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史150604風雲疾走(下)

說史150604
風雲疾走(下) 太平洋戰爭前夕的日本 續編
黑白子撰稿

1940年7月,米內光政內閣倒台。 一向只會全盤接收傳媒基調的日本國民,開始面對越來越艱難的日子。 中日戰爭持續了三年,美國制裁的威力顯現,日本本土物資供應短缺,被徵召入伍的男性人數不斷增加。*** 能否扭轉困局,重任落在匆匆二度組閣的 近衛文麿肩上。

米內光政本是海軍大臣,40年1月 裕仁天皇面命他出任首相。 米內與 山本五十六和 井上成美,是海軍中大力反對日本與德意締結軸心同盟的「鐵三角」,陸軍對他仨早已恨得牙癢癢。為了趕米內下台,陸相 畑俊六首先辭職,然後陸軍部拒絕推薦陸軍大臣的繼任人,根據憲法,米內只得解散內閣。 接著上場的近衛立即通過對海軍大筆撥款,滅掉反對聲音。9月底《三國同盟條約》順利在柏林簽署。

第二任近衛內閣之中,有一位魅力過人的外交家—- 軸心同盟的狂熱支持者,年青時卻在美國西岸生活了將近十年,並在他稱之為第二故鄉的俄勒岡州接受大學教育—- 年屆六十的 松岡洋右。 按理說,松岡應當熟悉如何與美國人打交道,但他的對美外交招數,貧乏得來來去去就只曉得一味強硬。 松岡的外交核心思想是:欲求太平洋和平,就絕不能對美國軟弱。***
41年3月,新外相展開歐洲之旅。首先出訪德國與 希特勒會面,慶祝締結《三國同盟條約》。 4月風塵僕僕抵達莫斯科,更成功遊說 史太林簽訂中立協議。難掩興奮的松岡向秘書吹噓,與克里姆林宮定交,將會加強軸心國的力量,形成嶄新的「歐亞大陸同盟」,力足抗衡英美自由主義陣營。 他苦心構想的同盟關係成真,勢必逼使傲慢的美國人作出外交妥協。 到時,日本就能活在和平之中,「整個世界都不用動一發子彈」。
由歐洲凱旋回國之日,松岡得悉太平洋彼岸的好消息原來恭候多時。 4月18日,駐美大使 野村吉三郎用電報傳回《日美諒解協定草案》摘要。 躊躇滿志的松岡認定,是他拉攏蘇聯的均勢策略奏效,促成了美國願意展開外交對話。

然而,諒解草案的出現,絕非「傲慢的美國人願意作出外交妥協」。 40年11月,兩名美國天主教神父自發前往東京,透過人脈約會過包括松岡在內的一批軍政商要員,試圖促成美日談判。 據云,日本人儘管摸不清兩人的底細,仍難掩渴望改善關係的立場。 回國後,兩位神父得到郵政部長 沃克的安排,進入白宮彙報了日本之行。 羅斯福總統隨後繼續通過沃克和兩位神職人員,尋求打開美日外交僵局。 整份諒解草案皆出自兩位「業餘外交家」的手筆,再經由他們的日本銀行界朋友修改。
這份並非由美國官方提出的《日美諒解協定草案》,一度有可能成為重啟兩國談判大門的新起點。 不過松岡一些強硬得過頭的堅持:例如「必須保留日本向南使用武力的權力」,令到羅斯福和國務卿 赫爾感到失望。 白宮不再認為「絕大多數日本領導人希望避免戰爭」。 諷刺的是,日本軍方對於「向南使用武力」這個爭拗點,其實是願意妥協的。
會談陷入膠著狀態,美方並不急於與日本達成中立條約,因為可靠情報指出,柏林決定揮軍進侵蘇聯。 華府私下向蘇聯大使通風報信,然後靜待戰火燃點。美國人估計,屆時日本在談判桌前定必讓步。太平洋彼岸的政壇同樣波譎雲詭,近衛正為除掉他的外務大臣作出精心謀劃。

6月22日德軍發動代號「紅鬍子行動」作戰計劃,進兵蘇聯。 大吃一驚的日本差不多同時收到來自白宮的強硬回應。 兩個月前諒解草案曾經提及「承認滿洲國」的字眼不見了,代之,美方斷然拒絕日本在東南亞動武的權力。
6月24日,日本海陸兩軍達成南進共識,至於應否對蘇聯進攻,則相機而行。近衛很快下達了認可「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今越南)南部計劃」,他想藉政策目標的轉變踢走松岡。 前此,近衛要借助松岡的外交強勢制約和控制軍方,現在反過來利用軍方打壓松岡。***

