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E隨筆150727世界沒有你想的那麼糟

SENSE隨筆150727

世界, 沒有你想的那麼糟!

礎執筆

 

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 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 這是中國先賢對人禽之別的看法。西方學問大家則對填充「人類是唯一能夠…… 的動物」這個句子滿載使命感, 但卻從未有過統一的定案。

 

那人其實有什麼地方優於其他動物, 令他可以主宰地球呢?

〈一切源於火〉

在偶然的機會下, 人類發明了用火煮食, 從而大大改變了和其他動物的演化分野。***

消化生菜和生肉需要巨大的器官, 煮食則讓食物變得易於吸收, 從而支持人類演化出更小型的消化器官和更大型的大腦。經過烹煮的食物, 澱粉質會變成膠狀, 蛋白質也會改變特性, 消化活動輸入的能量成本變得更少, 但產出的卡路里則變得更多

其他靈長類的消化器官重量是大腦的四倍, 而人類大腦的重量卻大於消化器官。烹煮食物讓人類可以用消化器官的尺寸去交換大腦的尺寸。

 

〈獨有的交換〉

昆蟲和很多其他動物都有用食物交換性的習慣, 但牠們不會將一樣東西交給沒有親屬關係的對手, 以換取另一樣不同的東西。

靈長類,甚至是尼安德塔人, 一般只能做出「互惠行為」, 例如互相抓背, 但唯獨智人才演化出「交換行為」。互惠跟交換不同, 互惠一般是在不同時候給對方相同的東西; 而交換則一般是在同一時間給對方不同的東西。交換讓「分工」變得可能。人類越依賴交換, 分工就越專業, 進而讓交換行為更有價值。

 

生火很難, 但很容易分享; 同樣烹煮食物很難起頭, 但也很容易分享。*** 熟食雖則要花較長時間來準備食材, 但只要數分鐘就可以吃掉, 即除了準備食物的人以外, 其他人很容易一起吃。

熟食和交換行為產生了人類的第一項分工:男人打獵, 女人負責採集和煮食;那就是「性別分工」。****

 

〈貿易的世界〉

當人類社會內部專業分工盛行, 「交換」漸漸變成「貿易」。***

由 “比較優勢” 決定, 各人按自己的擅長進行生產, 以其所得交換/貿易, 以獲取利益最大化。交換會刺激新意, 貿易可帶來創新。當人類生活不再是自給自足, 而是透過貿易來獲得所需, 各人便可花時間心力去改善技術,精益求精。

專業分工又可增加獲利機會, 亦即貿易可產生 “越富越見神”的正回饋效應。在市場交換機制下, 技術造就了分工, 分工也造就了技術, 產生了創新。

 

文化演化一般按照以下進程: 人類模仿有名望的個人, 學習彼此的技巧, 藉著犯錯而創新, 在偶然的機遇下改善現況。人口越多, 越容易維持技巧傳承, 也越有可能出現有生產力的誤差; 人口越少, 技巧的傳承越難,創新也就越難。

農業發明之前, 部落內部人口有限, 唯有透過部落間的貿易才能讓技術傳遞和創新。每當部落拒絕貿易, 變為自給自足時, 即代表技術萎縮。 貿易網絡構成了人類集體的頭腦。***

 

〈農業的創造〉

關於農業如何誕生目前還未有統一肯定的答案。最先想到播種的, 很可能是負責採集的女人, 而不是負責打獵的男人。進行播種, 清除雜草, 提防其他生物突襲, 還需要等待才有成果, 這一切艱辛的工作, 卻可以為願意嘗試去做的女人全家帶來收穫。多餘的成果, 更可以跟其他獵人換取肉類, 這樣不單能養活種田的一家, 也能餵飽其他的打獵家庭。

 

務農的先決條件是相對平穩的氣候, 發明農業的壓力可能來自餵養族人, 也可能是跟外族交易中獲得好處, 有了農業之後便能產生剩餘的物資, 用以交換不同的物品。支持這個想法的證據, 是第一批農業聚落出現的地方, 也是貿易的市鎮。***

藉著交換, 農業取代了採集, 放牧也取代了打獵。於是食物生產的專業分工, 食物消耗的多元化也一一實現。農業令人口變得更密集, 令人類更能開發協作, 分工也更精細。

 

