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E隨筆150309難為正邪定分界

SENSE隨筆150309
難為正邪定分界
礎執筆

『人是性本善良, 人還是自幼性本惡; 誰會好一天變壞, 誰會兇惡變善良. 』
這是 羅文 “孔子曰”開首的一組歌詞,也是恆久以來的一個哲學爭論點, 到底人是「性本善」, 還是「性本惡」的呢?

〈哲學〉
首先什麼是「善」呢? 簡單可以看成是「惡」的反面。
古代哲學大師 柏拉圖給出『太陽喻』作為答案: 「壯麗的太陽散發光和熱,有了太陽, 我們才看得見,才能認識事物。 『善』不也是如此嗎? 它啟發和照亮我們的思考,引領我們接近真理。 正如太陽在一切之上, 使得一切交織在一起; 『善』亦復如是, 它在一切之上,也將人類的存在交織在一起。 換言之: 正如太陽散播生命, 『善』也為我們的存在賦予價值和意義。」

看完之後, 明白了甚麽嗎?….. 可能從哲學角度尋找答案並不適合凡夫俗子, 就算是現代哲學大師 康德和羅爾斯的理論,也不見得淺白了多少。 那倒不如從多元的科學角度逐一審視這個問題, 看看有無新意較為上算.
〈演化生物學〉
在演化生物學理論中,人並無分所謂的 “善與惡”,只有 “適應與不適應”. 人只不過是其中一個需要不斷為自己的基因繁衍的物種, 所有的行為,只要有利基因的傳播、延續, 便會進行。
人或其他生物的自私、侵略性等 “惡行’, 全都是為了繁衍; 同理,如有任何 利他行為, 互利原則, 或是為了團體利益, “親屬選擇理論(犧牲自己使得親族中其他成員的繁衍更為有利)”等等 “善行”, 也都是為了繁衍. 總而言之, 基因的傳播效益足以解釋一切, 善惡乃是無稽之談。***

不過這似乎說明不了人的極惡行為— “戰爭”何以會發生。戰爭除了帶來破壞和殺戮之外, 不見得是為了搶女人,或為繁殖而發起的, 對基因的傳播並無效益。 再者, 人們日常很普通的善行, 例如讓座給老人家, 也不見得對吸引異性,或自身的基因繁衍有任何好處。似乎演化生物學理論並不足以解釋這些現象。

〈動物行為學〉
靈長類動物學家 Fans de Waal以實驗證明有意圖的生物, 其行為明顯不同於其他不具意圖的生物。有企圖的生物心裡都會有期待, 對 “公平對待”有所期望: 「他者會跟據我所作出的友善或敵對行為, 給出可預期的反應。」****

實驗的內容如下:
研究員把籌碼丟到捲尾猴的籠子裡。只要猴子把籌碼交還給他們, 就會得到一塊黃瓜或一串葡萄, 而葡萄對牠們來說是較佳的獎賞。 一隻捲尾猴和他的同伴一樣擲回籌碼, 便會一直得到相同的回報。
但是不公平的事來了。第二組實驗裡, 兩隻猴子的其中一隻總是得到一塊黃瓜, 而另一隻則總是得到更好的葡萄。並且讓得到黃瓜的猴子清楚看到他的同伴以相同的行為得到更好的回報。那隻被冷待的猴子沒多久便對黃瓜失去興趣, 沒有返回籌碼。之後更進一步的, 是他的同伴居然什麼都不用做便可得到葡萄。這時候, 這隻猴子開始狂吼, 把籌碼丟到籠外, 並拒食給予的黃瓜。

de Waal推論猴子和人一樣, 都遵循著各種社會情緒。**** 而人類的道德根源, 則是基於合作和安慰、感謝和團結的精神。道德演化的模式, 最初步是來自情緒的反射作用, 經他者的行為被釋放出來; 進一步的則是同理心, 即能把他者的情緒和理由考慮進來的技巧; 最後則是充分接納他者觀點的能力, 這個只有人類才獨有的特點。 簡言之, 人的道德其實早已內化, 是天性之一。
(編按: 那麽, 陸九淵和王陽明的學說是有道理的了.)

