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170913起點(二) 海空總體戰 與 近海控制策略

讀書札記170913
美中開戰的起點(二) 海空總體戰 與 近海控制策略
掌門執筆

基於美國是個民主制國家,作為三軍統帥的總統沒有發動戰爭的權力, 美軍在戰略上排除了 向假想敵先制攻擊的可能性.*** 於是必然地,戰略考量的前設只能是 承受“一次攻擊” 的對策. 按照這條思路,首先想到的自然是遭到攻擊後的 瞬時反擊佈署, 這種消極性應對是不可或缺的戰術設定.
Def.美國在西太平洋只有一個假想敵,那就是中國. 於是具體的戰略目標明訂為:假設美國的先遣基地,或者盟國本土(一般情況下,前者會先於後者發生.), 遭到中國的飛彈襲擊,美國如何發動全面反擊. 這種軍事行動綱領稱為「海空總體戰AirSea Battle」策略.***

Def.與此相對的是積極性應對,在中國發動先制攻擊之前, 試圖透過海上封鎖和「經濟絞殺economic strangulation」來限制其發動戰爭. 這種政治和軍事混合綱領稱為「近海控制offshore Control」策略.***
這兩種戰略思想的辯論,構成現今美國軍事政策論壇的主戲碼.

〈海空總體戰〉
策略由五角大厦的「淨評估辦公室office of Net Assessment」分析師Andrew Krepinevich提出, 包涵三個前提:
a美國有必要持續扮演 “全球霸權” 和“世界警察” 的角色, 以保護 自由民主制度,區域和盟國的安全,與及 環球貿易暢順.*** (說穿了, “全球美元秩序” 才是真格.)
b美軍在重要的西太平洋地區的行動能力,正愈來愈受到來自中國的強烈挑戰.
兩者相合,可導出c美軍有必要竭盡全力維持區域 穩定的軍事平衡.

這策略之所以稱為 “總體戰”,是因為要應對中國軍方的飛彈攻勢, 美軍的 四大軍種(空,海,陸,海軍陸戰隊) 必須緊密協作,一體行動. 作戰路綫圖規劃出兩階段計劃:
在首階段行動,空軍必須執行 “太空反制任務”, 破壞中方的 “人造衛星海洋監控系統”(那是反艦艇彈道飛彈的眼睛.), 藉以阻止其瞄準高價值航母.*** 除了要摧毀太空中的中國衛星,還預設攻擊多個境內地面戰略目標, 包括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 新疆的大型 “相位陣列雷達” 和反衛星武器設施, 與及散處多地的衛星發射和監控基地.
另一方面,海軍則利用 “神盾系統” 防禦空軍在日本和韓國的先遣基地, 使其免受中方巡弋飛彈的大規模攻擊,以爭取時間啓動次階段作戰.

次階段作戰計劃充滿爭議性,具體做法就是以非核子武器攻擊中國本土, 以因應中方對區域中的美國軍艦和先遣基地的非核武先制攻擊.**** 簡言之,即是對中國進行全面戰爭.

表面看來,總體戰策略邏輯清楚, 道德上合乎 “舊約式以牙還牙” 精神; 政治上合理;軍事上可行, 近乎是種必然性選擇.*** 但是細究之下,情況異常複雜.
基於資源配置,中國的 常規和核子飛彈武器庫並未進行區隔,編制上共同隸屬 “第二砲兵部隊”, 無論是貯存,監控和發射作業,都在相同的基地進行.*** 即是說,美軍針對二砲飛彈基地的任何攻擊,便等同於對中方核武設施的先制攻擊. 在面臨毁滅性進攻之下, 中方出於害怕失去 “核武二次攻擊” 能力,極有可能搶先啓動核武!從而引發全人類不能接受的核子戰爭.

(由近海控制派提出的) 對總體戰更專業的批評意見則指出該策略的執行,在兩個層面上是無效的. 首先,中國幅員極度遼闊,作戰重心分散, 根本不可能針對全部飛彈基地和控制中心進行同步深度打擊. 美軍徹底癱瘓中國戰鬥神經網絡的可能性甚低.*** 其次,美軍阻截行動中飛彈的可能性更是低之又低. 兩者相合,策略根本上無效.

