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150904世界結構(二) 第四種交換模式

讀書札記150904

世界史的結構(二) 第四種交換模式

掌門執筆

 

柄谷認為模式A(互酬制)未能解釋農業民部落社會之前, 遊居民 “採蒐–狩獵社會”的經濟結構.*** 所以前文所述人類學教條 “三種交換模式” 之上,其實暗含著

〈第四種交換模式〉模式D.

遊居民以 “游群band” 為生活及生產單位, 一個游群通常包括25至50人, 由若干一夫一妻制家庭組成,*** 規模不會超過活動半徑範圍內生態所能負荷的食物供給程度. 游群組織鬆散,單元家庭易於脫離群組,轉投他群; 家庭也易於拆散重組,相當自由.***

 

游群透過「食物公有pooling」(平均分配制) 和「共餐禮儀」維持凝聚力.**** 由於採獵要憑運氣,而食物無法貯存, 收穫即時平均分配消費掉才是生存之道. 產品既公有,生產資料自然也不會私有,因此沒有財產觀念, 社會未出現階級分化, 十分平等.

結論:游居民社會既自由又平等, 恰好是社會主義者的夢想.***** 所以馬克思主義者想像之為 “原始共產主義”; 無政府主義者尊奉之為政治烏托邦; 中國人好古, 那當然是無限淳樸美好的神農氏之世…..

 

採獵社會 “餐揾餐食餐餐清” , 生產指的是生產食物,此外無他. 家與家之間的交換關係是每日結算, “各盡所能, 平均分配(也可理解為 “各取所需”)”, 柄谷定義為模式D. 這模式沒有 “未來性”, 不可能生出 “義務(可理解為一種負債狀態)” 的想法.**** 從另一角度看,在沒有 “所有權” 的社會by definition也就沒有 “禮物” 的觀念, 不會生出互酬制,*** 因而不能用模式A解釋其經濟結構.

 

歷史學家 威爾.杜蘭總結法國大革命時寫下名言:「自由” 與 “平等” 恆相敵對.」自由導致財富累積,生出不平等; *** 而一切抑制不平等的措施, 則必會限制人民的作為,削減其自由度. 此乃文明社會的死結,根本上無法破解.

但遊居民社會並不存在這項結構矛盾, 原因是模式D將所得全數攤分,取消了累積的起步點; 而游徙生活則使得累積成為負擔,因而是不可能的.**** 此外,游徙使成員容易接觸別的游群, 也就較易脫離所屬游群或家庭,因而較為自由. 游群並非氐族,不按血緣組織, 成員的進出毫不影響游群的構造; 正如現代社會進出職場不影響公司的構造一樣. 故此, “自由” 與 “平等” 能夠相安無事.

 

〈巫術〉模式D的意識形態

在酋長、祭司和國王尚未現身之前的游居民社會, 領袖社會的是巫師,調控社會的技術是巫術.*** 巫術有異於宗教,屬於泛靈論, 是游居民認識世界的基本框架. 在巫術的思維中,人是自然的一分子,與萬物齊一; 反之,在宗教的思維中, 人格神凌駕萬象,而人是祂的寵兒,當然也就凌駕萬物了.***

 

巫術的本質是平等的; 宗教的本質是階層的. 在巫術的世界中人與萬物都是自由的; 在宗教的世界中人與萬物都是被統屬的. 所以巫術就是模式D的意識形態; 正如原始宗教(在農業部族為祖先崇拜) 是模式A, 普世宗教是模式B的意識形態一樣.

 

然而「定居」改變了一切!

〈萬惡以定居為首〉

當今人類學的共識是 “定居先於農業, 是定居帶來農業,而非反面見解的舊識, 故此稱為「定居革命」.***

第一個問題是為何定居?答案很簡單, 冰河時期結束,氣候變暖, “肥沃月彎” 食物源充裕,游群無需遠程遷徙即可足食. 食物充裕令當地游群規模增大,有足夠力量捍衛地盤, 建立了已知的人類首個定居文明「納圖夫文明」. 安土重遷, 自此時始.

 

第二個問題是定居帶來怎樣的社會變化?這個複雜多了.

首先是如何契合人心和組織管理. 定居的直擊效應是人口滋生,密度大增. 舊習俗完全沒法適應新生活環境,需要大幅調整意識形態和行為規範, 在那時代,想必是極之艱鉅的社會工程.***

密集定居則人際衝突必大, 在游居時代,衝突起來弱勢方離去即可解脫; 定居則不然,強弱相鄰的張力必須處理. 定居也導致物資累積,生出 “所有權” 問題, “原始共產”於是毁壞. 力量強弱和資財多寡生出 “不平等”,再經世代累積而深化, 自由平等的社會一去不復返. 同理,自由平等的巫術世界觀與定居生活也明顯不協調,因而趨於衰亡;*** 新的世界觀必須適應 “約束”與 “等級” 的新生活秩序.

 

其次,定居導致空間中人口分佈的全面重構,子孫繁衍必鄰聚而居, 血緣成為社會組織之中軸,自然地形成「氏族社會」.*** 氐族長老因下線眾多而掌握權力, 取代傳統巫師的社會地位,體現為把持「祭祀權」,而祭祀權則是「祖先崇拜」的最高階形式.

人類心靈對於死亡極度敏感和富同理心, 反映在思考死後世界和喪葬儀式上面, 並對死亡和死者抱持不潔和恐懼的心理. 在於游居時代,死者棄諸身後,這不成為問題. 但進入定居,死者葬於鄰側(最初甚至是室內), 必須撫慰亡靈使其不至為祟(最好是翻過來庇護後人), 這是祖先崇拜的起源解釋.****

 

〈宗教〉模式A的意識形態

由定居而入農業, 氏族社會日益強固,成為牢不可破的基本結構. 氏族長的地位也日益抬升,政治上演變成「酋長」, 對內握有仲裁權,對外擁有外交權. 但據Sahlins的說法,部族共同體以「分節」方式組成, 環環平等,不相統屬, 推舉出來的酋長只是聯盟領袖,其角色近乎評議會主席, 沒有任何獨裁權力,其下亦無任何執行機關.***

 

祖先崇拜逐漸演化, 拜祭對象以神話和傳奇方式固定下來成為「祖先神」, 最後形成「氏族神」, 宗教於焉誕生. 原始宗教的神與信徒的關係,其實是祖先與後裔關係的反映, 後人有義務祭祀祖先,但祖先也有義務庇蔭後人.*** 由於雙方均向對方負有義務, 因而是 “互酬式” 的, 這是模式A的意識形態.

在這種 “神–人關係” 中, 雙方都不自由,但地位則約略對等. 這樣,當神不能庇護後人的時候,例如部族戰敗或發生災難, 信徒會輕易放棄信仰,另投他神. 在現實生活中, 就是部族解體,為征服者所吸收.

 

上述理論的最佳例子是元前八世紀 古以色列為亞述所滅,部族解體,蹤影全失. 但是到了元前六世紀 猶大國為巴比倫所滅, 部族被徙囚於巴比倫,但卻沒有解體, 原因是猶太宗教與耶和華神的性質改變了….. 且看下回分解.

 

 

《世界史的結構》(2010) 柄谷行人Kojin Karata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