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E隨筆150109點解要投票「畀佢」?下篇

SENSE隨筆150109
點解要投票「畀佢」?下篇
朝日執筆:選舉簡介系列特別篇(續集)

然而,約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壁壘理論」備受挑戰,其解釋力出現了所謂的「脫軌現象Dealignment」。比方說,以前這個理論能夠解釋大約80%選民的投票行為,另外的20%就通常以「例外情況」搪塞過去算了。不過,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壁壘理論」對投票選擇的解釋力只得約60%,餘下的40%連(向來無恥的)選舉學者們都不得不認同,很難以「例外」去蒙混過關了。須知當今之世任何一場選舉,40%都已是一個「決定性多數」了。

針對「壁壘理論」解釋力日減,各路專家當然要提出不少(不知有沒有解釋力的)解釋。上面說過「階級」和「宗教」是劃分「壁壘」的兩大主軸。故此,最主流的解釋正是以此二者為基礎的。
首先是所謂「意識形態的終結」。其實早在冷戰結束前,意識形態的影響力已逐漸減退。在後冷戰時代的今天,選民投票時對「階級意識」的自覺更是大不如前。這種現象在一些已進入「後物質時代」的社會更為明顯。「工人」不必一定投「工黨」;反過來說,全國首富也可以認同「更公平」的社會資源分配方式。「最低工資多一兩塊錢」、「個人免稅額增加10%」,這些零星的「物質利益」顯然已不是這些「先進國家」選舉中的「大議題」了。

至於「宗教」方面,「壁壘」的力量也隨著社會日趨世俗化而逐漸消退。一方面固然「虔誠的信徒」和「信徒的虔誠」都正在減少,即使是自命虔誠,每周上教會的教徒,亦不一定會認同世俗事務必然要與宗教掛鈎。一個虔敬的公教徒即使不認同「同性戀」行為,卻並不表示他不可以把票投給一名他認為能力卓越的「同性戀」候選人。另一方面,即使他仍反對墮胎,但卻會以公共衛生等面向去申述其主張,而不一定開口閉口就是「神的旨意」。這些「世俗化」的趨勢,促使「宗教壁壘」對投票行為的影響力與日俱減。

況且,與「壁壘理論」密切相關的是「動員理論」。然而毋容置疑的是,相對於以前各種團體生活對身份認同和肯定個人價值的重要性,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日趨「個人化」。工會、教會、互委會對選民建立自我身份的意義大不如前,對其投票行為的影響力當然也就大幅減弱。大量選民傾向擺脫壁壘「行為層面」制約的同時,也不落彀於傳統「十字座標」的羈絆,轉而按照「個人意向」投票。

除此以外,隨著社會越趨「多元化」,新產生的社會議題也非「過度簡化」的十字座標所能包羅。 政黨作為一些相對嚴密的組織,從好的一方面有其定錨的力量,從壞的一面則顯現出頑固的惰性,以至在新時代來臨之時往往難以「轉身」。舉例現在流行「環保」議題,從聖經角度解釋,究竟應該是「珍惜神的恩賜」,抑或「不必擔心,儘管交托神」才對? 對於「保育」問題,究竟馬克思會認為這個「殖民地建築」是「勞動人民的輝煌成果」而必須加以保留,抑或是「帝國主義的醜陋殘跡」而務求除之而後快?也許當這些傳統政黨開了三次大會,仍未決定正式立場之時,各種民間團體、網絡組織已經示威遊行了五次!「新議題」此起彼落,流轉速度極快,令傳統政黨措手不及,然而這些往往卻就是當次選舉中選民最關注的議題。這種變化急速的政治形態也是「壁壘理論」失效的重要原因。

總體而言,只能說選民的投票行為越來越「不穩定」。即使同一名選民(尤其是年輕選民),在各次選舉中的投票選擇,往往亦表現得「無跡可尋」。隨著這類「不穩定選民」數量日增,「壁壘分析」在解釋投票行為上亦越見乏力。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根據相關研究,相對於「階級」,「宗教」力量崩壞的速度還是較慢,在選舉中仍能保有相當的影響力。***

既然新世界已非舊理論所能有效解釋,那有什麼適應這個新時代的新理論呢?很遺憾,目前還沒有一個像「壁壘分析」一般的「大理論」,可以較為有效地描述乃至預測「後現代」選民的投票行為。正如大部分的「後現代理論」一樣,有的只是一些較為零散,解釋力也相對局限的「現象分析」。

第一種分析強調「個人票」的重要性。所謂的「個人票」,就是由於某些原因,選民投票支持的對象是某特定的候選人,投票取向與該候選人的政黨,以至政策取向未必有太大關係。
以美國為例,大量選舉研究發現,有個別州份的國會議會已經多屆連任,而其支持者甚至是跨黨派的。 選民對該議員的忠誠,有部分也許由於難以言喻的「魅力」因素,但更多的原因是「個案跟進」、「成功爭取」等地方政績。 顯然這種對個人的支持是雷打不動的,一旦該議員放棄爭取連任,其所屬政黨亦不可能將其支持者有效地吸納。 當然這種「個人票」的形成,與選舉制度也不無關係。一般只有在「單議席單票制SMS」或「排序複選制IRV」等「單議席選區」較為常見。當然,在需要有效「配票」的制度,如「可讓渡單票制STV」和「不可讓渡單票制SNTV」之中也不少見。

另一種更為直接的就是所謂的「恩從關係Patron-Clientelism」。這種利益交換關係向來存於任何政治層面,也毋需太多解釋。 簡單來說,就是政客透過選舉以獲得權力,並運作這種權力將資源分配予自己的「客戶Client」,客戶自會感恩圖報,有錢出錢,有票出票,在選舉中支持其「恩主」,以維持這種利益紐帶。這種關係可以發生在任何政治層級,大的如中央地方關係:國會議員甚至閣員為某省爭取建造一條新的鐵路,既促進經濟也增加了就業機會,成功幫助了省長連任。國會大選之時,省長自會知恩圖報,盡力動員,交出十萬八萬顆「人頭」。小的如某區議員運作政府撥款,資助一個與其友好的街坊會辦個「中秋聯歡」,然後一眾公公婆婆就可以一邊吃著月餅,一邊看李龍基,一邊抽奬,一邊聽街坊會的領導們不斷地大力「唱好」該名議員。

最後一個被認為重要性不斷增加的因素,就是各種「競選活動Campaigning」(台灣一般會翻譯為「輔選工程」),或所謂「政治/選舉市場學Political/Electoral Marketing」所造成的影響。 正如上面所說,「意識形態」、「階級」、「宗教」,以至「物質利益」,都未必能夠左右選民的投票意向了,各大傳統政黨的招牌當然也招不了多少客人。研究表明,在各種選舉之前,往往都有30%的選民還未決定投票意向。這些「未定票」的流向顯然足以決定結果,而以「形象」、「點子」、「想象」等「文宣」為主要武器的「競選活動Campaigning」,就是吸納這些「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選民最有效的方法了。

下一篇文章,我們將會集中介紹有關「競選活動」,也就是所謂「選戰」的林林總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