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說1903軍備及其影響

演說1903軍備及其影響

講者:掌門

 

《軍備及其影響Arms and influence》(1966) Thomas Schelling

作者因運用 博弈論分析 “合作與衝突” 而獲得200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謝林1951年取得哈佛經濟學博士,卻很早就名揚天下. 事緣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的時刻,年輕的他曉以「懦夫博弈」上乘心法,說動同樣年輕的 甘乃迪總統對 赫魯曉夫總書記施加軍事恫嚇,成功使對手屈服. 外間傳說他告訴總統:在迎頭相撞的鬥車遊戲中, 最強的玩法是拆掉軚盤,並且拿出窗外向對手揮舞. *** J

 

何謂〈懦夫博弈〉?

def.「這個遊戲描述兩個年輕人在高速公路上架駛汽車迎頭衝向對方, 在他們的伙伴和女友在旁觀看之下,比試那一個首先閃躲. 先閃躲的人被稱為 “懦夫”. 」***

這定義可圈可點之處正在 “伙伴和女友在旁觀看”! 即是說,「榮譽/形象」是參加者的 背境設定,誘因和驅動力.*** 沒有伙伴和女友在旁觀看,沒有人會玩這種危險及無益的愚蠢遊戲.

 

懦夫博弈有幾個重要特徵, 其中最要命,也是最有趣的是

1如果你被公開邀請參加遊戲, 當你拒絕時,你已經參加了.***** 這是由於拒絕本身被解釋為 “即時閃躲”, 你已落敗並且成了懦夫. 因此懦夫博弈原理上是無法拒絕的, 只要我們生存在一個政治世界裡面,四周包圍著“伙伴和女友”的話.

 

2人們在這場遊戲中關注的不只是當前的勝負,更重要的是對玩家未來行為的預期.*** 一個前此屢番落敗的人會被預期是今次的懦夫,因而強化了對手的胆色; 反之,一貫流露魯莽本色的常勝將軍會令下次的對手心怯. (就像 特朗普努力扮演的角色.)

 

3就算在這種表面看來是 純粹衝突的遊戲中,仍須制訂「合作規則」:**** “閃躲者必須右轉” 的規條用意在於避免 “無謂的傷害”. 伙伴和女友們雖則並不戒意“格鬥傷亡”,但仍會在意 “無謂傷亡”; 而格鬥者並不當真想死.

作者的重大創見在於指出:那怕在尖銳的零和博弈中, “合作” 也無處不在。***** 理由在於 “兩敗俱傷” 並不符合任一方的利益.

舉例:熟練的高段玩家們懂得在 “最後關頭”同步閃躲, 構成和局,雙雙接受觀眾喝彩.*** (就像 特朗普和習近平希望做到的局面.) 有時兩位“謹慎”的對手也可以聯合宣示 “必須負責任地遵守法規”, 又或 “警察近期加緊了偵查”, 以逃脫公眾的唆擺.

 

懦夫博弈不單只是年輕人的意氣之爭,其實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 (與妻子 “博弈”時,一位丈夫很易成為 “懦夫”.) 在「暴力外交」上面 (最極端的形式是戰爭, 較温和的是制裁或斷交等.), 懦夫博弈構成了基本戰略分析框架.**** 至於核武威脅更加徹頭徹尾是懦夫博弈,兩造深知大家骨子裡都是懦夫.

 

暴力外交

近代西方國家的外交奠基於「威斯特伐利亞體制」, 戰爭的規範性服膺 克勞塞維茨金句:「戰爭是外交的延伸. 」*** 是戰爭服從外交的需求,外交能夠解決的問題,就不要訴諸戰爭.

外交就是討價還價的交易」, 為了達致我方的要求,可以給予對方好處作為交換. 但如果一方擁有足夠強大的軍事實力, 就可能透過「威脅」使對手屈服. 假使對手不肯屈服,無論是出於 不理性的 “面子”, 抑或是 理性的 “討價還價”(就算你贏了也會重傷.), 戰爭仍大有機會發生.

 

在崇尚 “理性” 的現代,戰爭被用作討價還價的手段.「威脅戰爭」比「戰爭」更為重要,也更常見. 甚或可以將「戰爭」純粹理解成一種威脅手段.*** 雙方以戰爭威脅對方,但又都不想真的開戰, 看誰首先 “閃躲”,這就構成了「懦夫博弈」.

