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E隨筆150302社會主義淺談(下)

SENSE隨筆150302
社會主義淺談(下)
執筆人:蟬

20世紀初,社會主義的温和派與 激進派共產主義的分歧越發明顯,雖然兩派對於資本主義和階級社會的立場並無二致。 最終發展至兩者需要撇清關係,在於針對一個重要條件的不同看法:專制政權的倒台。

〈列寧與蘇維埃政府〉
1883年俄羅斯首個馬克思主義組織 「勞工解放社Emancipation of Labour Group」由俄國馬克思主義之父 普列漢諾夫Plekhanov 建立。 他以馬克思主義批判 民粹主義,認為 俄國的未來應寄托與工人階級而非農民,工人階級應先與資產階級聯手一起推翻沙皇政體,以完成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任務,為未來實行社會主義奠定基礎。

普氏的努力令馬克思主義逐漸在俄國流行,而 列寧Vladimir Lenin則是其中活躍之一員。 列寧在1895年成立 「工人階級解放鬥爭協會League of Struggle for the Emancipation of the Working Class」, 將20多個聖彼德堡的馬克思主義組織聯合起來。 同年他被捕並流放到西伯利亞,三年後獲釋,輾轉移居瑞士。該年俄羅斯「社會民主工黨Russian Social Democratic Labor Party , RSDLP」成立,列寧由於被流放未參與大會。 1900年他在德國 斯圖加特創辦黨報《火花Spark, Iskra》宣傳馬克思主義。

1903年RSDLP在倫敦舉行第二次代表大會, 黨員間對於黨綱和黨章產生重大分歧。 馬爾托夫Martov派認為黨內應採行民主方式,放寬對黨員限制,以增加黨員人數,並反對獨裁領導和過渡階段的「無產階級專政」。 ***
列寧派則主張黨內必須採取高度中央集權制,由少數職業革命家實行獨裁統治。 黨員的政治思想必須一致,並絕對服從中央的領導。「無產階級專政」是黨的最高綱領,而推翻沙皇政府則是最低綱領。****

列寧的主張在當時獲得較多的支持,故是多數派。俄文bolsheviki意為 “多數”,故列寧一派亦稱為「Bolsheviks,即布爾什維克」。*** 「少數黨人Mensheviks」在十年後被逐出RSDLP,令布爾什維克成為黨內單一勢力。

1905年俄國在「日俄戰爭」中戰敗,國內人民對沙皇政權更為不滿。 同年軍警向15萬請願工人開槍,造成數百人死亡的「血腥星期日」事件,也令工人階級由冀望政治改革,轉為反對沙皇的專制政體,為「十月革命」埋下伏線。

1914年俄國捲入一次大戰,沙皇政府面臨籌措鉅額軍費的困難,通脹加上壯丁大量在戰爭中傷亡,令國內罷工愈加激烈。 1917年10月10日,布爾什維克黨中央委員會決定進行「十月革命」,由列寧與 托洛斯基帶領武裝起義,聯同各地的工人組織(俄文即soviet),將當時的臨時政府總理Kerensky趕離冬宮。列寧在26日晚宣告「Soviet蘇維埃」為全國最高權力機關,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正式誕生。

列寧在推翻臨時政府後很快便面對失去權力的問題。在1918年一月的Constituent Assembly國會民主選舉中,布爾什維克黨只取得1/5議席。 國會隨即遭列寧解散。列寧以各項臨時措施將黨員安插在主要行政機關中,並實行「一黨專政」的獨裁政體。

〈社會主義者的反應〉
在最初歐洲各國的社會主義者對於俄國革命抱持相對樂觀而期待的立場。 雖然俄國理論上並無條件進行革命:馬克思主義相信革命應由工人階級主導,而俄國當時的人口中85%為農民。 加上俄國仍然實行帝制,資本主義亦未高度發達,這種直接推翻帝制並實行共產主義的進程,與馬克思主義是相違背的。****

隨著蘇維埃政權在國會失利,進而解散國會成立一黨專政國家,並且大量運用秘密警察Cheka打壓反對革命分子以尋求政權的穩定,種種作為令歐洲各地的社會主義者反思這是否他們所追求的理想狀況。

1920年「法國社會黨French Socialist Party」大會中的討論可以反映當時對俄國共產主義政權的憂慮。 Leon Blum (1936年成為法國總理) 是當時黨內一群反對與俄國共產黨拉上關係的黨員領袖。 他指出列寧提出 “以黨為先鋒vanguard,作為革命的主導者***,並且聯合農民以暴動推翻政權”,並不符合馬克思主義。
列寧相信工人階層只會發展出“工會意識 trade union conscience”而不會擁有“革命意識revolutionary conscience” ,所以 “先鋒”的存在是必需的。 農民與工人由於擁有錯誤的意識形態,必須由黨去領導並發展出正確的觀念。 此種精英主義色彩甚濃的倡言,令其他社會主義者極為不滿。***

蘇維埃在列寧死後由 史達林掌權,令原本被視為社會主義分支的共產主義越走越遠。 即使同為布爾什維克黨員的 托洛斯基Trotsky 也指出蘇維埃政府與革命的本意已經背離。 但若回顧托氏在1904年的想法,可能這只是他在政治鬥爭中失敗的反撲。托氏指出:
“在黨內政治上,列寧的舉措將如下發生:先由黨內的組織取代黨,再由中央委員會取代黨內組織,最後由獨裁者取代中央委員會。”

也許共產主義只是社會主義以 “革命形式”實現的面貌,抱有寧為玉碎的信念;若果以 “政黨政治形式”爭取政權,可能最終為資本主義所吞噬,從而壯志難伸。

參考:
《Socialism: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2005) Michael Newman
《俄羅斯史》(2003) 周雪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