〈突破限制的科技發展〉

觀察到農業發展, 人口擴張, 甚至是爆炸性成長, 1798年 馬爾薩斯Robert Malthus提出他最著名的「人口論」觀點 : 食物供應的成長必定趕不上人口的成長速度, 因為土地的生產力有其限度, 人口很快便會到達上限。*****

 

不過人類的科技發展未可輕易預測,  Haber和 Bosch發明製造無機氮肥的方法, 帶來了「肥料革命」; 農作物的品種改良, 帶來更多的產量, 需要更少的耕地, e.g.1920年的新品種小麥「侯爵」; 新型交通公具的發明則帶來運輸上的便利, 新式的農業機器也提高了農耕的效率。結果原本被預測為將發生饑饉的1931年, 小麥的供給遠超過需求, 造成價格暴跌。

 

農業科技的發展, 令養活人類所需的農地面積變少, 多出來的土地可以還原為荒野、森林、沼澤或草原。運用科技發展農業才是環保的正確路向, 如果不用工業化肥, 認為有機耕作才環保, 改用牛糞作肥料, 那需要多養70億頭牛, 在額外300億英畝草地上吃草, 才能維持目前的人口, 這類「古法」耕作實際上才是對環保的重大傷害。

 

〈能源的運用〉

最初人類使用的能量來源便是「人力」, 一是自己做, 一是用奴隸。馴化動物後使用獸力代替人力, 用牛犁田, 用馬拉車。後來發明了水磨坊、風磨坊, 代替獸力磨坊。化石燃料的使用更大大改變了人類文明, 令工業革命變得可行。

 

地球的能源全來自太陽。木材儲存了數十年的太陽能量, 是一種太陽能資本; 泥炭是更久遠的太陽能資本, 儲存了數千年能量; 煤炭則儲存了3億年以前的陽光。英國盛產煤炭, 利用儲存久遠的太陽能取代眼前的太陽能, 成為工業革命的發源地。

 

一旦使用化石燃料, 經濟成長才能真正起飛。過往的經濟和文化繁榮, 都有可能因為可再生能源耗盡而終結。可再生能源雖然可以補充, 但太需時, 容易被大幅成長的人口所耗盡。反而當經濟依賴不可再生、非綠色和不乾淨的化石能源後, 成長才變得持續。化石能源並非無限, 但因為數量龐大, 越加以運用, 越多人開發, 成本反而越低。在其他更有效率的能源被發明之前, 化石能源暫時還是最有效維持人類繁榮的力量。

 

燃料和機械化大大提高了個人的生產力, 生產力提高後, 人變得富有, 產生更多的需求, 更多的發明便應運而生。電力的發明, 令能量的傳送和轉換變得更有效率。人類生活藉著科技的進步不斷改善。

 

〈知識的報酬遞增〉

一般物品的消耗受制於 “報酬遞減”現象, 但意念則相反。越多的知識產出, 便能產生更多的知識。概念並不會因廣泛傳遞而腐壞、失效或磨損, 每個人都有個人的觀點, 越多人獲得相關知識, 便越有機會產生新的意念。有用的知識擴散, 可培育出更多的知識。

現代經濟的永續創新, 並不是源於解釋現象的科學, 也不是因為金錢, 亦不是阻礙知識傳播的專利制度, 更不是來自不擅發明的政府, 而是來自由來已久的交換行為。 知識雖然傳了給他人, 原創者仍可保有相關的知識。不同領域的知識通過傳播、交換, 產生文化演化, 想法產生其他的想法, 科技能從既有的科技衍生出來, 發揮1+1>2的效果。

 

〈悲觀的預測, 樂觀的現實〉

人類在偶然的機會下獲得交換的能力, 使專業分工誕生, 透過貿易, 生活得到改善, 知識、科技不斷進步, 讓人能突破生物演化的限制, 按照文化演化的形式, 人類榮景得以延續。

每每有悲觀主意者提醒大家人口的增長不可持續, 地球的資源快被耗盡, 末日即將到來。不過現實卻是, 不斷的發明創新和知識積聚, 讓悲觀預言從未成真, 人類生活還在不斷改善, 明天將會比今天更好。

 

 

參考書目:

《世界, 沒有你想的那麼糟!  The Rational Optimist How Prosperity Evolves》

 (2010)  Matt Rid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