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E隨筆130420羅貫中與《三國演義》

SENSE隨筆130420
羅貫中與《三國演義》
朝日執筆

我們大概都知道《三國演義》的作者是羅貫中(註1),但對他的生平幾乎全然不知。現存歸入他名下的著作除了《三國演義》外,尚有《隋唐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及《三遂平妖傳》,此外還有《水滸傳》的部份版權。(2)
由於他有「反賊」的身分嫌疑,加上「小說家」本來就是不入流的(3),故史書對他無記載,關於他的生平資料可謂寥寥可數,其中不少更是中傷性質居多,難以作研究之用。 例如說他因作了《水滸傳》,壞人心術,其子孫三代都是啞的之類。
可用的史料不多,明代無名氏《錄鬼簿續編》有一條,王圻《稗史彙編》有一條,此外只有其他零星的材料,主要來自民間的傳說。 綜合而言,也可以知一個大概的輪廓。
  
羅貫中主要活動於元末明初,似乎曾有意圖王業,後遇「真主」,「虯髯客式」自愧不如,放棄逐鹿中原。「真主」者,或曰朱元璋、或曰張士誠。又有說他曾任張士誠幕僚,不過此說與上面「遇真主而摺埋說」亦無矛盾。
若然,則羅貫中自號「湖海散人」,就可以理解為張士誠敗後,自況頹廢閒散於湖海之間了。 這段經歷,或許也可以解釋何以他寫戰爭、權謀特別生動精彩。
可以肯定的是,三國故事在唐宋開始已在民間流行,到宋代有說話,到元代有劇曲,羅貫中自少就應該有不少機會,到「榕樹頭」聽藝人「說三分」,在「戲棚」看伶人「演三國」。

說完羅貫中,現在說《三國》。 話說晉一統天下之後,陳壽 就寫了一部後來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四史」的《三國志》。
轉眼過了一百三十多年,南朝宋文帝命當時著名史學家 裴松之 為《三國志》作注。 由於裴氏博采群書,徵引書籍達一百四十多種,故注文字數比原文還要多三四倍。 裴注的《三國志》就是後來各式三國傳說、文學、藝術,以及《三國演義》的故事梗概與基礎。
除此以外,南北朝時期大行其道的筆記小說,如劉宋 劉義慶 的《世說新語》等,記述了大量的時人時事,亦為《三國》文藝創作提供了大量重要的養份。例如「望梅止渴」、「七步成詩」、「鄧艾口吃」、「黃娟幼婦」等故事,皆來自《世說新語》。

從唐人的詩句中,我們已可看到一些線索,一些未必有歷史依據的傳說,但是卻非常接近我們熟知的三國故事,在當時似乎已經深入民心。
如杜牧的〈銅雀台〉:「春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將江東二喬與曹操南征拉上關係。還有李商隱〈驕兒詩〉的「或謔張飛胡,或笑鄧艾吃。」張飛的「胡為」,和鄧艾的「口吃」,正史無載,都只是半傳說式的故事形象。
  
到了宋代,出現了專門的「說書場所」──「瓦子」,也出現了專門「說三分」的「說話人」或「說書人」。 仁宗時在開封的一名說三分藝人,其名氣之大,甚至可以讓今天的我們仍知道他的名字──霍四究(4)。
蘇東坡《東坡志林》中描述小孩子 “聞劉勝則喜,聞曹勝則悲”,顯然當時「尊劉抑曹」的傾向已經出現。 不過,官方史書卻從來都是以曹魏為正統的。

元代集合了宋代大量話本小說中的三國故事片斷,出現了八萬字的《三國志平話》,分上中下三卷,內容由「桃園結義」講到「秋風五丈原」。 後來羅貫中七十五萬字的《三國志通俗演義》的故事梗概基本上已經完備。
另一方面,元代的雜劇中也有大量的三國素材,例如名家 關漢卿 單單一本四折的《關大王獨赴單刀會》劇中,就已包括了「火燒博望坡」、「敗走當陽」、「喝斷長坡橋」、「周瑜打黃蓋」、「蔣幹盜書」、「劉備借荊州」、「過江招親」、「周瑜氣死」、「劉備入蜀」等故事情節。 其內容亦與我們所熟悉的情節大抵相符。

到了元末明初,羅貫中以《三國志》及「裴注」為主要素材,博采千餘年來流傳於世的各種筆記小說、民間傳說、平話戲曲等三國故事,加上其自己的經歷與文采,寫成《三國志通俗演義》。
清朝初年,毛綸、毛宗崗父子假托古本(5),對《三國志通俗演義》進行全面修訂,整頓回目,修文改辭,增刪瑣事,改換詩文,並逐回加以評論。 修訂後更為突出「尊劉抑曹」傾向,並對關羽的「千秋高義」進一步大加推崇。
這一本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三國演義》了。

附註
1. 其實《三國演義》的作者應是毛綸、毛宗崗父子,羅貫中所著的書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
2. 整理現存《水滸傳》各版本,其作者有三說,一為較廣泛的施耐庵,二為羅貫中,三為二人合著。值得一提的是,在民國時代的(所謂)學術界與(號稱)文化界中,持合著說者所佔比例相當大,梁啟超、聞一多、胡適與魯迅據本人記憶當也是持合著說的。
3. 九流十家之說中,第十家不入流的就是小說家。
4. 因為說書人身份低下,與小說家一樣是不入流的。當時說話人為數不少,但可以留下名字的就聊聊可數,霍四究大概就是其中一個較「紅火」的。《東京夢華錄》有謂:「說三分,霍四究。」
5. 他們將流行於世的「羅貫中正本」稱為「俗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