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E隨筆150203淺談 康德(上)

SENSE隨筆150203
淺談 康德(上):融合理性與經驗的大師
執筆人:蟬

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是近代哲學家當中最重要的一位,傅佩榮教授甚至將康德和柏拉圖並列為西方哲學界最重要的兩位人物。 康德出生於啓蒙時代,其時學術思想剛走出中世紀「經院哲學」的狹獈範圍,回歸希臘文化,對人和自然生命加以尊重。社會生活也開始脫離以宗教信仰為核心,個人的身份與地位逐漸抬頭,是為「人本/人文主義」風潮。

如拙文《SENSE隨筆150126近代哲學之父:笛卡兒》所述,康德生活在「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各走極端的時代。極端的理性主義過度肯定「先天觀念」和「理性」的地位,認為人世間的經驗只是機緣,對於認識世界並無建樹,因為經驗不能建立「普遍性」的知識。
而極端的經驗主義則認為心靈有如一張白紙,經驗產生了印象,堆叠後成為聯想的材料。透過經驗的累積便會出現新知識,此所謂知識的「擴張性」。在建立知識的過程中,並無所謂 “先天具備的理性”。

康德的哲學貢獻在於把「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結合起來,從新說明知識的界限與性質,並且建立起心靈與生活的關係,為脫離宗教信仰的社會尋回人生的意義和目的。 康德眾多著作當中以《純粹理性批判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最為著名。《純》書嘗試指出人類知識的基礎及其界限。

〈純粹理性的限制〉
康德先從人的認識能力著手。他指出認識過程有4個階段,即感性、想像、知性和理性。**** 在認識事物時,人必須先使用感性,即從感官能力開始。

舉例要認識一張桌子,必需先看到它的顏色、形狀、位置和質感等,並且肯定它繼續維持存在:即必須具有時間上的連續性空間的方位性。 康德在感性層面最特別的見解便是把時間與空間從 ‘外在’拉到 ‘內在’:時空是人類感性中 先天的、直觀的條件*****

沒有人可以先發現桌子,再肯定它佔有的空間。「空間」並不是後天經驗歸納的結果,而是先天既有的「形式form」。形式不同於內涵。*****
時間則是計算運動的形式,康德認為對於人類認知過程來說,「時間」是先於運動的
故此時間與空間並非如直覺一樣是外在的,而是人用以認識世界的內在制式。 「形式」加上「內容」才構成認識的對象。*****

人認識的世界是經過特有形式去建立的,而人類普遍地擁有相同的形式,故此不同的人對事物的掌握才可以溝通。 ***
但這同時說明了人看到的世界是經過形式加工的世界,並不是世界本身。康德認為人並未看到世界的 “真相”,只看到世界可以被人看到的部分。***

經過感性處理後的素材,透過想像的運作之後,便能成為判斷知識的對象。康德認為知識出現在第3個階段,即「知性」的階段。他指出知性有12個「先天範疇」,分屬四個類別

  1. 數量Quantity:統一性Unity、殊多性Plurality、全體性Totality
  2. 質量Quality:實有性Reality、否定性Negation、限制性Limitation
  3. 關係Relation:實體與偶性Inherence and Subsistence、原因與結果Causality and Dependence、交互性與集合性Community
  4. 狀態Modality:可能與非可能性Possibility、存在與不存在Existence、必然性與偶然性Necessity

舉例:當一個小孩看見一頭牛,經過感性和想像處理過後,他得到「它是一頭牛」這個命題。把牛看成是「一」個整體,這用到了統一性;指出這「是」一頭牛,這便用到了實有性。
康德認為12種知性的判斷力並不是從分析獲得的,而是先天擁有的。它們並非理性的結果,亦非經驗的累積,而是一些人類先天具備的知性能力。

康德透過將認識世界的過程分析成4個步驟,把主體具有的先天形式,外在世界提供的後天材料一一包羅。先天形式使人的知識具有「普遍性」,後天材料使知識具有「擴展性」。如此一來康德將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的鴻溝填平。*****

然而知識過程中的「理性」又指甚麼呢?
康德在這裡指的理性是狹義的理性,即只有統合作用的理性。***
舉例:昨天的世界和今天的世界可能是兩個不同的世界,但我們似乎知道它們是同一個世界,這是由於「理性」把它們統合起來。
人亦如此,理性把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統合在一起,把 “我”看成為一個 “連續體”。唯有將自我和世界統合在一起,事物才需要「關係」。
康德認為宇宙萬物最終的原因便是 “上帝”。然而這裡所指的上帝,與基督教所述的大為不同,將於下篇詳述之。

康德基於人類認識能力的限制,提出有三件事是不可知的:自我、世界與上帝。在此先把推論略過,只說「不可知論」的目的:突顯知識的有限性。***
康德提出知識在範圍內有限,但不會永遠且無任何限制地有效。 人必須清楚自己的限制,才能肯定知識的有限性。

康德認為人生有四大目標:1) 我能夠知道什麼?2) 我應該做些什麼?3) 我可以希望什麼?4) 人是什麼?
本文介紹了康德關於第(1)個問題的想法,下文將會談及第(2)個問題,即 “人應該做什麼”。康德的名言「以人為目的,不以人為手段」便是在解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提出來的。

《西方哲學心靈 Vol. 2》, (2014), 傅佩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