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180705伊斯蘭的悲劇(一) 後現代戰爭

讀書札記180705
伊斯蘭的悲劇(一) 後現代戰爭 與 中東複合危機
掌門執筆

《伊斯蘭的悲劇》(2016) 山內昌之
作者是位獲獎達人,曾獲頂級獎項「三得利學藝獎」, 另加 司馬遼太郎獎,吉野作造獎,發展中國家研究獎勵賞,每日出版文化獎(兩屆); 並於06年獲頒日本國家紫綬勳章.
山內教授專研中東國際關係史,本書代表該領域「日本學派」的觀點,頗具學術份量. 全書以通史寫作風格,論述近程國際事態,功力著實深厚.
所謂 “通史” ,即並不從事鋪陳及考訂史實細節, 而是論述主要行動者們 (在這次 “中東危機”為 敍利亞阿薩德Bashar el Assad政府,俄國普京,美國奥巴馬,土耳奇,伊朗和沙地阿拉伯等國; 與及伊斯蘭國,庫德族自治區等地方勢力.) 的動機,策略和互動情勢, 以爬梳複雜的事理,對歷史進行解讀. 即是之故,通史通常要在大規模事態終結之後較久才能寫就.

書中提出了兩個統攝全局的原創性概念,作為基本理論框架. 其一為經由 “伊斯蘭聖戰主義” 定義的
〈後現代戰爭〉.
假使「現代戰爭」是 以 “民族國家” 作為單元的國際軍事衝突, 目的在於以武力伸張己方的利益訴求,遏制對方的矛盾訴求.*** 那麽,就算被定性為 “流氓國家”或“恐怖組織”的政治實體, 最終仍是追求 “國際認同”(其利益訴求, 如獨立建國,或領土主權等等.) ,事成即止的 “個國”, 因而是可談判,可妥協的 “理性對象”.****

但是「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Syria, ISIS」頂天立地,全不在乎整個世界怎樣想, 直接而且只向真神負責. ISIS主張建立復古的政教合一國「哈里發國」 (最高榜樣是“正統哈里發”時代的阿拉伯族群.), 以戰爭作為手段把聖教推諸天下, 這就是「聖戰,吉哈德Jihad」(字面意義為 “奮鬥”.)的最狹義和最原教旨解釋.***

ISIS的 “前現代” 提案從理念上否定了「民族國家」, 當然也就連帶否定了「公民社會」和「自由人權」等現代政治元素.*** 因此恐怖襲擊和斬首人質等殘暴作為,得以合理化為「聖戰」的手段.
再者,哈里發國理應擴及全世界,最起碼也應統治當今全體穆斯林. 故此,ISIS並不要求獨立建國,也不聲明任何領土主張, 他沒有任何意願與任何人談判,以爭取任何形式的國際認同,他是全然 “不妥協的”.**** 他只有作戰機構和宣傳機構,並無外交機構,這與 哈馬斯,塔利班和真主黨明顯不同.

更要命的是,遜尼派ISIS的聖戰對象不只涵蓋反伊斯蘭的西方國家, 也涵蓋信奉敵對教派的伊斯蘭國家, 包括什葉派的敘利亞,伊拉克政府,伊朗和庫德族. ISIS眼中的「異教徒」不單涵蓋 “邪惡的” 基督教徒和猶太教徒; 還涵蓋了 “更邪惡的” 什葉派和蘇菲派穆斯林.*** 許多清真寺遭到恐襲,因為它是什葉寺. 就算同屬遜尼派國家,如其統治階層腐敗不堪(沙地王室的腐化是無可爭議的.),ISIS也有權施加懲罰.

ISIS這種 “只破不立” “舉世皆敵” 的意識形態,使他成為絕對的「虛無主義」行動者. 上至領導人,下及信徒, 不設定,甚至不考量任何積極或建設性目標; 只具有熱情去達成破壞性目標.***** 「自殺式襲擊」於是成為他們 “合適”及 “唯一” 的可行手段;「殉教」内中充滿著消極的悲情.
作者認為ISIS發動的虛無主義戰爭沒有建設性訴求,只有 “批判性” 訴求, 很符合 “後現代主義” 哲學精神,故名之為「後現代戰爭」.***
這種 “不理性” 的作戰方式,正好令“理性主義” 的西方各國及其軍情部門難以適應. 一切現代戰爭的理論和經驗都與這場後現代戰爭無涉, 西方有需要從頭學習 “戰爭”. 舉例說: “普天之下莫非神土”, ISIS行事無須理會國界,進出敍伊固然自如,在開羅或巴黎施行恐襲也沒分別. 但是諸國軍隊或情治單位卻無法隨意進入別國境內與之作戰.

