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151201霸權之前(二) 威尼斯與 熱那亞的 愛琴海爭霸戰

讀書札記151201

歐洲霸權之前(二) 威尼斯與 熱那亞的 愛琴海爭霸戰

掌門執筆

 

《歐洲霸權之前Before European Hegemony:The World System A.D.1250-1350》(1989) Janet Abu-Lughod

 

〈絕代雙驕〉

就像 高歡和 宇文化及 激烈碰撞,跌宕起伏的一生那樣; 威尼斯和 熱那亞爭霸東地中海(ie愛琴海)亦數番勝負,有如人生. 分別是兩城爭霸在時間上長達三四個世紀之久, 直到14世紀末熱城最終敗陣為止.

 

究其實情,威熱兩城性格上有太多相通之處, 而與 佛羅倫薩等內陸城邦才貌迥異. 首先, 地理上兩者都是意大利半島北部與歐洲其他國家相鄰接的口岸城邦, 分別只在於熱那亞在西而威尼斯居東. 這基本點相當重要, 熱城位置利近大西洋航路; 而威城則緊依傳統的愛琴海—黑海航線. 在於當時,傳統路線靠近遠東貿易,商業價值明顯較高, 可以說 威城得地利而風水較佳.***

 

其次,文化和制度上兩城都以跨域商業立國, 行貴族共和政制. 由於政商合一,全民皆以海洋貿易維生, 故此行動力和創造力長期維持高水平.*** 兩國的動員能力均極強 (槳帆船艦隊需要嚴密的組織管理.); 技術革新遠遠領先歐陸 (舉例:熱那亞適用於大西洋的嶄新船體設計, 和威尼斯的複式簿記.); 商業管理和資本累積高度發達; 最重要的是他們無與倫比的冒險精神, 達到嗜財踰命,不擇手段的境地.

 

三者, 國力上兩城都高度整合了 政治組織、航海技能(包括 作業技術、海圖和造船技術.) 和戰略能力, 成為全民皆水手士兵的商業軍國主義國家.****

不幸的是孿生驕子有兩人,而海洋只得一片. 一山不容二虎,手足注定相殘, 他們的相通之處正正是相賊的因由.

 

成王敗寇,住昔對威勝熱敗的解釋,自然偏重於兩國的內部因素, 從而得出種種威尼斯在行政制度和人力資源上面優於熱那亞的說法. 現今流行以「世界史」方法論治史,視野拓闊, 作者建構了「勝負不在於兩城優劣, 而在於世局推移」的結論.***

 

未說世局,先述兩城.

〈熱那亞〉

建於公元前5世紀, 是個非常古老的城市(只比羅馬遲約一百年), 背靠懸崖,阻隔內陸, 擁有天然良港. 元前2世紀第二次布匿戰爭之時為 迦太基人毁壞殆盡, 公元4世紀羅馬人將之重建,繞以城牆. 5世紀日耳曼人大入侵, 熱城隨著黑暗時代降臨淪亡蠻族之手. 588年為東羅馬人遠征軍所光復, 其後四百年熱那亞處於君士坦丁堡有名無實的統治之下, 僅僅是個無足輕重的漁農業城市.

 

在整個10世紀,熱城逐漸變身為商業軍事國家, 與北非的穆斯林 法蒂瑪王朝反覆爭持. 1087年熱那亞攻佔法蒂瑪首都, 以武力索取得第一張「貿易特許狀」, 成為日後航海活動的典範.***

此時熱那亞國力大成,完全獨立, 建立「自治會議compagna」, 由選舉產生六至十名任期三年的執政官所組成. 已然稱霸西地中海的熱城力圖擴展勢力至東地中海, 於是積極响應1095年教皇號召的十字軍東征運動, 從此與威尼斯陷入面對面的直接競爭.

 

〈威尼斯〉

建於公元568年, 足足比 熱那亞遲了一千年,是座相當新的城市, 由一群逃避戰亂的內陸居民構築在一個易於防守的潟湖之內. 威尼斯一直牢牢地依附於東羅馬, 作為 黑海—西歐貿易的代理人, 並在其艦隊保護下免受 810年查理曼的侵犯.

 

與熱城的成長過程相似, 威尼斯在11世紀也透過與 西西里島的 諾曼王朝反覆爭奪 亞德里亞海一系列口岸城市的宗主權, 磨練成為一個商業軍事國家. 1080年, 威城終於打通了這條「海上高速公路」, 其商業戰鬥艦隊控制著繞過巴爾幹半島直達黑海咽喉 君士坦丁堡的航路. ***

1802年東羅馬皇帝頒布「金璽詔書」,授與威尼斯 帝國全境「貿易特許狀」, 並且免除通行費.*** 威城奠定了愛琴海霸主的地位, 壟斷了黑海和敘利亞—西歐貿易.

 

直到此刻,威熱兩城止於各據一方, 但是

〈爭霸始末〉上集

1095年教皇 烏爾班五世號召的「十字軍東征運動」把東西地中海的霸主都捲進其中. 兩城最初是作為競争運輸十字軍到 巴勒斯坦合約的商業對手而碰面. 熱那亞與教皇友善,率先派軍參與聖戰,拔得頭籌, 成為「第一次東征」的大得益者. *** 反之,威尼斯一貫緊靠君士坦丁堡,與羅馬不咬弦, 因而抱持觀望,坐失先機. 直到1100年十字軍勝局初定,威城才派遣艦隊參戰, 於是形勢落在熱城後頭.

 

十字軍東征引發了西歐對東方奢侈品的需求熱潮. 貧窮落後的西歐騎士國家透過征服和掠奪阿拉伯世界而攫取了財富, 更重要的是習得了品味. 十字軍在巴勒斯坦建立「耶路撒冷王國」, 掌握海港城市 雅法, 成為撬動東西方遠程貿易的新支點.**** 原意為了保護朝聖路線而成立的「聖殿騎士團」迅速蛻變成現代意義的商人銀行, 其滙票可以從西班牙到巴勒斯坦沿線各據點兌現. 順帶一提,教皇也曾三令五申,嚴禁與異教徒貿易, 並為此將威尼斯全城人開除教籍.

 

威尼斯和 熱那亞就在這國際政經大格局中雙雙脫穎而出, 擠身意大利半島四大城邦之列.(另外兩個是 米蘭和佛羅倫薩.) 兩城憑藉其海上強勢,在外交上面甚至與歐陸大國平起平坐. 至於他們的國際商業和金融中心地位更不是歐陸城市所能動搖. 要到四百年後繞好望角航路開通, 大西洋逐漸取代地中海成為環球貿易廣場, 阿姆斯特丹和倫敦才能取代威尼斯和 熱那亞的國際金融中心位置.***

 

未完待續,敬請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