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史161125白蓮教之亂的全面分析

說史161125
白蓮教之亂的全面分析
掌門執筆:天花亂說系列33

《中國最後的帝國:大清王朝China’s Last Empire:The Great Qing》 羅威亷William Rowe (2009)

自從上世紀末西方中國歷史學權威 費正清John Fairbank開宗立派, 「哈佛學派」人才輩出,成為美國中史研究的重鎮. 眾所周知,除了人才,哈佛更利害的是錢財, 有錢有勢之餘,便思搞大製作以博 “留名青史”. 於是仿效「劍橋中國史」之盛事,編寫六卷本中國通史「帝制中國史History of Imperial China」, 由加拿大BC省立大學的 卜正民Timothy Brook出任主編,並親自撰寫第五卷 元明史《掙扎的帝國》.
本書是壓軸第六卷 清史,作者是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 羅威亷William Rowe, 專長中國社會經濟史, 有名著《紅雨Crimson Rain:一個中國縣的七百年暴力史》.

一般通說,大清王朝盛衰的分水嶺是1795年 乾隆退位,嘉慶登基; 而標誌性事件則是該時爆發的開國以來最大型民變
〈白蓮教之亂〉.
「白蓮宗」乃南宋僧人 茅子元(法號 慈照)所創,原是佛教「淨土宗」的一支. 元末天下大亂,「白蓮教」崛起成為民間武裝宗教「明教」的旁支. 明教鼓吹末世論 彌勒信仰,雜以「摩尼教」義, 稱救世主為「光明王,ie明王」. 此時的白蓮教靠攏明教,雖襲用白蓮宗的名號,而教理有所漂移.
明中葉民俗宗教家 羅清創立「羅教」,以「無生老母」為創世主神. 羅教流行於大運河一帶,沿線運輸業民伕多信仰之. 清初的「白蓮教」又改屬羅教系統, 宣稱彌勒佛乃無生老母派遣的救世主, 仍沿用舊有的組織脈絡.

乾嘉之際,白蓮教活躍於北方,以山西省漢水流域為最盛. 其組織分為兩個系統,平原低地由「混元派」主導,擁有較穩定的教團,以傳統的「寶卷」(ie經文)為教理依據, 作風低調,主要運作目標是保護教眾免受官府窺伺. 漢水高地的「龍華會」遠較激進,其創始人 張進斗在雍正年間因聚眾殺害地主而為朝廷處決. 高地派權力分散,首領們多為有號召力人士, 傾向自行撰寫寶卷,發表煽動性教義,競相爭取信眾.*** 一貫地,叛亂由高地派發動.

大叛亂的前奏曲是1774年山東省白蓮教支派「清水教」發動的「王倫之亂」. 亂事平息後,朝廷持續對民間白蓮教勢力深刻關注. 1793年派往 尼泊爾執行任務的軍團回國,移駐漢水高地; 兩年後,平息湖南苗族叛亂的軍隊也移駐於此, 可見當地的情勢非常緊張.
諷刺的是,這些軍隊的派駐反倒成為大叛亂的動力和肇因. 軍隊分成派系,介入地方利益紛爭. 更要命的是,為了獲取資源經費和獎賞, 駐軍挑撥事態,放縱局勢, 甚至在教亂主力被擊潰後仍盡力拖延戰事,藉此侵吞軍費.***

「白蓮教之亂1796-1804年」是場多重災難,朝廷再也沒有完全恢復, 而叛亂模式則在結構因素不變的前提下一再重演. 1813年白蓮教分支「八卦教」甚至攻入紫禁城,意圖行刺皇帝; 遑論規模更大禍害更深,道光同治年間的「大平天國」和「捻亂」了. 平息白蓮教亂耗費極鉅,估計合共白銀120m兩, 將乾隆遺留的財政盈餘60m兩花光仍未足敷. 中央財政衰弱,吏治和軍隊敗壞,與及地方失控, 從此困擾大清皇朝至其末世.

〈叛亂的人口和生態背境〉
民變的基料是人民,大型民變需要大量人民, 因此人口是先決條件.*** 清初人口約為150mil,經過 康雍乾三朝盛世滋生繁衍,總數已逾300m. 人口暴增的最重要因素是 馬鈴薯、地瓜(ie番薯)和花生等美洲作物在晚明傳入中國, 藉由提高營養而降低了死亡率.*** 新發明的種痘技術遏制了最強殺手天花; 改良了的接生技術和幼兒照顧方式由較專業的產婆和醫生執行, 經商業出版的醫藥手册而廣為傳播. 另一原因是溺嬰率有所下降, 天下承平,土地開發,謀生機會增加, 官員和鄉社的教導都使風俗趨於温良.

