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史171214治河的sense爭論

說史171214
治河的sense爭論
掌門執筆:天花亂說系列44

1852-55年黃河改道, 數個世紀以來從江蘇入海,改徙為從山東入海. 此番天災情勢嚴苛,民不聊生, 導致叛亂四起,稅收無著,地方行政崩潰. 更逢「太平天國」與及緊隨其後的「英法聯軍」兩場大禍, 朝廷統治力度備受削弱,各省勢力抬頭, 列強臨門欺凌,天下板蕩,無從生息.

在這樣的時代背境下, 當政士大夫被迫革新思想,以應對種種内憂外患. 這股思潮稱為「自強/洋務運動」.*** 從 海防vs陸防 全盤大戰略,到漕運及黃河等區域治理引發出各種
〈政策面的sense爭論〉.
關於黃河治理,廷議上面有人提出把黃河逼回故道的方案, 代表了山東的傳統利益集團,其立論有三點:
a舊河道有的是「官堤」, 用料(主要是石料) 和施工較佳,只需少量維修即可復用. 而新河道因經費問題和時間怱促,興建時採用(貪污叢生的) “官督民辦” 制度, 這些「民堤」用料(主要是草料)和施工較劣. 目前河床尚未淤積,問題不大, 時日一久,水患損失和維修成本勢必大增.****
b故道理應較為穩定, 新道可能發生不測之變.
c黃河回到故道將極大地簡化對大運河的管理, 使漕運恢復舊觀,山東西部經濟可望脫困.*** 黃河改道已使其與大運河的交匯處流量減緩,河床淤積,部分甚至乾涸, 對大運河侵害很大,未來治理成本將會大幅提高.

但代表江蘇與及沿海新興商業地區(最主要當屬 上海)的利益集團,以 李鴻章為首組成反對陣綫. 他們主張 疏濬淤塞的舊道和復修舊堤的成本,起碼與在新河道兩側加築新堤的成本相捋.*** 逼河改道的不確定性更大. 當時漕糧已逐漸改由海運,採用蒸汽船已克服了海運的安全問題.(這裡暗藏了大運河理應廢棄的論點.) 更有力的是,盡復舊觀並沒有解決任何舊有問題,治河應該追求新型技術, 按當時流行的 “洋務運動” 思想,尤其是西方的先進技術.
最後,當然是李鴻章贏.

〈治河新論〉
1887年黄河泛濫之後,朝廷首次求教於西方工程師, 這在數十年前是無法想像之事. 當時 “河道整治” 在西方也是新興學問, 而黄河出了名是全世界淤塞最利害的大河,因此西方專家們都興緻勃勃,參與討論.

外國專家支持的是中國專家中的少數派觀點「收窄河道論」:水道應該強行收窄使流速加快,增強沖刷河床的力度,以清除淤泥. 另外,快速流動的河道不會搖擺, 減低從不同角度衝擊堤壩的機會.**** 後來的專業意見都贊同該種觀點.

實踐這項理論需要用石料建築內堤,石塊開採成本不貴但運輸成本甚貴, 而山東省境並非隨處都有石礦場. 官方估計把石塊從礦場運輸200里,其成本即為開採的19倍!而運河失修,正是運費高昂的根本原因,這當真是“愈窮愈見鬼”. 石塊的代替品是磚頭,可以沿綫建設磚窰供應, 磚的製作成本是石的1/3,但是運營維護和防止盜竊需要額外成本.
結論:興建石堤要靠中央的財政和管理能力,地力沒法獨自完成.

反之, 建築草堤主要靠徵用(無償的)民夫; 物料是高梁秸秆,可以就地取材, 重量是石塊的1/20,運輸成本甚低. 外國專家十分驚奇於中國工匠竟然用草料築出堅固的堤壩, 可惜草料在水中三數年即開始腐爛,需要經常維修加固. 而石壩卻可用20年毋須維修. 所以,儘管草堤的總成本只為石堤的六成左右, 長遠而言,卻是得不償失.
石堤雖然經濟效益較佳, 但由於初始投資昂貴,地方無力支應; 而國庫又為甲午賠款所虧空. *** 最終,朝廷並沒有採行高效益的政策.

〈朝廷總政策〉
實情重中之重,是朝廷的大戰略轉向傾斜沿海地區 (主要為江浙,也包括河北山東的向洋面.), 著眼點是國際貿易,口岸商業稅收和關稅收益,經常賬户的盈虧, 與及國防考量.*** 對於往昔首要的施政關懷, 即內陸重要腹地的經濟交通(例如視為京師命脈的漕運.)和人民福祉,現在被放到了次要位置. 於是,在國庫匱乏的條件下, 僅餘的資金選擇投放於沿海地區的工業和基建項目(代表自強運動的具體政策),與及軍備建設. 凡此種種,俱以犧牲內陸腹地為代價.***

所謂「自強運動」, 乃是中國版的歐陸「重商主義」. 認為富國強兵之道,端在外貿盈餘, 由於當時西方國家奉行「金本位制度」, 換句話說,就是盡可能賺取和積聚貴金屬.*** 有了 “金錢” 就可以建軍,尤其是海軍; 有了海軍就可以反過來追求更多的外貿利益,其極致是攫取殖民地…. 如此成為“良性循環”. 對於慘遭霸凌的落後國家來說,欲求打破此一“惡性循環”, 只能 “師夷之長技以制夷”,行重商主義的套路.

循此思路,首要在於抑制貿易赤字,截止貴金屬流失. 弱國的出口狀況無法自主,能夠控制的是進口. 降低進口的辦法,一是直接控制進口產品的消費,這會削減國民的生活水準; 另一就是實行「進口替代」,建設現代工業. “建工立業” 則需要鉅額資本投資.***

朝廷制定的新式重商主義總政策才是山東西部, 與及其他腹地區域經濟衰敗的決定性因素. 而這些傳統重要地帶的社會崩壞,令致人民對朝廷向心力急速喪失, 導入亡國的契機.***

《腹地的建構The Making of a Hinterland》(1993) 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
彭慕蘭,當今首屈一指的歷史學家,「全球史」學潮領軍人物,「加州學派」創始人. 他兩度榮獲「費正清獎」(1994年以本書,2000年《大分流》.); 2001年獲頒「世界歷史協會圖書獎」(《大分流》); 2003年任美國歷史學會會長. 真可謂炙手可熱.
彭氏耶魯博士,師從 史景遷,本書是他的畢業論文, 一鳴驚人,翌年即獲學界頂級獎項. 此書的利害之處是方法論創新, 從清朝「自強運動」政策轉向的角度審視華北內地 (研究範圍鎖定山東省 “黃河—大運河” 區域) 的社會和經濟狀況, 在滅絕性壓力之下,最終導致生態系統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