 

貫串整個戰爭流程,從戰前到戰後,處處充斥著外交. 武力的使用必須是「可預測的」; 並且可以隨時通過和解來避免.***** 武力由始至終是用來交易的. ***

基於交易的本質, 武力的使用和威脅使用,必須針對敵力的需求和恐懼.***** 如果敵國珍惜的是商業,就要威脅封鎖其港口和航道; 如果敵國珍惜的是人命,就要威脅轟炸其城市; 如果敵國珍惜的是資源,就要威脅炸毁其油田或管線. 「原子彈的政治目的不是廣島的死難者和工廠, 而是東京那些幸存者. 」

 

〈戰爭博弈

現代戰爭的目的 原則上不再是征服,滅國或領土兼併; 而是迫使敵方政府服從我方的政治要求.*** 行使武力的最佳限度是剛好能夠達成任務, 要極力避免雙方 “不必要” 的傷亡. 現代戰爭 “思想上” 要求最大的節制, 盡可能避免 “全面戰爭”或 “總體戰爭”. 最好的戰爭是「有限度戰爭」.***

 

可惜的是,戰爭本質上傾向「自我催生及強化」:先動手的一方會建立優勢; 劣勢的一方被迫升級作戰手段和投入後備資源, 反過來迫使優勢的一方緊隨因應. 原先設想的有限度戰爭會快速演化成全面戰爭和總體戰爭.***

另外,戰役進程一般是「不可逆的」, 一經啟動,便要決出勝負. 武器愈是現代化,戰鬥愈是激烈, 決勝所需的時間愈短,膠著的機會愈低. 海上戰爭因為戰場缺乏地形掩蔽, 更會直接成為正面殲滅戰. 而未來的戰爭卻以海戰機會最高.

 

核武器的發明將戰爭的上述性質推到極致. 那怕是核武庫存面對著常規武器的即時打擊, 只為了害怕它被毀壞,就被迫使用它. 只要一方動用了核武,另一方只得動用它. 只要一方設置了核武,另一方只得設置它, 是為「對稱性軍備競賽」.

 

〈天變,戰爭之道亦變〉

二百年來,兩樣創新徹底翻轉了人類的戰爭文化. 首先是「民族國家」的興起.

現代戰爭不再是貴族集團之間爭奪土地和人民的「封建戰爭」; 而是民族國家之間 利益(如領土,資源)或意識形態(如宗教,族裔文化)鬥爭引發的暴力衝突.*** 由於爭鬥雙方這回是 “人民集團”, 全民投入使戰爭成為持久而慘烈的「總體戰爭」,不復是貴族高風的刺槍競技.

 

戰爭的規範也由殺傷戰士以定勝負,然後接收作為戰利品的土地和人民; 一變而為傷害,或威脅傷害其人民 (士兵被視為“武製的人民”.),然後迫使敵國屈服.***** 因此戰略思想也就由戰場決勝, 放寬視界及於 孤立,制裁,封鎖,局部破壞(如基建) 等方面.*** 有時「經濟戰」成為戰爭的替代,甚或是基本形式.***

 

其次是「三維戰爭」的發明.

從前戰場二維,雙方對峙於前綫, 若不擊破敵方軍力,則無從接近其土地人民. 反之,敵軍若覆滅或投降,戰爭當即完結, 土地人民等待交收,不會遭到嚴重破毁殺傷.***

現代軍備不斷精進, 突破性戰略武器(在上世紀是 潛艇,戰機,航母,飛彈和核彈.) 改變了戰爭的性質.**** 潛艇和戰機不單只是犀利的戰場武器,要害之處在於能夠跳過兩軍交鋒的前綫, 直接攻擊敵後方的商船和人民. 透過這些先進的作戰手段,嚴重破毁敵國的城市和經濟,殺傷人民,以迫使其投降. 是故兩次大戰平民死傷枕藉,土地滿目瘡痍,遠甚於昔時, 原因不在於武器倍加精進,而在於武器對準了平民.***

 

現代戰略眼光也從單純針對軍事目標,轉為 “兼顧” 民事目標,此事影響非常深遠. 諸種創新軍備當中又以 携帶核武的戰略轟炸機(現今則是彈道飛彈)最具顛覆性.

〈顛覆傳統的核武戰略〉

核武的要害不在於大規模殺傷力,現代武器的重火力也可以做到同樣的終極效果. 核武的要害在於殺傷的速度; 與及它有能力飛越前綫,直接屠殺都市平民. 在這個意義上,核武是「骯髒的」,是一種恐怖主義. ***

沒有人民就沒有民族國家; 更且在民主制度下,國家需要反映民意,而 “貪生怕死” 是一種極強烈的 “民意”. 核武的恐怖力量足以立刻癱瘓民族國家的抗爭意志.

