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170127中國為何不會統治世界 (一) 中國經濟現代化的轉折

讀書札記170127
中國為何不會統治世界 (一) 中國經濟現代化的轉折
掌門執筆

《中國為何不會統治世界The China Boom:Why China Will Not Rule the World》(2015) 孔浩烽Ho-fung Hung
本書是本兼顧學術和普及的佳作, 主旨在於探討「中國經濟崛興」的歷史淵源;與及對當今世界的衝擊效應. 與書名一致,內容論斷中國的經濟利源依賴於當前的「新自由主義」環球秩序, 故而沒有意願,與及欠缺能力去改變世界. 更重要的一點,由於諸般內外因素, 中國經濟強勢擴張根本不可能長期維持下去, 如此又有何能力“統治” 世界呢?
作者是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社會學副教授, 曾獲美國社會學協會頒發五項著作獎,及 蘇黎世世界社會基金會論文獎.

本書專注於經濟史(而非國際關係面向),全書分為兩個獨立部分, 前半部綜攬
〈中國經濟現代化的轉折〉歷程.
1中國經濟近代化始於 明朝嘉靖萬曆年間 日本和美洲白銀流入,促成民間經濟全面貨幣化, 加上美洲作物傳來,人口為之倍增,經濟規模大幅擴張.
但是這一擴張勢頭並未導致經濟轉型至「市場資本主義」, 究其原因,乃是儒家官僚的「輕/賤商主義」施政方針, 阻截了農業盈餘投入工商業成為首筆資本.**** 明清中國不乏盈餘, 只是地方層次的農業盈餘絕大部分重新投放在農地兼併上面, 再不然就是興辦教育,使子弟透過科舉晉身士大夫階層.*** 總言之,富者以正反饋方式加固其“地主–士紳” 社會階級, 而非形成有力量和厚度的 “商業–資本家” 階級. 至於國家層次,拘囿於保守意識形態, 除了主軸交通幹綫(運河驛站), 鮮少作出重大資本投資計劃.

2這種膠著狀況到了 清朝同治光緒年間的「自強/洋務運動」才進入轉捩點. 自強運動的推手是 湘淮軍閥大員, 他們在太平天國亂後掌控了省級政治權力, 截留地方税源(主要是戰時開徵的商業間接稅.)和 口岸關稅, 投資於大型工商、運輸和採礦業. 這是近代中國首次由國家主導的全面性資本投資計劃, 民間立即蜂擁效尤,從而萌發由農業經濟向工業市場經濟的初步轉向.****

由於經濟結構僵固和地域縱深,這股轉型勢頭未及深化, 便被「國民革命」浪潮和軍閥戰亂阻撓而成效不彰. 國民黨北伐統一全國,所謂 “黃金十年”過於短促, 不旋踵,日本侵華戰爭和國共內戰兵禍結連,經濟和社會根基毁壞不堪. 經濟層面的深度破壞卻造成政治層面的 “洗牌效應”, 千年邇來無法撼動的 “地主士紳階級” 被連根拔除, 為經濟制度改造廓清了道路.

新中國從廢墟中建立成為另一轉折處, 作者按經濟史觀點將其後的歷史割分為兩個時段:改革開放之前簡稱「毛澤東時代」, 之後是「鄧小平時代」. 這兩個時段都由中央以集權方式規劃或主控宏觀經濟進程, 但是中央的指導思想卻出現斷裂式轉向,臨界事件即是 鄧小平提出的「改革開放總政策」. 改革開放是迄今為止中國經濟史的終極轉捩點, 不單止對中國,也對全球經濟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

3「毛澤東時代」全面奉行 蘇聯式「中央規劃經濟路綫」, 以 “五年計劃” 把地方農業盈餘強行徵調到中央設置的城市重工業部門, 再按垂直式生產規劃, 層層擴及輕工業部門.*** 這在缺乏工業基礎的農業大國實行經濟現代化的起步時期,是頗有成效的實戰策略.

但是徵集盈餘的戰略部署郤因農民不願按照官訂價格出售糧食, 寧可轉於自由市場脫手而遭到窒礙. “超英趕美,只爭朝夕” 的政府憤而將基層生產主權收回中央,*** 這便是 “大躍進–人民公社” 的過激政策,其災難性結果…..不消提起. 此政策雖然很快被廢止,但已收到預期效果,國家掌控地方經濟的能力大為加強, 農業盈餘按照進度穩定流入中央資本池,推動宏觀經濟建設. 可惜以這種缺乏誘因,跡近強制的手法治國效益甚微, “人口多,底子薄” 的中國經濟無從激活,一貧如故; 資本積累,亦一籌莫展.

