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史150224神秘的覆面軍團 (上)

說史150224
神秘的「覆面軍團」 (上)
黑白子撰文

1911年十月十日晚上七時許,武昌新軍軍營內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 來勢有如星火燎原,迅即席捲神州,不足兩個月,十五省相繼獨立,全國僅餘甘肅、河南、直隸三省仍聽令於清廷。
激昂的時代吶喊召喚了大批清國留日學生,放棄未竟的學業,歸國獻身於推翻帝制的革命大業。 十月三十日兼程回到上海的浙江學子 蔣志清,就是其中的一員。 在廿四歲生日來臨前夕,這名滿腔熱血、相貌堂堂的溪口年青人,毅然決然選擇了一條全新的人生航道。 其代價則是畢生再沒能進入「陸軍士官學校」圓夢,留下了不大不小的遺憾。

入讀位於 市之谷的 “陸士”, 進而在陸軍大學深造,曾幾何時是那個年代日本陸軍將星的必經歷練。 著名的「支那派遣軍」總司令 岡村寧次,正是沿著這條菁英之路,一步步邁向皇軍的權力頂峰。
在中國大陸,即使事隔數十年,岡村的惡名仍因曾在華北一帶濫殺平民百姓而廣為人知。當年這項針對共黨抗日根據地的「燼滅作戰」,八路軍稱之為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 與此形成強烈對比者,今天在海峽彼岸,知道誰是岡村寧次的台灣人恐怕已是寥寥無幾。

1945年八月十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宣言〉無條件投降。
岡村竟要到了翌日,才收到陸軍大臣 阿南惟幾的通知。 同一天,岡村正向阿南發出決心戰鬥到底,「即令全軍玉碎亦不足惜」的電報。 岡村所作的最壞打算,是集結陸海兵力於山東省東部,形成半獨立的占領區。
八月十五日早上,陸相 阿南自盡身亡的電報,幾乎與 裕仁天皇宣布投降的「玉音放送」同時傳抵中國。 手握百萬雄師的派遣軍總司令一瞬間淪為命不由己的戰俘。 除了自身難保之外,岡村還要肩負起把滯留中國全境,共計二百三十多萬官兵、家眷及日僑運返故鄉的重責。*** 正當陷入絕望之際,參謀 小笠原清送上了一紙「續命符」。

「……我中國同胞們須知, “不念舊惡”及 “與人為善” 為我民族傳統至高至貴的德性。我們一貫聲言,只認日本黷武的軍閥為敵,不以日本的人民為敵。……要知道如果以暴行答覆敵人從前的暴行,以侮辱答覆他們從前錯誤的優越感,則冤冤相報,永無終止,決不是我們仁義之師的目的……」
玉音放送前一個小時,蔣介石已透過重慶中央廣播電台,發表了「抗戰勝利對全國軍民及全世界人士廣播演說」。岡村看完 小笠原一字一句抄下的演說全文後,喃喃自語地說:「這是對日本的一大開導啊!」那如釋重負的語調,讓 小笠原清楚感受到 岡村對蔣的大度,表現出一股強烈的感動。
接受了投降這一個殘酷事實後,岡村在十六日的日記寫下一段 “奇怪”的感想:「我一直在思考著,關於日華之間的關係,究竟該怎樣發展下去才是最好?……若是要振興東亞,此時此刻除了寄望中國的強大與繁榮之外,別無他法。對沒落的日本而言,大概就只有技術和經驗(的協助)了吧!」