根據此說, 人似乎是 “性善”的, 那為何還會發展出戰爭行為的呢?
〈行為心裡學〉
有留意過自己什麼時候最容易衝紅燈嗎? 只要身邊有人衝紅燈時, 我們便會跟著衝了。 群聚動物研究者,Jens Krause進行過一連串的觀察和實驗, 發現人和其他群聚動物並無差異, 例如當我們在陌生的機場找櫃台或海關時, 很易跟在別人後面走。某個人越是胸有成竹地往某個方向, 我們就越容易跟著他走。人們總是不自覺地信任領導者, 信任他們的姿態和眼神, 而且會模仿他們。Krause的研究發現, 群眾裡只要有五分之一人同步行動, 就可以在其他人莫名其妙的情況下操縱團體的動態。

生物之所以形成「群聚行動」, 因為有助於覓食; 而且守望相助也可免於掠食者的攻擊。***而人也是基於這些原因才發展出群聚模式。
腦科學家們發現人的群聚現象是基於 “鏡像神經元” 的作業, 例如打呵欠會傳染, 別人笑會不其然跟著笑, 就是鏡像神經元在發揮作用。鏡像神經元會令人無意識地認知到別人的行為模範, 並進行模仿。模仿和隨波逐流也就是群聚動物的自然行為。 我們會直覺地和群體同步, 而讓知性消失. 作為群體的一部份, 個人的責任感將會失去, 個人的身分會消融在一個巨大的結構裡。再加上人的可操縱性, 只要有領袖帶頭,小則聚眾滋事,大則種族屠殺, 也是可以發生的情事。

那難道只要人數夠多, 我們便會失去道德界線, 胡作非為了嗎?
〈犯罪心裡學〉
個人的道德行為, 總是受到所屬團體的影響, 被團體接納比堅守個人己見更為重要。個人的道德準則,可以輕易地被『基準線轉移shifting baselines』的原理所推移。*****
基準線轉移, 字面上的意思便是: 用以度量事物的基準點可能會不知不覺地移動。

用例子會更好說明這個理論。
漁業科學家只能知道現時海裡有多少魚, 但就很難得知以前有多少, 要測定自然產量的標準值, 研究者都會認為自己開始研究時的魚類數量就是最自然的, 那完全是跟據個人經驗而定, 時移勢易之後,『正常』的界限便會悄悄地移動。
另一個例子便是氣味, 現在我們習慣每天洗澡至少一次, 而不到50年前, 根本還未有每天洗澡的習慣, 但當時的人都不會覺得體味是一個問題. 相反的事例, 今天的城市人都已習慣街道上的汽油味道, 不覺得異樣; 但二十世紀初的人卻會為之掩鼻。

基準線轉移是很平常的現象, 是人類適應力的結果。 正因為『正常狀態』的界限可以不斷轉移, 才可讓我們免於絕望(一家四口有四百尺的居住空間已經很足夠了)。也因為這個原則, 人在年老時, 才可習慣自己的齒危髮禿, 甚至可以和慢性病痛從容相處。
同理, 道德的界限也會不著痕跡的漸漸轉移。當界限頻繁轉移的時候, 人便會失去務實評估行為後果的能力。如果這種轉移是在壓力下非自願產生的, 那人更會失去什麼才是正常的判斷能力。**** 當年希特勒也就是利用這個原理, 由『種族法』開始, 最後推展至『最後解決』—- 對猶太人進行種族清洗。說白了, 基準線轉移, 其實即是 “溫水煮蛙”的道理, 在這種操作模式下, 會讓人難以察覺到狀況異常。

更進一步說, 人的道德思考只是相對性的,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是人性自我安慰的心理機制, 有助於人受到事件衝擊後仍能如常生活。 當年納粹屠殺猶太人時, 就算指令 “大小通殺”, 負責執行任務的軍人仍能不違軍令。 其中一位殺了小孩而受審的戰犯, 在裁決時辯稱自己只是為一個已失去母親的小孩解決了日後生活的問題, 比起殺了母親的同袍有良心多了。相信那位殺了母親的, 看見自己的同袍連小孩都殺時, 同樣會覺得自己才是更有良心的人。於是兩個很有良心的德軍, 便可以心安理得地繼續殺人, 順利完成上頭交代的任務了。

〈結論〉
綜觀不同學科的研究, 對人本性是善還是惡, 似乎還沒有一個很確實的結論。所以這可能是跟『雞先還是蛋先』的問題一樣, 根本是問錯問題。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 說不定是如何讓人更善更有道德才合適。 例如, 到底我們應否建立一條道德基準線,由『婚前性行為』變為『friend前性行為』呢? 或許這等社會議題才更值得讓人探討。又例如今天互聯網社交平台的發達, 是更有助各種美好思想的散播, 還是會讓人更走向極端和偏激, 這也值得我們去深思和研究。

參考書目:《無私的藝術Die Kunst, kein Egoist zu sein》 (2010) Richard David Prec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