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史150416柳永引發的「多事之秋」

匈奴草長馬正肥  金山西望煙塵飛

說史150416

柳永引發的「多事之秋」

朝日執筆:歷史小品系列11

 

上集我們講了全能文人蘇東坡,其作品在當代已廣為流傳。不過,要論文人在宋代的知名度和受觀迎程度,似乎還有人在蘇東坡之上。這個人就是「奉旨填詞柳三變」的柳永。

 

不過鑒於篇幅有限,有關柳永的種種傳奇經歷以後有空再談。這裏只想介紹柳永一首著名的詞作《望海潮》,據說這首詞引發了一場「世界大戰」。

 

「江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華。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根據南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的說法,金主 海陵王完顏亮讀罷柳永這首《望海潮》,擊節讚賞,對「三秋桂子」等景色尤為神往,遂即賦詩:

「萬里車書一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提兵百萬西湖側,立馬吳山第一峰。」

 

正隆六年(1611)中秋節,完顏亮與群臣興高采烈地準備歡慶賞月,月亮卻始終藏身於在厚雲之中,完顏亮遂即賦《鵲橋仙.待月》一首:

「停杯不舉,停歌不發,等候銀蟾出海。不知何處片雲來,做許大、通天障礙。

虯髯撚斷,星眸睜裂,唯恨劍鋒不快。一揮截斷紫雲腰,仔細看、嫦娥體態。」

 

好氣概!為了證明西湖的月亮是不是特別遠,於是半個月後,完顏亮即起兵二十七萬,號稱百萬,分四路攻宋,誓要到江南「仔細看、嫦娥體態」。

完顏亮在秋天對南宋發動攻勢。諸葛亮《出師表》有謂「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又有成語「多事之秋」。為什麼不是「危急存亡之春」?又沒有「多事之夏」呢?都是秋天,是巧合還是有別的原因嗎?

 

秋天發動戰爭的傳統,其實由來已久。

早於春秋時代,各諸侯國就已經有在秋天發動軍事行動的習俗了,這是一種「禮」!作為農業文明國度,耕種是維持整個社會經濟的命脈,一切行動都不能違背農業法則。*** 秋天是收割的季節,收割後就是「農閑」的日子,故此秋天是一年中人力和物資最為充足和集中的時候。即使不發動戰爭,也要將年青的勞力抽調作軍事演練,一來令軍隊習於戰陣,二來減低「閒置勞力」對社會治安造成的隱患。不過,這種「季節性」軍事行動為期不能太長,因為這會妨礙下一年的春耕。故此,春秋時代的軍事行動,一般規模都較小,戰爭勝負通常最多也是一兩個月便有分曉,相當有效率。

 

進入戰國,國家的組織形態改變,開始建立「常備軍」,軍事行動與「農時」的關係基本就脫鈎了,列國間的戰爭從此就不分時節,而且動輒打上幾年了。

不過從秦漢建立統一帝國開始,情況又有所改變了。雖然各朝的中原帝國都有強大的常備軍,但主要對手卻由同樣是「農業文明」的其他諸侯,變成來自遊牧文明的「蠻族」了。 秦漢有匈奴、唐有突厥、宋有遼金夏、明有蒙古。

 

總體來說,中原帝國以中央名義發動的北向軍事行動頻率低而強度大。*** 這是由於遊牧民族的機動性極強,一如在茫茫大海追剿海盜一樣,非得經過周密部署,配合準確的情報,不可能有成效。 由於「北伐」規模巨大,一般都以「年」為操作單位,故很少考慮到季節因素,反而著重於區域形勢和地緣政治結構的變動時機。 例如衛青、霍去病北伐匈奴,有時在秋季出擊,有時則在春季,但時機則通常選在匈奴內部政治不穩之際。

 

相反北方遊牧民族「南下」則是「高頻而低強」,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微。況且,即使是「大規模南征」,由於其「高度機動」的特性,也能在極短的時間作出「季節性集結」,發動「閃擊戰」。無論成敗,亦能在單一季度回師北方。因此他們的軍事行動仍具相當的「季節性」考量。

 

那到底遊牧民族為什麼喜歡在秋天南下呢?這其中又有「推」和「拉」這兩方面的因素。從整體「天時」而言,北冷南熱,秋冬之際遊牧民族乘著冷鋒南下而來,彷如沿江順流,又似從山上居高臨下,盡得「主場之利」。另外,對於遊牧民族而言,馬是他們最主要的戰爭工具和軍事優勢,故採取任何軍事行動,必然以「馬」的狀況為中心考量。

經過春夏的調養,馬在秋天進入「巔峰狀態」,此所為「秋高馬肥」。天氣乾燥,也有利囤積運輸乾糧和飼料。更重要的是,沼澤河川是騎兵發揮機動性的最大障礙。冬天大多數的河川都會乾涸或結冰,至少是水量大幅減少,有利馬匹快速移動。

 

南方的情況又如何?秋收之後,是農業社會全年中「最富裕」的時候。對遊牧民族而言,這正是待「獵物」最肥美時獵取的好時機,「搶掠」效率特高。農民辛勞了一整年,終於收割作物後,就輪到自己被收割了。從軍事層面看,弓弩是步兵對抗騎兵最有效的手段,但寒冷和乾燥卻是弓弩的最大敵人。在冬天,強弓勁弩難以拉張,也容易折斷,「南軍」因此失去了控制騎兵肆虐最有力的武器。

 

綜合以上原因,中原帝國的軍事動員又重新「季節化」了。這在宋代特別明顯,原因有二。其一是宋代的北方邊界較以往南移,而與遼國交界之處相對平坦,水域是主要的地理障礙。 因此,當冬天這些地理障礙的阻力減低時,遼軍南下就變得「很方便」,而且其進軍路線極難預測。其二是之前提過,北宋初是一個「小冰期」,「氣溫下降」明顯是一個「利北不利南」的氣候因素。天氣因素、地形因素,加上機動性能較低,弓弩等技術優勢又打了折扣,宋軍縱然想主動出擊,尋求機會進行「克勞塞維茨式會戰」,亦非易事。

 

因此,「秋防」或「防秋」之語,在宋代文獻中出現的頻率極高。每年秋天,各邊區都會提高「軍事警戒級別」。「多事之秋」一語,最早出於北宋 孫光憲《北夢瑣言》之中,大概不是偶然吧!

 

後話:

上文提到的那個海陵王完顏亮,原來就是弒君而奪得大位的。他這一次南征其實是押上了所有注碼的豪賭,結果卻被 虞允文在采石磯大敗,並為部下所殺。他死後先被封為「海陵郡王」,後貶為「海陵庶人」。元代 脫脫編的《金史》中,評價他是「智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這一句,原來正是司馬遷在《史記》中對商紂王的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