身為戰勝國的元首,蔣介石心底深處還有另一層憂慮。這麼大批分佈全國的優質軍火,只要有部分落入共軍之手,後果將極其嚴重。外患雖除,內憂未平,國共一戰其實已迫在眉睫。 戎馬一生的蔣明白到,要取得這場關乎黨國存亡的最終決戰的勝利,很可能要借助日軍的裝備、彈藥乃至於人才。
蔣介石在日本宣佈投降當天,即向岡村發出了「六點投降原則」的指示,並委任他為 「中國戰區徒手官兵善後聯絡部長官」。*** 用「徒手官兵」這個不尋常的 “體貼”稱呼代替「戰俘」,顯示出背後的深謀遠慮。 「利用日本軍人進行反共作戰」的策略,在受降儀式期間已隱約有跡可循。至於那個時候的 岡村,對於蔣介石的想法,大抵上還是一無所知。他以待罪之身,全力協助國民政府將日本軍民遣送歸國。 這項原以為要花上好幾年時間方可完成的艱鉅任務,結果僅用了十個月就畢竟全功。

該段日子裡,國民政府一方面對外表現出勢要追究岡村戰爭罪行的強硬姿態,另一方面又以「為了日本軍民遣返任務的順利推動」為由,不斷拖延對他的起訴。 並以此牽強的理由,再三推搪駐日盟軍總司令部( General Headquarters,日本人簡稱之為GHQ)申請讓岡村作為證人出席東京國際軍事法庭的要求。
1948年秋天,國民政府在拖無可拖的情況下,把這名支那派遣軍總司令收監。十一月二十五日,東京審判宣佈最終裁決,跟岡村同屬陸軍士官「花之十六期」畢業生的 土肥原賢二和板垣征四郎列為甲級戰犯,判處死刑。據岡村日記的記述,在獄中聽到判決消息後,他與另一位同屆同學 磯谷廉介談論彼此的命運。一年前的七月,磯谷已被南京軍事法庭判處終身監禁,刻下正在服刑,是岡村的獄友。 四名參與侵華戰爭的「花之十六期」畢業生,只有岡村一人尚未受審。事實上,整份侵華戰犯名單,亦僅剩下岡村一人尚未被審判。

據一份標題為〈處理岡村寧次政策之意見〉,並蓋上「極機密」的國民政府國防部檔案披露,東京國際軍事法庭審判結束後三天,陸軍軍官 曹士澂在一次內部召開的會議上,首先提議判處岡村無罪。不過,來自司法部、外交部、行政院軍法局等單位的代表,大多數認為應當判處岡村死刑或無期徒刑。
曹士澂隨即提醒其他與會者,岡村是在1944年十一月才接任總司令, “南京大屠殺” 等重大戰爭罪行與其無關。而且,他「不只不曾下達虐殺的命令,還曾經嚴令禁止濫殺無辜。」
曹士澂接下來的發言不再討論岡村是否應當背負戰爭罪責, 話鋒轉變了方向:「在戰後不將武器轉交給中共」和「一向堅守反共立場」,「政治上,也有應當判處無罪的理由」。 1948年是國共內戰的重要分水嶺,戰局在這一年開始攻守逆位。 當與會者聽到「有可能在將來的反共戰爭中,成為支援中國的一股力量」時,便心領神會地悉數支持岡村無罪。*** 戰犯處理委員會主任委員 何應欽將軍在各代表一致贊同後,即命曹士澂撰寫意見書,呈交總統裁決。

1949年一月二十六日,軍事法庭按既定程序鞫審岡村,只不過結果已然內定。中午休庭,審判長 石美瑜向其他四位法官,展示蓋上了國防部長 徐永昌大印,寫著「無罪」兩字的判決書,並請眾人簽字。 午後開庭,石美瑜照稿宣判,庭內頓時嘩聲四起,群情洶湧。這位曾判 酒井隆、谷壽夫、向井敏明、野田毅等戰犯極刑而舉國聞名的辣手判官,無可奈何地屈處審判長室暫避鋒頭,久久不能步出法院。
岡村寧次無罪獲釋,旋即透過國民政府安排,秘密搭乘美國軍艦離開,二月四日返抵橫濱港。

參考書籍:
《最後的帝國軍人.蔣介石與白團》野島剛著 蘆荻譯
《中國抗日戰爭.血肉長城》作者 光亭、林楊、王沛然、張揚、劉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