 

遭到核武威脅的一方在決戰之先就會被擊敗;在被殲滅之前就會選擇投降. 核武使戰爭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改變了軍備扮演的角色和 決策制定的過程.**** 它能夠改變事態發展的速度,事件的順序, 前綫與後方的分界,與及勝敗雙方的關係.

 

核武最重要的創新效果在於使傳統前綫決勝的意義虛無化, 就算你在戰場上贏了我又如何? 我已在腹地裡滅了你的國家! 於是得出一條簡單的法則:沒有核武的國家不能,也不敢,戰勝擁有核武的國家. 逆用之,擁有核武的國家也就無須介意軍事上的弱勢, 不必在外交桌上屈從強國的欺凌,只要她擺出 “同歸於盡”的姿態就可以了. 那就形成典型的「懦夫博弈」.

 

結論:「核威脅」成為現世代的主流暴力外交策略,凌駕古典的「炮艦外交」, 條件是貴國先得加入「核子俱樂部」. (目前會員計有 安理會五強,印度,巴基斯坦, 朝鮮和以色列; 外面是破門求進的 伊朗.)

 

核武既然是用來 “交易”的,交易即議價, 而議價是門藝術,不是科學.

〈威脅的藝術〉

威脅之道,精微之處依賴於敵國的人民和城市尚未遭到破壞; 困難之處在於如何向對手展示我方已到了 “迫不得已” 的地步, 這本質上是個溝通問題.***** 以“安全承諾” 換取對手投降(或者以 “同歸於盡” 換取對手退讓.), 這不限於核武敲詐,而是涵蓋了一切「威脅」.

 

如何 “取信於人” ,使他相信:如果不投降,我必定會….. 就是威脅的藝術. 這與我是否當真會行動並無必然關連,重點是「使他相信」. 施加心理和實際壓力使其 “相信”, 這是一種「諾」,承諾在某些條件下,將會踐行傷害.

 

施壓者通常運用一條法則,

Def.「最後明顯機會原則doctrine of last clear chance」:在一項會釀成惡果的事態中,存在著一個時間點, 在此時點之前,雙方有可能迴避衝突; 在此之後,雙方都不能,或者僅有一方能夠控制事態的發展, 另一方則無法閃躲或叫停.***** 那個擁有「最後明顯機會」的一方被認為應該承擔避免衝突的責任.***

遊戲是怎樣巧妙地把「最後明顯機會」塞在弱勢的一方手裡, 在時間壓力下迫使其投降. 常見的運用便是「最後通牒」.

 

上述原則又衍生出一種技術「觸發綫」:我佈置一條(通常令你很難為的) 警戒綫,或者建立一種挑戰性事態, 如果你有所觸犯,就不再磋商,立即開戰.*** 觸發綫的用途是將局勢引導至我方的有利方向, 或者鞏固已有的優勢.

舉例:古巴飛彈危機時刻甘乃廼總統訂出的海上封鎖綫. 更毒辣的例子,蘇聯封鎖西柏林的時候,西方集團增派小規模部隊進駐危地. 作者說道, “這些部隊不是派去防衛; 而是派去送死,其作用是建立觸發綫.”

 

核武的終極要義是

〈保證相互毁滅MAD, mutral -assured-destroy〉.

顧名思義,這不是要單方面毁滅對手, 而是要「互相毁滅」. 然其真意又不在互相毁滅,而在於「(條件達成之下) 保證」這點上面. 換句話說,def. 為使核戰不致發生,雙方在核武使用上面達成共識, 促成核戰發生之後無人能夠僥倖存活,以杜絕使用的動機. ****

 

這策略的具體內容有兩點:

A雙方必須建設足夠多數量的核武, 即便任一方動手突襲,受襲方的殘餘力量仍可報復性毁滅突襲方;****

作者比喻,你有50架轟炸機,我只得1架. 我仍有取勝的機會, 只要你把所有飛機停放在同一個機場,而我又偷襲得手的話. 因此冷戰時美蘇誇張到荒謬地步的核武庫存,不是用來毁滅對手許多遍; 而是極度分散存放,保證 “報復打擊” 的足夠力度.***

 

B提高啓動核武的透明度, 使「互相毁滅」更具保證性. 這需要建立互相監察制度. 例如開放天空,容許對方的偵察機或人造衛星監視核彈基地.

 

這確實是人類史上最吊詭和最荒謬的軍事妥協, 雙方並非透過裁軍,而是透過建設「毀滅保證」的核武庫存以達致戰略平衡.*** 即是之故,核威脅反而更有需要引入 “合作機制”, 例如通話熱綫和開放監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