互聯網放大了聖戰的場域.*** ISIS透過綫上宣傳和互動,號召中東,中亞,北非,甚至歐洲的穆斯林遠赴敍伊參與大業. 從者數以千計,其中竟有西歐非穆斯林白人應召改宗,前來赴義.
隨後更發展出「孤狼式恐襲」, 策動世界各地原無聯繫,孤立的反社會份子,給予技術和組織支援,在 “敵後” 發動城市突襲,以平民聚集場所為標的.*** 事成之後,由ISIS出面領功, 以收宣傳震懾之效,並啟迪來者效尤. 這種創新行動模式為前輩恐怖組織所未想知,西方諸國束手無策.

作者提出另一個概念用來剖析「敍利亞內戰」的成因和發展路徑,稱為
〈中東複合危機〉.
當前敍利亞內戰僵局,成為戰場的有敍伊兩國. 直接涉入的則有支持阿薩德政府的 俄羅斯,伊朗和黎巴嫩真主黨; 支持反對派叛軍的 美國(及其盟友,參予動手的是法國.),土耳奇,庫德族人和海灣國家集團(領頭的是沙地阿拉伯). 隱身幕後的玩家還有 以色列,埃及和巴基斯坦. 而與兩邊皆為敵,渾水摸魚的則是ISIS.

錯綜複雜,敵友難分的局勢, 並非表面看來 “政府軍vs叛軍” “漢賊不兩立” 那般簡明, 而是由四組深刻的「斷層綫」形構而成.*** 那就是
a大國角力: 俄羅斯 vs美國北約延續冷戰的霸權對峙;
b宗派爭鬥: 遜尼派大阿哥沙地 vs什葉派掌門伊朗的地緣政治較勁;
c意識形態仇視: 中東穆斯林vs基督教西方的累世深仇, 反映在ISIS的環球恐怖主義上面; 和
d族裔抗爭:散居敍土伊三國邊疆的庫德族人分離主義訴求vs土耳奇領土主權完整.
此四者交錯釀嵌,構築成「中東複合危機」.

這場混沌危機的基本盤是俄羅斯的強力軍事介入, 普京在 “國窮財盡” 的情況下, 仍支撐極度衰弱的 阿薩德獨裁政權, 不惜長駐部隊數千人,戰機百架,頻施轟炸,以遏止叛軍攻向首都. 普京為此浪擲百億計美元, 動機在於高調現身世界舞台,展示新式軍力, 虛張聲勢,使歐洲不敢過問 烏克蘭事務;*** 對內則滿足人民的強國心態,贏得聲望和支持.

那邊廂,美國也一樣,為了支撐同樣脆弱的伊拉克“民選政權”, 亦不得不駐軍和空襲,以維持局面平衡. 奥巴馬比普京有錢得多,但也胆小得多. (他的聲望和支持度也弱得多.) 美軍在中東不能多死一人,邏輯上只能透過軍事援助叛軍, 與及空襲政府軍來支持內戰中的 “温和/穩健派聯盟”. (質疑者則認為根本上不存在這樣的派閥,軍援都轉入了ISIS手中.)

於是,敍利亞內戰by definition只能是一場「代理人戰爭」.****
美俄兩方的戰機斷斷乎不敢攻擊對方的軍事基地, 只是一味狂轟敵對的敍利亞人. 而敍利亞人國破家亡,無以維生, 只落得在兩大強權“督導”下繼續作戰,自相殘.
敍國原先22mil人口死去近一成,半數淪為難民,約兩成人流亡國外. 西歐接待了1m難民,造成嚴苛的社會負擔,因而怨聲載道; 其實土耳奇和周邊的阿拉伯國家接受的難民數目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