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150327香港經濟史 (二) 進入封建社會

讀書札記150327
香港經濟史 (二) 進入封建社會
Create執筆

由原始社會步向封建社會的漫長時段,香港的經濟文化遠遠落後於中原地區。 但是到了封建社會後期,與中原地區的濱海鄉村型經濟相比,香港並不遜色。這種快速增長的勢頭是由於:第一,原有基數很低;第二,遠離中原戰火;第三,絡繹不絕的移民帶來新的科技和文化。***

中土人士為逃避戰亂和異族統治而來到香港新界地區,後來子孫繁衍,形成宗族,其中有譜牒可考的共四十多家。 除 鄧、彭、侯、廖、文「新界五大族 」,與及 溫、朱、袁、黎、徐族之外,還有屯門陶族、西貢林族、九龍東頭村吳族等等。
一些大宗族人口多,擁有的土地自然也多,往往掌握著本鄉的經濟命脈,具有很大影響力。這就形成了香港的「封建制度」,其內容包括:a. 以土地私有制和土地租佃制為基礎,以宗族為單位;b.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確立田主士紳的權威;和c.各鄉事務由士紳(耆老、族長、保甲長等) 主理。***

〈新界大氏族〉
隋唐以後,香港發展成水路交通樞紐,貿易和產業興旺吸引了不少中土的鹽工和商人到來定居。 宋元兩朝北方遊牧民族長期南侵,但香港地區委實偏遠,安定得多, 這使得人口南移的規模擴大。現在香港的「圍頭人」、「客家人」不少是宋元兩朝遷來的。著名的新界五大族及其他許多大族的族譜對此都有明確記載。***

在封建時代,新界錦田 鄧族是享譽最隆的氏族。其曾祖 鄧漢黻北宋時任 承務郎,遊歷廣東,對其地風土人情十分欣賞,遂於太祖開寶六年(公元973年)舉家遷居 時屬寶安縣的岑田(今新界錦田)。後人 鄧符協在宋神宗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中進士,授廣東陽春縣令, 任滿後回鄉從事農業開發。以他的知識、聲名和財富,很快就成為當地士紳之首。 萬歷十五年(公元1587年)寶安縣大旱,知縣下鄉籌賑,各處捐助的糧食,少者三數石,多者也不過二三十石。鄧氏後裔 鄧元勛卻捐助二千石,以是備受褒獎。 知縣見岑田一帶土地膏腴,雖受災仍”田疇如錦”,遂改名為「錦田」。

新田文族的先人 文天瑞是宋末名臣 文天祥的堂弟,文天祥就義後,他南逃到深圳。後裔 文孟常遷居新界,成為新田文族的開基祖。河上鄉侯族的先人侯五郎也是宋朝進士,北宋末年遷入上水,後裔 侯仲猷遷到河上鄉。 羅屋村的羅子行曾被委任為甲長,可見清代曾在香港地區實行保甲制,從而把士紳處理鄉務合法化。
由於這些宗族中的耆老士紳擁有聲望和財力,又有同宗關係作為紐帶,由他們主持鄉事成為封建時代的通例,歷代皇朝的郡縣官員均給予承認和支持。****

〈封建時期五大產業〉
A農業:
農業是香港最古老的產業,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已經出現。當其時由於氣候炎熱,動植物食源豐富;加以植被茂密,開墾困難,農業發展比較緩慢。入秦以後,大批中土人士到來定居,帶來了先進的耕作技術和農具,香港才脫離了刀耕、火種、遊耕等粗放型耕作方式。 宋元兩代,中原家族在新界開基立業,農業才進入飛躍發展時期。到了明清兩代,新界的可耕地已經被開墾完,一些大族開始向港島、大嶼山等島嶼發展。

香港居民所種作物歷來以稻穀、番薯為主,也有蔬菜和果樹,山麓則主要種植茶樹。杯渡山的 “蒙山茶’、鳳凰山的 “鳳凰茶”、擔竿山的 “擔竿茶”和竹仔林的 “清明茶”在嶺南頗有名氣。由於耕地偏少,農產品以自身消費和附近地區銷售為主,除名茶外,其他產品很少遠銷。

B航運業和漁業:
新石器時代晚期古越族造船出海,在中國航運史上寫下了最早的一筆。到了漢代,廣州已成為世界著名的港市,而屯門則是廣州的外港。宋代以後,九龍成為水路交通樞紐,加上香港及附近地區有大規模的官辦鹽場和許多小鹽場,大量食鹽需要運出,官吏、鹽工、駐軍和鄉人所需的消費品也要運入,於是帶動了航運業長期興旺。