與同期歐洲產業結構由農業轉型至製造業,人口增長滙聚於城市的狀況大相逕庭; 中國人口增長最快速的不是江南富庶之地,而是較僻遠的丘陵地區.*** 這是因為平原種稻,而美洲作物適合植於坡地, 於是貧窮的「棚民」結群上山,砍伐樹木,闢地耕種, 地力盡則轉移深入.***
另外,嘉靖萬曆年間肇因於日本和美洲大量白銀流入, 社會經濟貨幣化,跨省大宗貿易勃興, 驅使有組織的 伐木業和採礦業策動貧民上山開發.***

大面積大規模的開墾山地影響深遠,造成兩項嚴重後果:其一為人口爆炸; 另一為生態毁壞. 墾山運動的作業模式必然導致表土流失,淤塞河道. 雖然該時段適值全球氣候變冷, 惟水流量並無放大的黃河卻頻繁地泛濫和改道.*** 甚至連歷來平順的長江, 也因為人口繁衍,耕地不足, 在洞庭和鄱陽「圍湖奪地」, 而萌生水患.***

人口和生態因素共同引發了酷烈的社會衝突, 動蕩一發不可收拾,最終以「白蓮教之亂」的傳統宗教民變方式展現.
〈叛亂的社會和經濟分析〉
跨域,尤其是跨省的貧窮移民潮造成地方關係緊張. 衝突發生於不同的斷層線:高地和低地農民群體的傳統摩擦; 移民(ie所謂「客家」)和原住民的利益衝突; 最後也是最嚴酷的, 地主和佃農之間的階級鬥爭.****

漢水高地的開墾模式相較他處具有組織化和企業化特色, 由當地的大地主以「特許權」方式營運. 大地主向官府支付專利權費用, 然後自行僱用和組織貧民上山屯墾.*** 這種模式極容易形成嚴厲的階級對立, 大地主必屬士紳階層,自然與官府連成一氣,欺壓外地勞工. 另一方,遠來的單身男性亦必加入以宗教和武術會名義組成的「兄弟會」, 團結在教長和拳師 (由於官兵擁有武器,他們便有需要開發 “刀槍不入” 的特種符咒或武術.) 身邊以共濟自保.**** 白蓮教身兼 宗教,社會和準軍事多重功能, 成為低階層人民的組織者,保護人和代言人.

教亂還有一項政治上層因素,便是「和珅當政1775-1799」. 和珅,鈕祜祿氏滿人,乾隆晚年的超級寵臣, 家系低微,由御前侍衛出身, 以直昇機速度晉升,獨擅朝政二十年. 與一般見解稍為偏離,專業史家每將王朝盛衰分水嶺訂為 乾隆遜位之前二十年, 為的便是反映 和珅的 “治國力”.***
和珅的治國專才體現在兩個相反方向:「肅貪」和「貪污」. 他的功業從屢次擔任撤查貪污大案的欽差大臣起始, 以手法專業和作風亷潔(注意:他從事肅貪工作時期是絕不貪污的.) 贏得乾隆信任. 至於貪污,他更屬不世出的天才, 推陳出新,首創現代主義「層壓式」垂直分贜網絡….. 乾隆晚年,朝廷基本上已無貪污,除了和坤集團以外. 乾隆剛死,嘉慶即將和珅治罪抄家 (據說其身家以億兩白銀計算,倍數於國庫, 時有童謠 “和珅跌倒,嘉慶笑倒” .),賜自盡.
和珅長期執政使得吏治極度敗壞, 地方利益與集團式貪污糾結, 導致叛亂初起之時朝廷資訊扭曲,沒法正確處理.*** 助長叛亂,侵吞軍費的兩位山西駐軍指揮官,其中一人便是和珅的兄弟 和琳.

本書對「白蓮教亂」的背境分析算得上相當周詳, 但對事件的流程卻著墨不多, 一派「通史」專業手法. 以筆者淺見, 羅威廉此書內容比 卜正民的更為充實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