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150713規訓與懲罰(四)組織

讀書札記150713

規訓與懲罰(四)組織

譚復生執筆

 

我們回溯規訓作為建立“服從-功利關係”的人體操練方式,就知道其最終目的在於把個人馴服為整體的一分子,迸發出最強的參合力量。當我們看過規訓在 “空間安排”、 “時間規劃”和 “肉體操練” 方面都各有特性之後,就不難推想,在 “組織協調”上定必有其性格。

規訓的組織協調性格就是“組合性”。組合性,就是在規訓過程中透過有效的組合,協調各種基本構成因素,發揮最強的團體力量。

 

要發揮團體最強的力量,就必須做出“整體大於個體之和”的效果。整體之所以大於個體之和,是由於個體之間因連接而生成的關係發揮出額外的力量。***

讓個體擁有整體的共有屬性,作為整體的肢體, 能夠有效調動個體的力量。

為了有效編組受訓者,權力機構需要考慮三件事:如何把受訓者的身體訓練得紀律嚴明;怎樣對不同人員做出有效分工;以及精準有效的命令系統。

 

把受訓者的身體訓練得紀律嚴明,為的是把團體的共性植入受訓者的身體,務求做到整個團體如臂使指。

以童軍為例,步操的時候之所以能隊形一致,令行禁止,就是長年累月透過訓斥不從、頒授榮譽、獎勵功績等等賞罰機制,令他們都視團結默契為成員應有的特質。這種信念和身份認同,令他們儘快融入整體,成為團隊的一分子。

 

利用團體要求的知識技能劃分契合程度,做出種種安排, 可使身處不同階段的人員發揮最大的效力。

以台灣國軍為例,把年滿18歲的青年拉入軍校進行訓練和服役,而讓完成訓練、長期服役的精壯軍士負責執行任務、邊境作戰和鎮壓暴亂,由行將退役的老兵負責教育和操練新兵,力圖從受訓者的每個人生時段榨取出最大的能量。

 

為了能用命令系統有效驅使人群,力求系統本身簡潔精確,不做解釋,不斷訓練,直到人們迅速而盲目地服從,知道令行禁止。

以富士康工廠為例,開工之前會響三聲哨子,第一聲哨響的時候,工人要站起來,把凳子放好。第二聲哨響,工人就要準備工作。第三聲哨響,工人就坐下工作。哨令就成為了命令體系中簡潔而精確的信號。

一旦工人不服從這個命令體系,就會被嚴厲處分。比如,在工作時離崗要申請,批准後才能離崗,並且要拿離崗証,離崗時間不能超過5-10分鐘。所以,上廁所超過10分鐘會被口頭警告,被主管判斷為消極怠工, 罷工將會被開除…懲罰的內容除了形式上的,還包括扣績效獎、一段時間內不允許晉升,甚至是《員工手冊》允許之外的責罵、罰站、罰抄郭台銘語錄、當眾做檢討等方式。日久天長,員工就變得不敢不從,而這些規條便深深植入他們的肉體,發出了命令,他們的身體會自然做出權力機構所期待的反應。

 

與組合性對應的管理技術,就是「戰術」的訓練和運用。在傅柯眼中看來,戰術可謂規訓實踐的最高形式。因為這是一切規訓成果的結合,也是最接近終極效果的面向。當規訓團體可以制訂不同的戰術,就意味著空間分配早已做好,人們已下意識接受了權力關係;活動編碼也早已做好,受訓者對基本行動模式已經熟悉;時間規劃亦早已做好,受訓者對所需知識技能的訓練級別已經熟悉。受訓者接受了權力關係,熟悉了基本行動模式,而且清楚知識技能體系的劃分和進展,才能做出有效的協調訓練和運用,也就是戰術訓練和運用。

 

在規訓權力的踐行中,機構透過空間分配以便權力關係的行使,透過活動安排達致有效操練,透過時間規劃達致效用的累積,透過組織分工達致有效的戰術行使。規訓活動不同維度的特性,各自對應著不同的管理技術。

 

规訓維度 對應的管理技術
單元性

(空間分配充斥著權力關係)

製作和運用圖表
有機性

(針對肉體進行活動的編排)

規定活動
創生性

(規劃流程,追求時間的有效累積)

實施操練
組合性

(通過力量的分配和組合,追求有效的配合)

戰術運用和訓練

 

要制訂全盤規訓,需要有人負責提出基本思想、符合對應的社會要求,然後制定模式,往往這都是法學家的工作。然後需要有人從上述原則中,推定具體的控制程序 ,往往這都是教官和紀律專家的工作。

 

總括而言,規訓作為一種強力的權力行使方式,適宜使用於極度強調執行力的機構,例如政府基層、軍隊、紀律團隊、學校、工廠等等成規已定的機構。假如用之不當,用在變化多端,強調創意的商業機構如Google,這種權力踐行的方式馬上會失效,甚或弄巧反拙。

 

 

參考資料:

《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 (1975) 傅柯Michel Foucault

 

《富士康調查報告》系列二: 富士康生產體制—–規訓與懲罰的勞動集中營(2010)兩岸三地高校富士康調研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