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170817安魂曲‧彌撒曲1

音樂170817
安魂曲彌撒曲 1
蕭律師執筆

170817_a

「安魂曲」和「彌撒曲」,許多聽古典音樂朋友都不會聽,因為「安魂」顯然和「死」有關,有什麼好聽! 還有,一些人也對古典音樂中的人聲十分抗拒,而安魂曲和彌撒曲差不多必有人聲獨唱與合唱。

沒錯,安魂曲和彌撒曲原先真的是和「死人」有關。但東、西方(特別指廣義的基督教,即包括新、舊教)對「死」有不同的看法,在這裡不想花筆墨去解釋。但可以說,不聽這類音樂是一種莫大損失。為什麼?首先,現在留下的這類名曲都是由音樂大師如 巴哈、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布拉姆斯、貝遼士、德伏扎克等人所寫成;第二,這類樂曲到了古典主義時期和浪漫派時期,有些根本已不一定是為某一去世的人而寫,而是為了慶祝某一盛事(如加冕)而寫。有些更是純供聽眾欣賞、為了在音樂廳上演而寫。這些已和「死」沒有關係了。我們應當將這類樂曲當作是眾多曲式中的一種,如交響曲、協奏曲看待。還有,為什麼要抗拒人聲呢?你會抗拒你的兒子唱歌和抗拒聽鄧麗君、梅艷芳唱歌嗎?

「安魂曲Requiem」,又叫「鎮魂曲」或「安魂彌撒曲Requiem mass」,或「死者彌撒曲 Mass for the Dead」,或簡單地說「彌撒曲Mass」。最初原是一種在羅馬教堂為一個或多個去世的人獻唱。 羅馬公教(即現在一般人稱的天主教)相信,為在煉獄中的死者舉行彌撒,可縮短他們停留在煉獄的日子,令他們更早進入天國。早期的獻唱都是吟唱、念誦式。吟唱差不多是單音沒有節奏的旋律,我想大抵與現今我們聽到和尚在佛堂誦經聲相若。當然,不同地域的吟唱旋律會有某程度的不同。在十至十四世紀這段漫長的時間都大抵如此。

能夠追溯的最早複音調安魂曲是在1364年或更早時由Guillaume de Machaut所作。其後出色的Palestrina寫了近首一百安魂曲。

十四至十七世紀意大利的「文藝復興」運動,對後世無論文學、哲學、藝術、科學和宗教都有深遠影響。在音樂方面,即使羅馬教廷在十四世紀限制了吟唱的數量和吟唱的內容,安魂曲式仍得到長足的發展。

到了啓蒙時代,安魂曲巳發展到採用複調polyphony及和聲harmony。在安魂曲中使用和聲是一種天才。當你聽過莫扎特和凡爾第的安魂曲,就知道憑著和聲能傳達多少感情。早期的各種安魂曲之間的曲式、曲詞部變化很大,一個隱含主題漸次形成,並開始引入男高音tenor。

到了十七世紀已有超過二百首安魂曲寫成。於此段時間內出現極多歌劇作曲家,他們也開始從事寫安魂曲、彌撒曲這類作品。由於他們具有精湛和純熟的寫曲技巧,很快將這些技巧應用在譜寫安魂曲、彌撒曲這類作品上:每個樂章延長了而結構變得更複雜;樂隊部份的編寫在和聲、節奏及動力上更形豐富,更常用賦格技巧;獨唱與合唱變得更精緻及戲劇性。Giuseppe Bonno的C小調安魂曲一開始就加入定音鼓以增加特別音效;他的第二首降E大調是十八世紀最長的安魂曲。

J.S. 巴哈
J.S. 巴哈寫了著名的《B小調彌撒曲》,是一首大型篇幅的拉丁彌撒套曲,創作時間歷二十五年,至他去世前一年才完成,真是瀝血之作。巴哈在這首樂曲中引入新的詠唱模式,用了兩個信經Credo。比起後世,這首樂曲所需的樂團不算龐大,只用兩支長笛、兩支雙簧管、一支圓號、三支小號、定音鼓、第一及第二小提琴組、中提琴組和數字低音Basso Continuo(可用大提琴、巴松管、管風管或古鍵琴代替)。有點奇怪,巴哈是一位虔誠路德派信徒,卻創作出如此龐大的羅馬天主教的拉丁彌撒曲。這點在音樂學者之間引起強烈辯論。

踏入古典主義時期(1750-1820),是彌撒曲開花燦爛時期,當時最負盛名的作曲家分別寫出光輝閃耀的不朽名曲。

海頓
約瑟‧海頓一生共寫了十四彌撒曲,最有名的是第十首《戰時彌撒曲Mass In Time of War》,或叫《Paulkenmesse》,拉丁文叫《Missa in tempore belli》。這首彌撒曲寫於1796年,正值奧地利動員對外戰爭,那是法國大革命引起的戰爭。奧地利在意大利和德國都軍事失利,有被入侵之虞。憂慮戰爭的慘酷,海頓譜寫了這首彌撒曲,特別在Benedictus和Agnus段中融入戰爭的元素。在今天的意義上,這首彌撒曲充滿反戰意味,雖在曲詞中並無明顯字句,海頓也沒有明顯表達這種意圖。該年奧地利政府頒令:“任何奧地利人不得言和平,除非已將敵人趕回他們自己的國土。”海頓是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他在總譜每一段落的結尾都寫上“讚美主”。

這首彌撒曲要四個獨唱者(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及一個四部合唱團及樂團。其特別處在於曲中並沒有詠嘆調aria(獨唱),四個獨唱者都在一組中唱詠。

尼爾遜彌撒曲Nelson Mass》,是海頓另一名作,寫於1798年。撰寫此曲前,歐洲正陷入政治及經濟極不穩定,海頓的贊助者尼古力士二世辭退了樂團的管樂組,所以海頓的樂團只餘弦樂組、小號、定音鼓及一個管風琴,這首彌撒曲的原譜是沒有管樂的。

海頓譜寫這首樂曲時,聲譽如日方中,但世界卻極之動盪。戰場上,拿破崙在一年內連番重創奧地利。1797年,拿破崙軍隊翻越阿爾卑詩山,威脅到維也納本土。1798年五月,拿破崙入侵埃及,摧毀英國的東方貿易通道。所以1798年對奧地利而言是可怕的一年。海頓完成這首彌撒曲,賦以曲名《亂世彌撒曲Missa in Angustiis》。在譜寫時,海頓還不知道,但後來他和他的聽眾在此曲上演時聽到,拿破崙在尼羅河之戰中,被英國尼爾遜麾下的艦隊徹底擊敗,海軍全軍覆沒。由於這事件的偶合,這首彌撒曲後來就叫《尼爾遜彌撒曲》。由此可見,這樂曲是寫一個大時代,並非為某一死者而寫。

海頓還寫有《和諧彌撒曲Harmoniemesse》、《大管風琴彌撒曲Great Organ Mass》及《小管風琴彌撒曲Little Organ Mas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