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E隨筆151130經驗主義(下)貝克萊與休謨

SENSE隨筆151130
不列顛經驗主義 () 貝克萊 休謨
執筆人:Kan

「先驗體系」的基本原則如果被去除,就會完全被推翻,即使它本身是前後一致的然而以觀察事實為基礎的「經驗主義」哲學卻不會崩潰,即使我們可以在某些地方對它吹毛求疵。兩者的反差就像塔基與塔尖顛倒的兩座金字塔一樣。經驗主義的金字塔建立在牢固的地基之上,即使從某個地方拿走一塊石板,它也不會倒塌;而先驗性的金字塔卻是靠塔尖支撐的,似乎瞟它一眼都會搖搖欲墜。

堅持洛克傳統的「自由主義」者並不喜歡在抽象原則上面進行徹底變革,每項爭執都必須按照自身的價值來進行討論。正是英國政府和社會實踐的這種零散的、暫時的、不僅不成體系而且是反體系的特徵,使得歐洲大陸的智識菁英怒火中燒。 洛克自由思想的「功利主義」繼承人贊同一種開明的利己倫理學。雖然這一概念不可能在公眾中喚起最高尚的情懷,但出於同樣原因,它實際上避免了在崇高理想的幌子底下出作堂皇的暴行。

洛克理論留下了一個嚴重缺陷,就是他對抽象理念的解釋。其困難在於:我們想從具體實例中提煉抽象理念,最終將會一無所獲。 洛克以三角形為例,它必定“既不是斜角的,又不是直角的;既不是等邊等角的,又不是不等邊的。這些特徵既同時具有,又同時沒有”。貝克萊哲學正是從對「抽象理念論」的批判出發的。

〈貝克萊〉(1685—1753)
哲學的基本觀點是:「被感知的東西等同於存在物。」****
通常,沒有人會認為感知的對象就在自己的心靈當中。然而 貝克萊隱晦地提出了所指對象的理念存在著某些問題。 貝克萊認為視覺感知並不是外部事物,而是心中的理念各種感官之所以會如此分離,其原因就是所有的感覺都是獨特的。***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要否定他所謂的「唯物主義」。 因為物質完全是各類屬性的形而上學載體,只有屬性才能產生經驗,也就是思想內容。 單純物質是不可能被經驗的,因此也是多餘的、無用的抽象。這樣的見解也適用於洛克的抽象理念。

貝克萊在《人類知識原理》一書中陳述了他的著名命題:「存在即被感知」,嚴格地説,這是洛克經驗主義的最終結果。當人們事實上有所經驗時,唯一能説的就是具有了某些感覺或反思的經驗。因此,人們只有在,且不僅被限定在,這種存儲於心靈中的經驗範圍內,而且不得不只能在自己有這些經驗時,才承認它們的存在
只有在經驗中,或者通過經驗來提及物的存在,這才有意義,因此,存在就等於被感知。**** 根據這種觀點,如果去談論某個未曾經驗過的事物,或某個未曾感知過的理念,就是毫無意義的。貝克萊不僅拋棄了抽象理念,而且完全拋棄了洛克所作的對象與理念的區分,以及由此產生的「知識表現論」。

貝克萊「唯心主義」的意義正在於此:人們能夠認知和提到的一切事物都是心靈(思想)的內容。在提出知識表現論的同時,洛克認為詞語是理念的符號,每一個詞都有一個與之對應的理念,反之亦然。 洛克認為在言談中説出一個詞,就會喚起一個理念,資訊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從一個人傳給了另一個人。貝克萊證明對語言的這種解釋是錯誤的。因為,人們在聆聽時所理解的是對方説話的大意,而不是一系列彼此分離,然後又像珠子一樣串起來的單詞的含義。***

貝克萊作了推論,進行感知活動一定會牽涉到心靈或精神,這一點看來是不可避免的。 包含了理念的心靈並不是它自身的經驗對象,它的存在並不體現於被感知,而是體現於去感知。**** 但是這種心靈觀與貝克萊自己的立場並不一致,因為通過考察可以發現,用這種方式感悟到的心靈恰恰就是貝克萊批判過的洛克的抽象理念。