德蘇開戰後的國際關係亟需重新定位,日本是否留在法西斯陣營,半點含糊不得。擁護德國的松岡支持對蘇聯出兵,並且繼續奉行對美強硬外交政策。近衛內閣明白到此刻應避免與國力雄厚的美國開戰。 問題是若想循外交途徑解決日美困局,松岡將會是最大的障礙。 日本不再需要這位外相了。在連番勸退不果後,近衛祭出撒手鐧—-7月16日內閣總辭。兩日後近衛三度組閣,除了外務大臣由海軍的 豐田貞次郎替換松岡洋右外,其他閣員全體復職。近衛安排擁有海軍背景的豐田出任新外相是有深意的。日本海軍將領幾乎都是反對與美國開戰的,豐田上場,暗示近衛也不想與美國衝突。

只不過,沒有退出軸心同盟,反而首肯派兵進入印支半島,均屬重大失策。 這等同火上加油,坐視外交危機升級。***
軍方決定南進的理由很簡單:其他國家受到歐戰拖累,東南亞權力突然真空,南進此其時也!只要得到 荷屬東印度(今印尼)的石油供應,就能保住日本的生命線,確實是風險小回報高的良機。 這種想法,顯然沒有從宏觀戰略角度考慮問題。 不過話分兩頭,近衛和他的閣員看來都不具備將問題放在全球大格局下思考的能力。

日本軍政界預測,美國最遲會在1942年上半年介入歐戰。只要落實派兵橫渡大西洋,華府為防腹背受敵,很可能會減低對日本的制裁力度。 倘若美國真的寸土不讓,日本就可以借德軍之手消磨美軍銳氣,再覷準時機開戰不遲。

此刻的形勢相當微妙,早已磨拳擦掌的美國,其實也在等待一個參戰的理由;最理想莫過於納粹炸沉美國貨輪。
《紐約時報》報道,「華盛頓高層希望,德蘇交戰會令日本有新政策出台。更希望日本退出軸心國,改投反德陣營。」近衛第三任內閣名單公佈後,美國推斷日本不可能倒戈。果然,美方很快就破譯了日本與法國維琪政府7月22日的秘密協定,日軍即將「和平」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南部八個空軍基地和兩個軍港。 7月23日美國代理國務卿 威爾斯代替患病的赫爾,向 野村大使轉達了終結美日談判決定。 兩日後,美國凍結日本在美國的資產,荷屬東印度、英國、加拿大、新西蘭和菲律賓紛紛效尤。

東京對華盛頓的決定大感意外,但沒有放慢南進的腳步,他們的判斷是:「佔領後不採取新的舉動,美國就不會實施(石油)禁運。」
羅斯福稍後提議,只要日本政府放棄軍事佔領印度支那,他會爭取中英荷美聯合宣佈印度支那成為中立國。
日本政府對提議置若罔聞。軍令部總長永野修身更在7月30日帶同新的作戰計劃書覲見天皇。

8月1日美國實施石油禁運。近衛感到走投無路,面對陡然加劇的危機,他能做得到的只有「祈求奇跡和天神打救」。
美日局勢雖然險峻,如箭在弦上,但並非沒有轉圜餘地。 關鍵在於日本是否願意軟化立場,釋放善意。 8月6日,東京總算作出回應:「必須先解決中國戰事,才會由印支半島撤兵。」在收到這形同說「不」的回覆後短短兩天,白宮又收到了新的要求,「近衛首相希望與羅斯福總統會面」。
召開首腦會議,是得到海軍大臣 及川古志郎和陸軍大臣 東條英機的全力支持,但選的時間無疑是太差了。 羅斯福總統人在加拿大,正與英國首相 邱吉爾晤談。八月底,近衛私底下終於吐露了 “本音”:「對華關係,我犯了大錯。」

接下來,日本領導人任由改寫開戰命運的機會一個又一個溜走,直到無法挽回的一天終於來臨。 九月初的御前會議,希望避免戰爭的裕仁還是按照著慣常做法,批准了內閣的決定:一個月後仍未能與美國談出成果,日本將不惜一戰。
10月17日,東條英機獲任命為新首相。這時外交最後限期已過,自天皇以降全體閣員,還有海陸兩軍的將領都深知,與美國開戰是不會有好結果的。可是,沒有人願意站出來推翻御前會議的「神聖」決定。

1941年12月7日(美國時間)上午07:53,淵田美津雄中佐拍發代表「奇襲」得手的密電:「虎、虎、虎」。兩分鐘後,轟炸開始。
此時的珍珠港上空,仿佛正回蕩著東條英機的名言:「有些時候,一個人必須鼓足勇氣做事,就像從清水寺的平台上往下跳一樣,兩眼一閉就行了。」

參考書籍:
《日本1941》崛田江理 著, 馬文博 譯.
《Japan 1941 : Countdown to Infamy》 by Eri Hotta
《中國抗戰畫史》龔輝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