4「計劃經濟」效率低下自不待言, 於是而有「開放改革總政策」的出台. 1978年該政策在深圳試點; 1992年上演總工程師 “鄧小平南巡講話” 戲碼,正式推行全國,「鄧小平時代」正式來臨.

“開放”和“改革” 雙頭並進:
A首要為籌集資本,最直接是從國外引入, 最優先的是海外華僑資本(先中之先是香港,接著是臺灣和南洋.),次為日韓和西方集團國. 與資本同步引進的是生產和管理技術,與及向海外銷售產品的方法和渠道.
「開放政策」實質只是一種 “招商” 策略, 之所以大獲成功根本原因在於中國的低地租和 價格亷宜而高效率的勞動人口. 另外,華僑資本家在語言文化上容易與國內溝通,尤其在操相同方言的家鄉更然. 政府運用高強度的集權式行政能力,透過適切的法規保護外商的投資利益, 此點較諸其他發展中國家遠為優勝.
然而,最具決定性的是國際經貿大格局, 其時由「新自由主義」掀起的「全球化」浪潮勢不可當,貿易壁壘紛紛拆除, “中國製造” 得以長驅直進, 席捲各富裕國家的消費市場.**** “地利” “人和”又怎及得上 “天時” 那麽重要.

B稱為「改革政策」的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治國哲學革命, 其要害是 “經濟權力下放”. 在空間上,權力由中央政府向下釋放至地方層級; 在組織上,企業由國家營運轉向獨立運營,最終是民間經營; 在運作上由中央計劃生產和分配,轉為由市場和利潤引導經濟活動.****
除了引入外資,國內的資本形成有三條並行不悖的路綫: a直接將國企資本民營化; b省政府運用稅收和底存; 及c將各種稟賦資源資本化,再向民間或外資招納資金.*** 在這過程中,境外的,後來是國内的,股票市場擔當了關鍵角色.

「開放改革總路綫」意料外的高度成功造就了羨稱為「中國崛起」的經濟奇蹟,震撼了整個世界. 中國成為經濟強權,重塑全球生產鏈和資源配置狀況, 進而影響了國際政局. 對中國人來說,社會脫胎換骨,意識形態天翻地覆, 堪說是 “換了人間”.

〈開放改革造成的經濟結構轉換〉
“經濟權力下放”玆事體大,中央政府可以說是“永久性” 地失去了前沿生產活動的決策權, 其角色轉換成 “宏觀管理人”, 一方面制訂政策指導經濟發展路向和規範市場作業方式; 另一方面以財政和貨幣政策調控宏觀經濟場域.**** 從「馬克思主義」轉向「凱恩斯主義」, 以「市場經濟」切換了「規劃經濟」,其戲劇性績效…..有目共睹.
反過來看,省級政府成為權力下放的最大得益人, 省成為經濟活動的單元網絡. 「地方主義」從此盛行,省考量本身的產業和就業狀況,爭取最大產出, 經常繞過中央的指令,與他省暗中較勁競爭, 導致全國產業佈局混亂,產能過剩和污染嚴重.
前綫生產決策權則歸個體企業所有, 小型鄉鎮企業大量湧現,反映國內市場的需求; 而較大型中外合資企業則取代前此港臺等地的出口工業位置, 產品傾銷全球,滿足國際市場的龐大需求.***

生產體制改革確實千難萬難, 市場化意味著取消補貼,自負贏虧….. 被譏諷為 “老大難” 的國營企業首當其衝,雖然迄今仍佔有最大市場份額,但其佔有率和涵蓋面一路萎縮, 為此,每年有數千間國企轉型甚或解散,數以十萬計員工下崗. 民企和合資企業吸納這股解散出來的勞動力,抵消 “創造性破壞” 的衝擊波,一度險象環生. 幸而2001年中國果斷地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 中國廠商力打開國際市場,跨出了險境.

進入「鄧時代」, 採行市場策略即時激活了個體層次的生產力, 首先勃興的是鄉鎮企業和中外合資企業. 行政和法規有效地保障了企業產權,這是改革成敗的根本關鍵之處.*** 優待外資政策令到海外資金源源不絕注入中國, 現今成為日韓臺港的最大境外投資場地.

社會激烈地向市場資本主義轉型,伴隨著基層經濟活動急劇擴張, 引起了很大的治理困難,包括最為人詬病的貪腐問題. 內部需求未足以支撐生產擴張則是最大病因,開放改革再遇重大難關. 再次幸運的是2008年金融風暴嚴厲打擊西方集團國的經濟實力,使其更傾向依賴中國生產的消費品. 那也是鄧時代的內部分水嶺,國家施行激烈的貨幣寬鬆政策,大力扶植出口工業, 中國產業終極轉型為出口導向型,****亦即是今日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