三個議席),但還是不可能(至少目前還沒見到)再細分為不同口味的「啤酒愛好者政黨」。
因此,即使「理性選擇」的預設成立,「壁壘理論」還是只能夠解釋到社會上若干組的「主要矛盾」。至於什麼是「主要矛盾」,除了受本身的社會文化影響外,有時與政黨結構、選舉方式,以至競選活動中標舉的議題,都有很大關係。***
以香港為例,這二十多年來的選舉中,「泛民」與「建制」作為一組最重要的「壁壘」,明顯就蓋過了其他所有主要的矛盾。 儘管在所謂「建制陣營」中,「工聯會」與「自由黨」顯然是格格不入的左右兩端,但在一般選民的眼中,還是會覺得「他們是一伙的」!

然而,儘管「壁壘理論」有以上諸多的不足,但其仍然是迄今為止,分析選民投票行為最重要的理論。事實上,我們現在常聽到的所謂各黨派的「基本盤」,就是根據「壁壘理論」作出的論述。

傳統上分析「壁壘」的形成,一般分為三大類:「命定Ascriptive」、「取態Attitudinal」和「行為Behavioral」。

「命定」這個概念在之前的幾講都有提到,就是一些生而具有的特質,例如「種族」和「階級」。 請注意這裏說的「階級」,指的是Caste而不是Class!雖然在不少「發達國家」內,社會流動性已經日漸下降,但以經濟力量為劃分的「社會階級」,尚未至於被認為是「與生俱來」的分野。 Caste指的如印度等「傳統社會」的「種姓」之類,現今尚有少量社會中仍存有這類的「階級」劃分。廣義而言,香港的「原居民」也可以歸入此類。不過這類型命定的「階級差異」,在全世界範圍已極為罕見,即使在曾經種姓森嚴的印度,時至今日力量亦漸見消減。「語言」和「宗教」也常被認為是「命定特質」。固然語言可以學習,但對大多數人而言,母語始終只有一種。至於宗教,在很多族群之內都並不一定具有「宗教自由」,因為往往在剛出生還沒有意識時,就已經「受浸/割」了。

「取態」一般指的是政治上或意識形態上的價值取向。 由於「科學的」選舉研究興起於冷戰時代,故這道由意識形態造成的「鴻溝」曾被提到無上的高度。這一組「壁壘」將選民劃分為「左派」VS「右派」,一切的社會議題都能夠放進這個框架之內作出二分。這大概也不必特別解釋了吧!

至於所謂的「行為」,從某個方面來說,與上述兩者或許也有點關連。一般指的其實是選民對某些組織的認同。 例如教會、工會、互助委員會之類的組識。在很多政黨政治傳統深厚的社會,「政黨認同」往往是地域認同,甚至身份認同的一部分。
如果你問一個美國人支持哪個政黨?他可能會回答你自己三代都是德薩斯的農夫,這就是告訴你他是共和黨的支持者;若他說自己在新英格蘭某著名大學教書,就表示他的票會投給民主黨了。這種分野固然也有上述兩種「壁壘」為基礎,但更多的時候已成了一種「身份認同」,固定把票投給某黨成了一種習慣性行為。

(西歐)傳統的「鴻溝分析Cleavage Analysis」會將社會上的主要壁壘,化約為兩組主要矛盾:「階級壁壘」與「宗教壁壘」,並可用下面的十字座標圖概括。在這個模型下,基本上所有選民的意向和政黨的立場都能在這個座標系中找到相應的位置。

150105

「階級壁壘」分析假設「物質利益」是左右選民投票意向最重要的因素。這種主張「物質決定意志」顯然源於「唯物史觀」—- 馬克思主義的核心理論。由此就會導出「屁股決定腦袋」的「階級鬥爭」理論。在選舉中,「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戰線」,就是勞工權益、稅務制度、社會福利、私有化等議題,不同的政黨會佔據光譜中的不同位置,為支持者爭取最大的物質利益。在現代,這種對抗通常會被演繹為「自由」和「平等」之爭。

「宗教壁壘」分析則著重道德倫理等精神價值,對於選民投票行為的影響。這在不同國家會以不同層次表現。 在部分保守的國家如愛爾蘭,是基督宗教內部的「公教」與「新教」之爭,該國甚至在近幾年才通過容許「離婚」的法案。當然也有不少國家的「宗教壁壘」是源自於宗教的分歧,例如印度國內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長期對峙。對於一些較為「現代」的國家,則往往會表現為「屬靈」和「世俗」的對抗。且不論矛盾最為激烈的土耳其,就算是西歐「先進國家」,墮胎、性小眾權益、(學校內的)宗教教育、家庭價值等,往往都是政黨用以建立「壁壘」的重要議題。以墮胎為例,是否反對一切形式的墮胎,因姦成孕、胎內缺陷、母體安全,以至幾多個月才算是「胎兒」等,都是各政黨在上述「座標」上的定位。

按照這個模型,各政黨都會在上述的十字座標中找到相應的位置,這就是它們的「政黨身份」由於「政黨身份」本身已具有價值指標的作用,不同價值取向的選民,也就不必逐個議題審視和判斷,而可以將票直接投給在座標系中與自己最接近的政黨,讓其成為自己的代表。這種分析架構在長久以來,一直被認為是解釋投票行為最有效的理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