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150506資本17矛盾(二) 社會價值 與 貨幣價值

讀書札記150506
資本社會的17個矛盾(二) 社會價值 與 貨幣價值
掌門執筆

前文述及十七矛盾中的第1項矛盾是 產品的「交換價值vs使用價值」, 指的是消費過程中,產品(與勞務)由原初為了使用目的而製造, 隨著社會分工,逐漸演變成為了交換目的而製造.**** 到了現代資本主義主宰人類社會,「市場」作為交換的系統性制度不斷擴大和深化, 所有產品最終都成為了「商品」…..
商品不是為了使用,而是為了牟利才製造的,*** 這項最根本性的矛盾使資本主義具有先天傾向發展成 “泡沬經濟”. (典型事例: 08年房貸危機.)

本文介紹的第2項矛盾是 勞動的〈社會價值vs貨幣價值〉.
人類透過「勞動」把自然資源製造成產品,產品最終落在消費者手上, 消費者享用生產者的勞動成果,形成一種「價值」想法. 這種價值觀念與消費行為產生的效用關係不大, 而與產品製造時付出的勞動力的性質和多寡有關.***
舉例:酒比水有價值(或貴);鞋子比襯衣貴;房子比車子貴, 主要是因為製造時付出的勞動力較精較多.

在未有貨幣之前的“以物易物經濟”中,這種與勞動相關的價值觀念構成一張網, 既編織了主要交易產品的交換關係, 也訂明了生產者與消費者間的社會關係, 作者認定這是勞動的「社會價值」.***
進入“貨幣經濟”, 上述關係成為產品「價格」的基礎判準. 根據古典經濟學,在“完全競爭市場”中,各種產品達致的“均衡價格”便是其「貨幣價值」.***

理論上,在完全競爭市場中,社會價值與貨幣價值應該互相一致. 但是完全競爭市場從來不曾出現過, 而資本家則處處刻意造成 “不完全競爭(ie獨佔與寡佔)”,以便自己的產品處於有利的市場位置.*** (例如建立 “品牌”.)
由於市場看到的只是「價格=貨幣價值」,對「價值=社會價值」盲目, 即是之故,產品「價格」恒常大幅偏離其「價值」. “高水” 形成的利潤歸於資本方, 構成資本對勞工的剝削狀態.

「市場只反應價格, 不反應價值. 」是資本社會的第二項根本矛盾. 隨著人口急劇增加,勞動力供應結構性過剩,剝削愈演愈烈, 其社會後果是貧富懸殊,和普羅階層貧窮化.****

首次兩項核心矛盾是全書的理論基石,從而推導出另外五項 “基本矛盾”; 再推導出十項 “衍生矛盾”. 「望道始驚天地寬」, 對我來說,哈維David Harvey的武功委實過於深澀, 只好摘其一二較顯淺者介紹之,餘皆割愛了.
〈無情的資本〉
在歷史上,隨著「貨幣」的形式不斷演化,其功能不斷地深化, 主宰社會的能力也愈來愈強. 最後貨幣成為了「資本」的最主要形式, 而社會受其調控,變成了我們現今身處的「資本社會」.***

從貨幣史的角度觀察, 最早的「商品貨幣」易於銷耗,難以累積, 其影響力先天上受到侷限. 隨著形式演進為「貴金屬貨幣」, 「(貴金屬本位) 紙幣」, 「法定貨幣」(無對應物紙幣,由政府任意發行.), 最終而為「信用貨幣(ie銀行結餘) 」. 每向一高階轉進, 貨幣的累積能力愈強,流動性愈高, 其威力也就愈大.****

現今的信用貨幣,及其更抽象形式「電子貨幣」和「虛擬貨幣」, 累積和流通能力達到 “移山倒海” “馭劍飛行” 的境界, 甚至超出了政治權力的掌控.***
以信用貨幣打造出來的當代「資本」是頭永生不死的超巨型怪物, 唯一的意志是 “追求利潤”. 勞動力只是牠獲利的手段,其福祉是全然無關宏旨的.

當代資本的特質是:
a貨幣形式, 體現為金融工具,而非生產設施.
b高速流動, 綫短,周轉率頻密,以體重製造打擊效果,*** 運用槓桿是常態. (這是詠春拳技法.)
c全球化, 跨國游移,唯利是趨. 以最高的效率進入任一有利可圖的政治領域, 攫取合適的資源, 而不論其為勞動力,自然資源,科技, 甚或是貨幣本身!(例如滙率或利率投機.) 獲利之後絕不戀棧,另覓戰機, 純粹獵食者作風.

〈結構性失業〉
現今全球人口73億, 人口學者估計增速行將放緩,世紀末人口預期為120億.
全球勞動力過剩已成定局, 近年工會的議價能力日趨薄弱, 勞工的福祉全靠議會和政黨伸張.***
透過立法, 社會以 “最低工資限定” “工作時間設限” “法定有薪假期” 等手段保障了實質工資水平; 又用各種福利政策進行「再分配」,以生活津貼方式把財富從資本方強行徵調往勞工方.

在於往昔,人力不足然後發明機器,以科技代替之. 今後則不然, 就算人力過剩,也照樣以科技取代,理由可從兩方面理解.
首先, 科技進步愈來愈快,成本愈來愈平宜,用途愈來愈廣泛.*** 今日非技術勞工被機器取代; 明天技術勞工也將被智能機器取代.
其次,實質工資被法例鎖定,失去彈性, 但法例無法強迫僱用,因此勞工失業狀況必然日趨普遍.

「結構性失業」現時已成為許多國家的基本難題, 體現為失業人口龐大, 失業年齡下移, 和永久性失業等面相. 在資本方來說,煩惱不在於失業本身, 而在於由之引起的消費不足和社會動盪. 資本方對於以福利政策救濟勞工階層一向並無異議, 但是消費不足永遠是社會潛藏的大禍患.***

當今之世, 根據「凱恩斯主義」由國家宏觀調控經濟已成慣習, 這種 “踩鋼綫” 手法對於調整緩急,中和寒燥,相當收效, 但是不能解決結構性矛盾. 矛盾張力的累積最終會火山噴發, 08年金融危機是前奏曲, 當年的問題只是掩蓋起來,並沒有獲得解決…..

《資本社會的17個矛盾Seventeen Contradictions and the End of Capitalism》(2014) David Harv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