於是反對派戰略學家提出方法論上截然不同, “孫子式不戰而屈人之兵” 的謀略.
〈近海控制〉
策略由「美國國防大學」戰略學家TX Hammes上校和「美國海軍研究院」的專家們提出, 具體行動為將“第一島鏈”變成一條封鎖綫,禁止中國的商船和軍艦越過.**** 這是美國版的「區域阻絕anti-access,area denial」, 透過「遠端封鎖」扼殺中國的全球貿易,招數非常毒辣.

第一島鏈的末端和咽喉要道就是 「馬六甲海峽」,通往 印度洋的必經之路, 中國絕大部分石油和原材料進口,工業製品出口的門户. 閉其關,鎖其户,則敵方將不戰自潰; 或者起碼威嚇這樣做,就足以使敵方不敢輕舉妄動, 此為近海控制策略的要義.***
再者,第一島鏈的 “琉球弧綫” 段落是中國進入西太平洋的拒馬索. 弧綫上的咽喉點「宮古海峽」是中國商船和戰艦(特別是潛艇,需要 水深和海底地形活動條件.) 的進出要道. 而日本已在海峽佈署了 大型雷達系統和“88型岸置反艦飛彈”.

總的來說,這策略的 戰略強度十足; 加上美國海軍實力天下無雙,而沿鏈盡皆盟國,故此 可行性也極高.*** 表面看來,也不像 “總體戰策略” 那樣直接導入全面戰爭; 更重要的是,我僅僅封鎖你,你總不成動用核武吧!  於是,近海策略在政策辯論中隱然佔了上風.

〈評估近海控制策略〉
Hammes上校言辭犀利, “本策略是要逼迫中國在美國力量最大化; 並且本身力量遭到持續削弱的情況下作戰.”, 換句話說,單是拖就足以把你拖垮!他的理論, 稱為「勝利理論」, 很有深度,共分為三個部分:
A目標
不是消滅或摧毁中國, 所以應該盡可能不攻擊中國本土,盡可能避免全面戰爭. 他認為在這個時代,要完全擊敗一個核子強權, 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智的. 他的目標是,在中國動手壓迫西太平洋盟國的情況下,導入局部有限度戰爭. 「勝利」就是停戰,然後撤兵.****
B前設
“只要不摧毁中國的基礎設施,就能促進戰後全球貿易迅速復元.”**** 全球需要中國這間 “世界工廠”; 美國也需要中國的十四億消費者. (這種想法謀慮深遠,真的了不起!)
C後果
根據 克勞塞維茨 “激情, 機會和理性造就戰爭.” 的說法,總體戰是錯誤的. 攻擊中國本土只會燃點中國人的愛國激情,勾起 “百年國恥” 的集體回憶, 引發漫長的戰爭.

海軍研究院則提出了本策略的最後重點D迴旋:施加壓力的過程是 緩慢,有序而漸進的, 這種「蟒蛇式」攻擊方式 (相對總體戰的「響尾蛇式」瞬時攻擊.), 能在緊握主導權的狀況下, 於開火前,為雙方進行外交斡旋提供所需的時間和空間.*****

以上的正面評估確實理據充實,擲地有聲; 但是有如總體戰,近海控制也有其負面評價之處. 首先,中國對美國這項策略瞭如指掌,刻下正釐訂一系列對策, 開發多元海陸貿易運輸路綫,繞過第一島鏈和馬六甲海峽,以避敵鋒芒. 「一帶一路」國際經貿和基建開發計劃的拓展, 其大戰略深意在於牽涉進幾十個國家,令美國的封鎖策略無處著力!*****
其次,執行近海控制策略端賴美軍在日韓和關島的先遣基地, 但這些基地卻充分暴露在中國密集飛彈攻勢的威脅之下. 一旦中方針對美方的遠端封鎖還以顏色,則不出此途, 那麽大勢仍得還原為海空總體戰格局.***
其三,有趣的是,遠端封鎖策略既傷敵亦傷友(甚至也傷己). 盟國日韓澳洲與中國經濟已然一體化,受害顯明, 封鎖曠日持久,則勢必抗拒背離.***
其四,無趣的是,近海控制因其施行緩慢, 反倒給中方充分時間進行戰術佈署,先發制人.**** 這是總體戰派的最大擔憂和非難.

棋局兩難,固事理之常也.

《美中開戰的起點Crouching Tiger:What China’s Militarism Means for the World》(2015) Peter Navar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