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藝150526少林拳

論藝150526

少林拳

Tony執筆:中國武術七大拳系(一)

 

〈中國武術通識〉

武術是一種文化形態,它不可避免地受到地域因素的影響;武術又基本上屬於純粹的民間文化形態,其生命力在於社會下層人民之中。

 

清初學者 黄宗羲最早提出「內家」、「外家」之說,認為凡先發制人、主動進攻者即判為「外家拳」,如少林拳;凡後發制人、以靜制動者即判為「內家拳」,如武當拳。 後人又多把偏於剛猛一路的視為「外家拳」,偏於陰柔一路的視為「內家拳」。

這種觀點其實並不妥當,因為中國武術所有拳派,幾乎都有剛的一面,同時又有柔的一面,沒有純剛無柔或純柔無剛的。本書出於武林習慣,仍沿用內家、外家的舊稱。

 

中國武術起源於古代「行氣術」。(編按:有一種說法是始於華陀的「五禽戲」。) 行氣,又稱「導引」,今通稱「氣功」。道家氣功是各種氣功中影響最大的一支,傳說源於老聃和莊周。老莊的行氣理論與陰陽五行學說結合,成為中國武術「內功」的學理基礎。老子揭示的哲理,諸如 “以靜制動”、 “以柔克剛”、 “以弱勝強”、 “大巧若拙”等,更被諸內家拳派奉為技擊的最高原則。***

 

內外兼修、形神合一”是中國武術的基本特徵。 武術與氣功相互滲透融匯,氣功家吸收武術中某些動作以加強導引效果,武術家則通過系統的行氣訓練來充分調動人體內部的潛力,追求「以意領氣,以氣催力」的技擊效果。*** 這樣,不僅促進了如少林拳那樣的外家武功的發展,而且為太極拳等內家武功的出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人們常說的「南拳北腿」,是按南方人與北方人的生理特點與性格氣質在技擊領域的具體表現,來概括南北兩地的武術差異。***

南人智巧而進取,北人淳樸而重視傳統。 從技擊上看,南人身材較矮,重心偏低而身法敏捷,於是發揮「一寸短,一寸險」的特長,講求貼身靠打,避實擊虛,以手法靈活多變見長。

北人身高力大,臂修腿長,但重心較高,下盤稍顯空虛,於是發揮「一寸長,一寸強」的優勢,放長擊遠,善於以迅猛的腿法擊人,變不利為有利。

換言之,南方拳術以靈巧取勝,北方拳術以渾厚著稱。

 

〈七大拳系〉

「南拳北腿」之說只是粗線條地表述了南北武術的差異,而無法概括諸多地域性拳派的特點。 中國武術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先後形成了若干地域性的大拳系。

所謂Def.「拳系」,是指以某一拳種為中心,衍生出多種流派及比較完整的拳術系統。 當今中國至少存在著七大拳系,即:

一、少林拳系,以黃河下游的河南、山東、河北三省為中心;

二、武當拳系,以湖北、江蘇、四川為中心;

三、峨眉拳系,以四川為中心;

四、南拳拳系,以福建、廣東為中心;

五、形意拳系,以山西、河北、河南為中心;

六、太極拳系,以河南、北京為中心;

七、八卦拳系,以北京為中心。

其中,少林、武當、峨嵋三大拳系形成較早,而形意、太極、八卦三大拳系形成較晚,且最早都流行於北方。人們習慣上把武當、形意、太極、八卦稱為內家拳。

 

〈少林拳系〉

俗語說:「天下功夫出少林」。 河南嵩山「少林寺」就是少林武術的發源地。嵩山雄渾磅礡,被推為五嶽之首,為歷代帝王祭天封禪之處。

 

先考慮中原人民的性格氣質對少林拳系的影響:

中原地區歷來自然條件比較艱苦,夏季炎熱,冬季酷寒,多水旱之災,兼且戰亂頻仍。在如此環境的長期磨練下,人民養成了堅靭不拔、剛勇驃悍的品格。

中原人身高體壯,偉岸多力,反映在拳路上,則是大開大合,勁力迅猛。少林拳質樸無華,很少搞花架子,其編排完全從實戰格鬥出發,來去一條路,「起橫落順」,即橫身而進,順身(側身)而落,在擊敵的一瞬間,使自己身體的受敵面積變得最小。它要求「拳打臥牛之地」,意思是與敵接戰,或進或退,不過是兩三步之間。中原人身體重心較高,所以少林拳特別注意發揮腿擊的優勢,主張「手打三分,脚打七分」,又有「手是兩扇門,全憑腿打人」之說。

 

關於少林武功起源,前人多附會於南天竺高僧 菩提達摩(西元?-528或536年)。傳他曾在少林寺面壁九年,創「羅漢十八手」,又撰有《易筋經》一書,少林寺僧眾遂據此演化出繁富的武術。 其實,菩提達摩並沒有長住少林寺,沒有面壁九年的事情,也從未創編過羅漢十八手,更沒有寫過《易筋經》。