根據考古資料,妹灣仔和竹篙灣在宋元明三代已是小型港口,出土的陶瓷片顯示有大量中外商船在此停泊。這兩處的海灣面積很小,按道理停泊的船只不多,停泊的時間也不會太久,而竟堆積了大量的陶瓷片,那麽像屯門這樣的大港灣,每年停泊的船舶數量之多不難想像。***

漁業與航運業是孿生姊妹,沿海許多船戶人家往往在漁業淡季兼營航運。據記載,明代香港沿海盛產海藻、昆布和魚介,可供食用。當時大嶼山北岸的大澳是漁船集中地,水產交易興隆,是島上的主要墟市。

C制鹽:
鹽是生活必需品,人類很早就掌握了鹽的來源知識和製作方法。 香港海岸線長,秦代就開始產鹽,漢代成為重要產鹽區,直到清初「遷海」才被迫停產,前後歷時1,800多年。這可從考古發現大量與製鹽業有關的殼灰窯遺址得到證明。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下詔開發嶺南,大批中原官吏軍民來到香港,帶來了製鹽技術,這應是香港制鹽業的開端。***

元前118年,漢武帝實行「鹽鐵專賣」,規定各地所產食鹽都由國家統一收購、運輸和銷售。鹽官屬中央統管,專門管理鹽政。 “番禺鹽官”和 “高要鹽官”是嶺南僅有的兩處鹽官,分別稱為”東官”及”西官”。番禺鹽官治所在今深圳市南頭鎮,緊鄰香港。「李鄭屋漢墓」推測為東漢番禺鹽官及其家屬的墓葬。
1992年在大嶼山白芒遺址發現了漢代的鐵斧、鐵鍤等鐵製生產工具,遺址附近是大規模的鹽場。近年又發現了不少軍用兵器,顯然不屬於勞動的刑徒和雇工所有。這代表了當時香港已有武裝軍隊戒備,亦有郡縣及鹽官等封建統治機構人員司職,代表了封建秩序已經確立。***

D製香:
生產和運銷「莞香」曾是香港的重要產業。莞香是土沈香樹所產香木,原產中國南方,其木材是上好的薰香料,又可製造多種香製品。
香港在明初是東莞縣內種植香樹最多的地區之一。上等香樹多出瀝源及沙螺灣等處,瀝源即今沙田一帶,沙螺灣則在大嶼山西部。沙田白田村附近有名叫 “香粉寮”的地方,就是當年產香之地。香頭(今尖沙咀)更是全縣出口莞香的口岸。

E採珠:
採珠販賣也是封建時代香港地區的一項重要產業。南中國海棚架多為珊瑚礁所組成,自然條件有利海蚌的繁殖。潮漲潮落,海蚌逐潮北湧,香港沿海一帶遂有聚集,成為生產珍珠的重要地帶。
在廣東,人們稱海蚌為”螺”。大埔海和大奚山(今大嶼山)沿海一帶育有珍珠螺與丫螺,其內壁多含珍珠,珠體圓潤明亮,可作高級飾物。同時亦有鎮驚安神、明目護膚之藥用。其大者是上貢朝廷、饋贈親友的珍品,價格昂貴;小者則賣與藥店,以供醫用。香港採珠業始自五代的「南漢」。當時大步(今大埔)到大奚山一帶沿海都是重要的採珠場。大步採珠業名重一時,其附近海域被稱為”媚珠池”。

〈遷海遺禍〉
清朝政府為了遏制臺灣鄭成功的反抗勢力,於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下詔東南五省沿海地區距海岸30-50華里劃一界限,強令界外居民遷到界內,違者處死。並將沿海船只房屋盡行燒毀,不准出海。****
這「遷海令」政策令香港區界線以南的居民落在迫遷範圍之內,使得很多產業消失,數以萬計居民飽嘗顛沛流離之苦。
七年之後,廣東巡撫 王來任力陳遷海之害。經清廷實地勘察,於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下詔「展界」,准許部分原居民遷回。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4年)鄭克塽降清,朝廷才下詔「復界」,準許全部原居民遷回,歷時二十三年的遷海才告結束。

經歷了這次遷海,香港居民構成起了變化。復界之初,由於有些原居民已經在外地定居,無意遷回;有些則病重或死亡,無法遷回;加上耕地荒蕪太久,房屋多已倒塌,不少海盜利用遷海之機來到香港進行盤據,造成治安非常混亂,原居民遷回者不多。
其後清廷採取獎勵復居移居政策,設置軍田,由軍隊屯墾,再將其低價出售予回流人士。同時又對海盜進行剿滅或招降,以靖治安。於是回流者眾,除原居民外,這時又遷來了珠江、東江、北江、韓江流域以及福建、江西兩省的「客家人」,構成了香港居民的四個基本方言群。

《香港經濟史》(2004) 盧采受、盧冬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