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史161107真.張保仔傳奇7赤瀝鏖戰

說史161107
真.張保仔傳奇7赤瀝鏖戰
朝日執筆:十八世紀末「華南海盜」興衰史(七)赤瀝鏖戰

上回講到,以張保仔為首的華南海盜連番重挫清廷水師,又接連劫掠官船和洋商。似乎成為了一隻 “幽靈”,在南中國海的水域盤旋。於是,為了對他進行神聖的圍剿,封建主義的清廷、帝國主義的英國,還有殖民主義的葡萄牙,都聯合起來了。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海上大戰,似乎已是不可避免了。

這場海上大戰的細節與張保仔的事跡之所以得以流傳至今,並為西方所知曉,主要是因為一個洋人,他的名字叫做 格拉斯普Richard Glasspoole。
格先生是其中一名被 紅旗扣押作人質的英國商人, (他自稱付了7,654「佛頭銀」,也就是西班牙銀元贖身,但這個數量稍嫌誇張,當是「自抬身價」。)獲釋返回倫敦後出版了一本回憶錄,詳述了他在中國的經歷,尤其是與「King of pirate」和「Queen of pirate」共處的這段 “神奇時光”。 據格先生所言,由於價錢談不攏,所以張保仔最初只釋放了部分的俘虜,而格先生則是被留下的人質之一。不過,這些海盜對他們相當友好,平時在船上甚至可以自由行動。在「赤瀝(鱲)角海戰」之時,他亦身在其中一艘海盜船中, “有幸” 親歷這場翻江倒海的激戰。後世史家講述「赤瀝角大戰」,除使用清方和英葡海軍的紀錄外,格先生的記述也提供了另一個重要的視角。

戰事由張保仔發動的一次登陸作戰開始。《新會縣志》載,嘉慶十四年(1809) 「五月初九日,海賊 鄭一嫂、張保將犯境,署縣 沈寶善親往江門堵禦。十三日賊轉入 沿窖口。十四日賊劫 牛渚灣、復興墟。」「蜑家賊」一直在潭江和西江水域竄擾,豈料,這原來只是張保仔「聲西擊東」之計。他將官軍的注意力集中到江門,但其真正的目標,原來是「天下第一大港」— 廣州城!

就在「分遣部隊」於 江門天翻地覆之際,張保仔與鄭一嫂的紅旗幫主力部隊,已集結在伶仃洋海域,整裝待發。嘉慶十四年秋,鄭一嫂領後軍駐前線基地 大嶼山附近,以資策應。 張保仔則率領精銳主力,直取廣州最重要的門戶──虎門。

面對張保仔的閃電突襲,這個珠江口的要塞也是遽不及防,頃刻之間已被夷平,總兵戰死。(總兵真係好易死呀!)虎門陷落,紅旗幫沿珠江溯流而上,長驅直進,一路劫掠。(咦?不是說好不擾百姓嗎?這個留待稍後再解釋。)按照格拉斯普的說法:「難民成群結隊地往廣州方向逃跑,蜑家賊把兩個死者的頭顱用辮子結在一起掛在脖子上,在難民後面瘋狂地追趕。」只幾日的光景,張保仔的部眾已在黃埔登陸,離廣州城東門不過數公里之遙。隆隆炮聲,清晰可聞,省城之內,人心惶惶。

廣州恃城堅糧足,死守孤城數月,然援軍卻是望穿秋水而未至。朝廷都是靠不住的!可幸,廣州還有一樣終極武器,這就是「錢」!沒有兵,可以買。十一月,省城內各界紳商不旋踵即達成協議,以白銀 八萬兩,向外夷救援。英葡兩國本亦身受海盜其害,現在還有大把銀子,焉有不答應之理?(英艦其時數量很少,所以此戰其實以葡軍為主。)

這錢也不是白花的,洋人倒是真有兩下子。英葡其實早於開戰之初,已經密切關注雙方的行動。故此,他們只派了少數戰艦佯作封鎖黃埔,卻派主力以圍魏救趙之計,與大清水師合兵直取鄭一嫂坐鎮的大嶼山。
不過,鄭一嫂也不愧為一個身經百戰的 “海軍將領”。 面對三國聯合艦隊的進迫,一方面利用地形優勢,迴避與對方正面交鋒,另一方面火速派人通知張保仔回防後方。張保仔收到消息,知道這將是一場生死之戰,火速回防之餘,亦下令其餘各旗派兵增援大嶼山。當時最接近大嶼山而較有實力的,是 黑旗郭婆帶所部。

嘉慶十四年(1809)十一月底(有說為1810年1月),紅旗幫兩支斥候船隊,與聯合艦隊在大嶼山 赤瀝角附近海面相遇,不旋踵被擊沉。張保仔於是率領主力部隊戰船三百艘前赴戰場。雙方排開陣勢,大戰一觸即發。雖說是「聯合艦隊」,但英艦原來只有一艘,而大清水師的戰力也是「如此這般」,所以張保仔認定是役的主要對手,其實是葡國海軍。
張保仔軍有戰船三百餘艘,火炮一千五百門,兵力二萬有餘,數量上明顯佔優;但葡萄牙戰艦在噸位、炮火射程和威力上,也是擁有絕對優勢。張保仔將全軍分為六小隊,每小隊圍攻一艘葡軍主力戰艦,圖以人海戰術,強行登船進行白刃戰。這是他們對付外國船的一貫戰術,而且往往亦能湊效。

豈料,本來不被寄予厚望的「大清水師」,竟在此間發生關鍵作用。清軍的數量雖然不如紅旗軍,但相比葡軍,也「不在少數」。他們早已熟知海盜對付洋艦的基本戰術,並想到與洋艦協同作戰的方法。

根據格拉斯普的記述,他當時就在其中一艘海盜船上,目睹清軍「(火攻船)兩隻一隊,魚貫衝入海盜艦隊中央,火勢大作。有一隻火攻船迫近我所在船隻的旁邊,但是被海盜成功地隔開了。該火攻船看上去大約有30噸重;其船艙裝備了柴草木料,甲板上放置了易燃物的小箱子,它們在與我們的船擦肩而過時不斷爆炸……」
這些清軍的「火攻船」雖然未能對海盜造成嚴重的打擊,但作為「卡位屏障」,卻為葡艦提供了更大的空間,並得以密集交互炮火,阻擊海盜船迫近。雙方時戰時休,陷於對峙膠著狀態,一直持續了多日。

戰事來到第九天,戰情出現突破。正當雙方激戰之間,一艘葡艦發現海盜艦隊中有一艘大船的裝飾與別不同,認定其就是供神的「神樓船」。(八卦一句,張保仔拜的不是天后,而是「三婆」。據說是天后 林默娘的親姐,澳門氹仔今存「三婆廟」遺跡。碑記上云,「三婆」最擅長的就是保佑漁民及沿海居民「不受海盜侵襲」!)所有葡艦即集中向「神樓船」發動猛攻,眾海盜雖傾全軍之力以護衛,「神樓船」最終仍被擊沉,一眾「喃嘸佬」與漆金的神像落入海中。海盜見狀,士氣大受打擊,無心戀戰,張保仔率眾撤退。葡軍乘勝追擊,將張保仔軍封鎖於東涌灣之內。

張保仔似乎已成甕中之鱉,難道一代「海盜之王」就這樣栽在區區洋鬼子手中?究竟張保仔能否化險為夷?他的海盜事業又是否已屆窮途末道呢?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