關於達摩的傳說,大多是北宋初年才問世的《景德傳燈錄》所杜撰,不足為據。 達摩以創立禪宗教派而出名,他是襌宗的初祖,而非少林寺的初祖。 少林寺的初祖是東天竺高僧 跋陀。北魏太和十九年(西元495年)孝文帝下令在少室山為跋陀建寺,那就是「少林寺」。達摩與少林武術實在沒有甚麼關係。

 

明末,不少文人感歎內憂外患,自覺習武,以圖報國。在武裝抗清失敗以後,一些志士仁人恥於蓄髮留辮當新朝臣民,遂循跡山林,削髮為僧。他們既有較高的文化素養,有些人又有深厚的武術功底。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民俗武功與原有的少林武功交融,使少林武功愈臻精湛。

入清以後,中原地區的習武風氣依然盛行不衰。 雍正五年(西元1727年)清廷曾下旨嚴禁民間習武,但少林寺僧眾依然暗中練武不輟。 少林寺的反清民族意識曾引起清廷的注意,而少林武功則通過包括祕密會社在內的各種渠道廣泛外傳。以少林寺為代表的寺院武功在這一時期得到迅速發展,成為中國武術史上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

就在這時,少林武術廣泛吸收了北方拳派的精華,同時也吸收了南方的棍術和槍術,在本寺武功的基礎上加以融匯提煉,終於形成了內容博深、技藝精湛的少林拳系,全面取得了武術正宗的崇高地位。

大概在明清時期,少林武功逐漸南傳,對南拳拳系、峨眉拳系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一般論者認為,目前流行於北方地區的許多拳種,如 梅花、砲拳、洪(紅)拳、功(弓)力、劈掛、通臂、短打、燕青(祕蹤)、攔手、螳螂、七星、昭(朝)陽、關東、八極、戳腳、鷹爪,以及 長拳、猴拳、萇家拳、岳氏連拳等等,都屬於少林拳系。***

上述每一拳種又都擁有各自獨立的若干拳械套路和功法。目前,僅少林寺內祕傳的拳路就有234種、器械套路137種,另有若干功法,真可謂集中原武功之大全了。

 

少林拳術的要旨是「拳禪合一」。少林寺本是佛教襌宗的祖庭,為曹洞一脈的名剎。在佛門眼中,參禪是正道,拳乃是末技。從某種意義上說,拳法可謂從禪法中化出,為外動之禪法。

然而,作為祖庭名剎,少林寺卻徒以武功顯而不以佛法名。數百年來,少林寺代有武林高手,卻甚少聽說出現有道高僧。少林歷代高手多著有武功秘笈,但卻極少聽說寺僧撰有關於佛學的著述。千餘年間,少林寺竟在佛教史上默默無聞。

以一千五百年禪宗名剎的身份,數百年武功正宗的地位,少林寺的文化積澱不可謂不豐厚。按理說,它在全國武林中的文化優勢應當是顯而易見的。然而,迄今為止,少林寺的這種文化優勢不僅沒有顯示出來,反而走向了另一面,即文化積貧,多是單純宣揚武功,誠如前人所譏:「止識拳棍,不知棒喝。」

 

時至今日,中國的各大拳派大多已有理論專著問世,太極拳可謂獨領風騷,武當、峨眉、南拳、形意、八卦、自然、意拳等拳系拳種也都在理論上有所建樹。相比之下,號稱「武林正宗」的少林拳就顯得遜色多了。

武術是一種文化形態,如果抽去了其中的文化內涵,那麼就變成了一種單純的拳腳運動。離開了固有的文化積澱,武術就很難有所發展,其水平也很難提高。 拳派之間的競爭,說到底,是文化領域裏的競爭,是地域文化之間的競爭。同是興起於北方的太極拳,憑藉其文化上的優勢,從諸大拳派中異軍突起,後來居上。其涵蓋地域之廣,練拳人數之多,已使少林拳瞠乎其後,一躍而成為全國第一大拳派。箇中原因,值得深思。

 

一個拳派的文化優勢,不僅體現在拳法、功法上,而且體現在拳術理論上,尤其集中體現在若干代表人物的武學造詣和文化修養上,如太極拳的 王宗岳和陳鑫,形意拳的 李洛能、李天驥和曹志清,意拳的 王薌齋,自然門的 萬籟聲,峨眉派的 習雲太,等等。然而,少林寺中似乎極少這樣的人物。

有文而無武,則不成其為武術;有武而無文,則其武也難以行遠流長。有武而無文,少林拳的隱憂也許就在這裏吧?

 

其餘六大拳系,請待下回分解。

 

 

資料來源: 《功夫—- 中國武術文化》(2013) 王廣西

出版社    :知書房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