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150227帝國:帝國的衰落

讀書札記150227
帝國:帝國的衰落
掌門執筆

《帝國Empire:The Rise and Demise of the British World Order and the Lessons for Global Power》(2003) Niall Ferguson
“帝國的衰落”是本書終結章的題目.

作者是近年炙手可熱的英國史家,專長研究經濟史和英美帝國史, 本書是其成名作. 他的另一本書《羅富齊家族The House of Rothschild》是近代金融史的重頭作品. 作者牛津學人,古典學養甚深,每喜於歷史敍事中穿插掌故和文學….. 我當然也就看得不甚了了.
本書開宗明義,緬懷盛世,述說興衰, 毫不諱言對「大英帝國」追慕之思,英國人讀來想必別有一番感受. 作為專業史家,他對帝國的劣行並不加以掩飾, 其立論核心為:「如果“帝國”是惡魔, 那麽“大英帝國”就是歷史上最温和的惡魔.」*** 推翻她統治的人民最終會察覺….. 這個嘛,信不信由你.
本書最過癮的是英式幽默,含蓄,抵死….. “大英聯邦現時有五十四位成員,規模約莫等於奧林匹克委員會….. 唯一的好處是成員間溝通不需要專業翻譯.”

千古誰與說興亡,本書如其副題所訂,是「大英帝國」的興衰史. 興亡之道,自古耐人尋味, 兩者之中最惹人感慨,動人心魂的, 當是衰亡之變化,急驟而無端…..
英國人約從1600年成立東印度公司起, 用了足足三百多年時間建立起人類史上幅員最龎大的帝國,號稱統治地球四分之一的疆域與人口. 維多利亞女王以印度作冠上明珠; 皇家海軍縱橫七海,所向無敵手….. 然而其衰亡卻只費時四五十年,在區區一代人眼前,甚至就在帝國最後的守護者 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爵士眼前發生. 任憑邱相才情蓋代,氣魄超凡, 卻是大厦傾頹,狂瀾撲倒,莫之能挽….. 在於當時,實在是難以想像之情事, 然則何以如此?

一戰終結之時,大英帝國的版圖因瓜分戰利品而表面上臻於極峰, 然其國力卻暗地裡重傷. 復元未及,更加慘烈的二戰又接踵而至….. 帝國經歷兩次大戰,斵喪元氣; 印度獨立,又斷其雙臂. 但時人仍當她是一流國家,國人仍頗自負氣豪. 真正使帝國轟然崩落者,是1956年的
〈蘇伊士運河危機〉.
該事件成為大英帝國塌陷的引爆劑, 當時的本土評論家哀嘆國家從此淪落為二等國. 後來的尖酸史論則認定, 英國不是淪為二流國家,而是直接跳到三流之列.

事緣二戰使英國欠下外債400億美元,實質上已然破產.*** 屋漏夜雨,印度獨立又斷喪其最大財源, 於是蘇伊士運河控制權,成為國家經濟和國際戰略的焦點. 其時運河軍事基地駐紥英軍8萬人,面積足足有威爾斯那麽大, 英國根本上沒有錢維持昂貴的經常開支. 加以戰後工黨初次上台執政(註:艾德禮Clement Attlee首相任期1945-51年.), 引領基本性轉向的“福利國家”內歛政策. 英國遂有軍事上逐步撤出,而經濟上繼續把持運河的如意算盤.*** 不料埃及出了個軍政強人 納瑟Nasser上校, 此人之精明狡詐,大膽果斷,令英國人吃盡苦頭.

1952年納瑟由軍入政,當選埃及總統. 他對內強勢領導; 對外則以 阿拉伯-伊斯蘭世界盟主自居, 有意驅除“白虜”,湔雪百年國族教之恥辱. 1954年他先運用柔性外交手腕,騙得英國同意分批把駐軍撤離埃及. 1956年夏英軍全數撤出, 納瑟立即變臉,打出剛腕, 將運河收歸國有,****全然不顧英國持有可觀的股權. (註:其實運河經營權還有十多年便告屆滿.) 此招中鋒突出,膽大包天, 整個伊斯蘭世界為之狂呼叫好.