洛克提出的理念學説很容易招致嚴厲的批評,是休謨把洛克的經驗主義發展出邏輯性的結論。

〈休謨〉(1711—1776)
最著名的作品是《人性論》,他認為 “人的科學”支配了一切探索。
休謨的論證建立在大量的一般性假設之上,這些假設貫穿於他的整個認識論。在原則上,他同意洛克的理念論,儘管使用了不同的術語。他把印象和理念解釋為感知的內容,而洛克則把理念劃分為感覺理念和反思理念。 休謨的這種區分和洛克不同,而且它突破了洛克的分類法。
休謨認為,「印象」既能夠從感官經驗中獲得,也能夠從記憶之類的活動中獲得。印象產生了「理念」,而理念不同於感官經驗(兩者的生動性和逼真度不同)。理念是印象的蒼白複製品,在感官經驗中,印象有時候要先於理念,思維指的就是形象思維或想像。一切經驗,不管是感覺還是想像中的經驗,都稱為「感知」

休謨遵循了洛克的看法,即印象在某種意義上是彼此分離的、獨特的。因此,休謨認為我們可以把一個複雜的經驗分解為簡單的印象(該經驗的組成部分)。從中還可以推出這樣的結論,既然簡單的印象是構建一切經驗的材料,那麼它們就可以分別被想像。既然理念是印象的蒼白複製品,所以無論人們能夠在思維中描繪些什麼,它們都可能是某種可行經驗的對象。基於同樣的理由,還可推出這樣的結論:不能想像的東西同樣也是不能被經驗的。因此,經驗是由一系列接續性感知構成的

除了這種接續性以外,感知之間從來不會產生別的聯繫。笛卡兒的理性主義與洛克及其追隨者的經驗主義在這裡存在著根本的區別。理性主義者認為事物之間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並且堅持這些聯系是可知的。而休謨卻否定了這種聯繫,他甚至還提出,即使有這種聯繫,也必定不可能為我們所認知。 我們所能認知的一切只有接續性印象或理念,因此,甚至考慮是否存在其他更深的聯繫都是徒勞的。
理性主義者認為,因果聯繫是事物與生俱來的某種內在特徵。 但是按照休謨的理論,這樣的因果關係是不可知的,理性主義錯誤觀點的根源就在於,人們傾向於把某種序列中理念間的必然聯繫歸於這種因果關係的本質。****

理念間的聯繫產生於「聯想」,而聯想則是由三種關係(相似性、時空銜接性和因果關係)導致的,他把這些關係稱為哲學關係。
休謨把這些關係細分為七種類型,即相似性、同一性、時空關係、數的關係、品質等級、對立性和因果關係。他特別強調了 同一性、時空關係和因果三種關係,並指出另外四種關係僅僅依賴於被比較的理念。例如,數的關係在一個給定的幾何圖形中,只能依賴於該圖形的理念。只有這四種關係才能產生知識的確定性。但對於同一性、時空關係和因果關係,人們無法進行抽象推理,而必須依靠感官經驗。其中唯一真正具有推理作用的是「因果關係」,另外兩種關係都要依存於它。某個客體的同一性必須根據因果原則來推知,時空關係也是這樣。

接著,休謨對如何從經驗中得出因果關係進行了心理學闡釋。假如兩個客體在感官知覺中出現恆定的聯繫,那麼人們就會產生一種心靈習慣,聯想到由印象產生的兩個理念。當這一習慣足夠強烈時,一個客體的現象就會在心靈中引發兩個理念的聯想,但事實上這種聯想不存在任何確定或必然的結果,可以説因果關係就是一種心靈的習慣
通過制定一些判斷因果的規則,休謨結束了對因果關係的討論。他提前100年展望了 穆勒的「歸納法準則」。休謨的規則共八條,第一條是因果必須具有時空鄰近性”;第二條是“原因必先於結果”;第三條是 因果之間必定有恆定的聯繫”。後面這幾條則預示了穆勒的準則。第四條表示, “同樣的原因總是產生同樣的結果”,而且這一原則是從經驗中來的;第五條指出, “如果不同的原因能夠產生同樣的結果,那麼這些原因一定具有某個共同點;在此也可以推出第六條, “不同的結果表明了不同的原因。剩下的兩條就不必在這裡討論了。

最後,休謨的認識論導致了某種「懷疑論」立場。“懷疑論者”的希臘文原意是指一個謹慎的探索者,凡是在體系創立者們覺得自己找到了答案的地方,懷疑論者卻不敢肯定,而是繼續觀望。休謨的哲學就是懷疑論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覺得毋庸置疑的明確事物,都得不到任何方式的證明。
懷疑論立場導致了倫理學和宗教領域的劇烈變革。因為人們一旦證實了自己無法認知必然的聯繫,即以理性論證來證明倫理學原理,道德的力量也必定受到削弱。至此,倫理學的基礎已經變得不如休謨的因果關係本身那麼牢靠,但根據他自己的説法,在實踐中,人們可以自由地採納自己所願意採納的任何觀點,儘管我們不能證明它。

以上資料出自《西方的智慧》Russ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