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E隨筆160121情緒:自我身份的信號和動力

SENSE隨筆160121

情緒:自我身份的信號和動力

譚復生執筆

 

“我是誰?”,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人在一生中和他人互動而逐漸形成答案,也就是「自我身份」。***

「自我身份」以他人看法和行動為發端,以自我評價為準繩,以言行舉止為形貌。

「情緒」則把身體感受轉化為生活意義,折射人我關係,進而左右人們對環境的認識和行為舉止,影響自我身份。

 

情緒究竟在改變和形成自我身份上有什麼影響呢?

首先,情緒發出自我評價危機的警號。***

根據William James的說法,情緒生於外界的衝擊,令人把感覺轉化為生活意義,做出重審自我身份的心理反應。而Mead和Cooley這兩位「符號互動學派」鼻祖遵循着這個想法走下去,發展出符號互動論的範式:自我身份形成情緒,情緒主導人的行為,而人的行為最終衍生出社會現象。****

Cooley看來,情緒是衡量自己的表現在別人眼中優劣的量尺, “重要的他者significant others”的看法就是其中關鍵。就像地位尊崇的男校長素來公正,然而一次被美貌女學生引誘,答應幫她偽造成績,事後男校長感到懊惱後悔,考慮到別人怎麼看待自已的行為,自詡公正的人被親手否定了。情緒成為了自我評價是否得當的信號。

 

其次,情緒既是自我調節的動力,也是調節成敗的信號。***

按照Mead的說法,人對應着自我形象的評價而調節本身的社會行為。自我調節往往經過四個階段:衝擊Impulse、理解Perception、控制Manipulation和 實現Consummation。

比如一向優材生自居的高中生,升進大學之後發覺強手如雲,他的所謂好成績根本不夠看,開始質疑自己 “優材生”這個身份。當他理解到這一點的時候,就停止從前常拿自己的成績炫耀的慣習,開始向別人虛心討教。當別人接受了這種謙遜的姿態,自己也不再覺得彆扭,他就完成了從“優材生”到“謙虛者”的身份轉變。

 

每當衝擊干擾了一個人的身份認同,如果人們未能及時成功修訂自身的行為和身份,就會產生悲傷、後悔等等負面情緒相反,一旦成功蛻變,就會產生正面情緒。情緒,就是自我調節成敗的信號。

 

再者,情緒還會左右人的社會互動形式。***

根據「身份和情緒的互動模式The interactional model on identity and emotion」,「自我」是人們最看重的身份,當別人拒不認同這個身份,就會引發行為人羞恥感之類的負面情緒,進而想盡辦法加以迴避。

「自我保護機制」包括選擇性接受信息,把自己的行為合理化,自嘲或者拒絶批評者,來逃避遭到批評的互動。正如近來內地熱話的 “直男癌”, 便是衣裝品位低下,自我中心的大男子主義者。多次被排拒以後,他們依然故我,還刻意把未能獲得青睞歸咎於女性的眼光低下,顯然那是自我保護機制的表現。

情緒,影響一個人自我身份的外顯部分。

 

最後,情緒不但會塑成人內化社會角色為自我身份的過程,還會影響這身份能否持久

根據Stryker「結構性模型Structural Model」,人們身居社會網絡之內,會承受身在其位的期待,形成充滿情感色彩的聯繫。*** 情緒維持着這段關係和網絡,歷久常新,令這個角色的表現漸漸變成自我身份的一部分。經過不斷重複,這個身份變得非常突出。而人會否持續以這個身份自居和行事,視乎該身份角色在網絡中有多突出,以及這些社會網絡和自己的相互承諾。

這種身份自居和行事,會帶來自發而強烈的情緒。 而且這些情緒無論正面還是負面,往往都身不由己。如果人們的角色表現失敗,不能滿足社會對這個角色的期望,就會引起其他人的不屑,引發強烈的負面情緒。孔子所說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表達父子君臣之間的社會角色期望,要內化到人的自我身份中去。而完成這一點,就需要形成對應的情緒。表現和期望相符合自是和諧,然而一旦自覺違背了角色期望,就應該 “知恥近乎勇”, 進而糾正自己的行為。

 

人,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社會互動中漸漸形成“我是誰”的答案,情緒在其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情緒令人們重審自我身份的變動,令人調節自己的行為來趨近心目中的身份,判斷自己的身份轉變是否成功,以及左右人們的社會角色。

 

情緒,是改變和重組自我身份的通訊員,更是調節行動背後的推手。****

 

 

參考書目:《Sociology of Emotion》 Jonathan H. Tur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