保守黨首相 艾登Anthony Eden(任期1955-57年)忍無可忍, 1956年11月祕密串通以色列入侵埃及,挑起戰端, 英法則迅速派遣遠征軍登陸,聲稱維持和平, 實質強行接管運河,欲迫使納瑟倒台.
英法聯盟全然誤判大局:外交層面上,其輕者,舉世嘩然,交相指責; 其重者,冷戰格局已定, 埃及地處環球戰略要衝,美蘇均欲爭為盟國, 兩大超級強權都倒向埃及那邊.*** 艾森豪總統震怒於事前未獲知照,斷然拒予聲援; 蘇聯更全力支持納瑟,甚至揚言動武.

對英國來說,所有事態都不及此事致命:事變甫起,英鎊在外滙市場上立時遭到拋售, 央行薄弱的黃金和美元儲備迅速流失,被迫向美國求救. 艾森豪的訂單很簡單“無條件撤離埃及”, 英國只好屈膝,以換取美國透過IMF提供的10億美元貸款. 英國就在那天開始成為了美國的附屬國, 起碼國際上是這樣認定的.
事件以英法兩國灰頭土臉,倉皇撤走作結.*** 還有更不堪的,不久, 與以色列人卑鄙串通一事曝光, 這次輪到國民忍無可忍….. 艾登只好引咎辭職.

運河事件徹底毀壞了英國的威信, 也向整個大英帝國殖民地的民族主義者傳遞了一條訊息:「爭取自由的時刻經已來臨」. 於是,大英帝國以超乎常理的速度分崩離析, 八十多塊屬地,三十年間只剩下幾個離散的島嶼. 所有屬國都奔向兩強,尤其是美國. 美國乘機排除掉英國, 獨霸西方,遂成定局.

經濟決定一切, 大英帝國衰敗的面相完全反映在國際市場,尤其是貨幣市場上面. 在政治和外交危機下面強烈發酵的,是戰後英國一連串的
〈貨幣危機〉.
運河事件觸發的新一輪英鎊拋售,其實早在1947年「英鎊大貶值危機」中已見端倪. 禍源是戰時英國欠下美國巨額 “美元債務”, 其本息均需以美元支付. 雪上加霜, 戰後環球諸國生產力均未回復,市場上只有美國貨可買,*** 這又進一步需求美元. 兩者加總,英國的國際收支平衡出現大額結構性赤字, 英鎊對美元浮現巨大的拋售壓力.

根據「布列頓森林體系」原則, 各簽約國的貨幣皆釘在黄金柱上,以美元為中軸行固定滙率制度; 而各國央銀則有義務保証本身的貨幣牢固地附著在 “美元定海神柱” 上面.***** 由於眾多大英帝國殖民地的貨幣(如港元)都以英鎊為發行基準, 因此柱子上掛著最重型的附體就是英鎊!英鎊遭到強勁拋售,整條柱子也就受力動搖. 英國不濟,只好請求美國出手相救. 美國答允提供37.5億美元貸款以濟急, 條件是十二個月內實行 “英鎊對美元自由浮動”, 即脫離神柱. 脫鈎後的英鎊有如自由落體, 由每英鎊兌4美元跌至2.8美元.*** 英國作為全球經濟主人的地位就此葬送,永不恢復.

戰前英國是全世界最大的貿易參與國和工業製品出口國, 英國與各殖民地的貿易往還固然全以英鎊結算,英鎊也長期是國際通用貨幣,有如今日的美元. 戰後一切改觀.
英國為了清償債務,竭力地在帝國內部榨取美元, 做法是加緊對殖民地的經濟控制和剝削, 將其天然資源(如馬來亞的橡膠和錫, 尼日利亞的銅) 出口, 換來的美元則留存在倫敦的 “美元池” 內, 拒不釋回本地.*** 這種半強盜行徑令殖民地商業菁英階層大為反感. 經濟事態與全球高漲的民族主義思想相互加強, 形成了宗主國和殖民地關係緊張的政治大背境.**** 天下離心, 才是大英帝國崩壞的深層因素.

「大英帝國」以賺錢起家,以賠本收結,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不亦宜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