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130105天朝的崩潰

輸卻玉塵三萬斛    天公不語對枯棋

讀書札記130105

天朝的崩潰  (2005)

作者   茅海建

類別   歷史學 —– 鴉片戰爭史

評級   B +

簡介

本書是詳盡的第一次鴉片戰爭專題史。   作者比對中英史源,*** ( 註:同題治史的中國學者多嚴重傾斜於中國史源。)  得出持平的批判論點, 認為在引起戰爭方面,中方亦有責任。

(甲) 戰前狀况

1 鴉片戰前,跨國貿易僅限廣州一地。廣州與京師遙隔千里,貿易受層層繁複規定限制,刻意造成不便與剝削。 外商只獲准在半年貿易期內暫住廣州城外的夷館,其餘時間須居留澳門。不得攜女眷,不得任意進城及旅遊,不得與當地百姓聚談交結,不准學習中文。***

2 時英國執對華貿易之牛耳,而英國東印度公司又持獨家經營權。 由散商營運的「港腳貿易」是東印鴉片貿易便宜之計,意在繞過中國禁令。***   鴉片在 加爾各答 批售與港腳,理論上與東印脫離關係。  港腳將之運至珠江口,由走私幫快艇接貨, 據說廣州水師暗中維持交易暢順。

3 中國公行(ie進口商)獲貿易壟斷權,惟必須保証洋商循規蹈矩。 夷館和官府之間的溝通必須透過行商,由下「稟」上,以強調外商的末等地位,也避免任何官方接觸的尷尬。   行商業務風險很大,中國又缺乏銀行及融資體系,故倒閉時有所聞。 其成功者雖富可敵國,但常受官員欺凌搾取。 衝突一起,行商更夾在官府和外國勢力之間,動輒得咎。

(乙) 戰爭肇因

4 中國大宗出口絲茶瓷器, 外貿向有大額盈餘, 歷年流進大量白銀。 中國行銀銅雙本位制,但本國白銀產量奇缺,白銀流進關乎貨幣供應,於國民經濟實關緊要。**** 惟上層儒家官僚識見狹窄,對跨國貿易毫不在意, 加上天朝思想,華夷之辨,輕賤外商,積習久遠。

5 鴉片貿易始於十八世紀末, 十九世紀初大盛,平均年進口量4500箱, 30年代初印度增產,銷華年達19000箱。 1838年戰爭前夕,銷量更升至40000箱。 中國煙民至少1250萬人(註:全國人口約4億), 佔全球消耗量95%。 *** 鴉片使中國的外貿轉盈為虧,導致白銀流失*****,嚴重影響政經運作。

6 清廷(嘉慶)早於1799年宣布禁煙,然而屢禁不止。1834年英國派遣首席商務監督 律勞卑 Napier 來華,爭取平等貿易。 因其致「函」中方官員,而非呈上「稟帖」,致遭拒收,陷入僵局。  兩廣總督 盧坤 最後發布諭令,阻禁通商,驅逐律氏。

7 清廷經過「弛禁」與「絕禁」爭議後,道光命絕禁派領袖 林則徐*** 為欽差大臣,負責查禁鴉片。林於39年3月抵廣州,人未到就連下了17道取締命令;人一到即召見行商,著令勸誘洋商交出存貨銷毁。   新任英國商督 義律 Elliot    召集洋商至英夷館共謀對策,林氏立即封鎖夷館。   義律亂了分寸,竟以國家名義承諾賠償各國商人,集合鴉片20000箱上繳。 義律此舉導致英政府騎虎難下,最終決定軍事懲戒中國。*** 林氏虎門銷煙,布文祭海,施行正義,十分威武。

(丙)8戰爭過程

39年7月英國水手在九龍 尖沙咀村 毆打一名村民致死。 林則徐勒令交出凶手,義律拒絕。 林氏下令水師禁止英船靠岸補給,啟始了鴉片戰爭的前哨戰火。***
11月義律指揮僅有的兩艘小型軍艦與中方15艘水師船艦交戰於虎門外海,英方開火擊沈3艘水師船,另2至3艘入水,整個艦隊幾乎一舉被殲。

那邊廂, 英國國會以9票之差通過出兵中國。 ***  40年6月派遣16艘戰艦,共搭載4000士兵來華。
怡和洋行退休大班 渣甸Jardine*** 頗有識見,向倫敦建言廣州離京太遠,地方官「報喜不報憂」,不會如實上奏挫敗情況,故應直接威脅京城,方可湊功。

遠洋艦隊遂按策略揮軍北上,先取廈門及舟山(ie定海),作勢航向天津,直迫京城。 京師大亂,朝廷勉強收下致中國皇帝書,命 琦善*** 議和。
琦善巧言緩兵,義律誤信,撤軍等候正式談判。 9月林則徐遭免職,流放伊犁。 琦善繼任,一味拖延談判,等候中國步兵集結。

41年1月英軍不耐久候,施壓攻陷虎門十炮臺,兵鋒直臨廣州。 琦善大駭,簽訂「穿鼻草約」***,同意賠償600萬兩,割讓香港*****,重新開放通商,今後書信平行往來。這份草約有待雙方政府批准才具約束力。
兩名談判者各自認為爭得有利條款,殊不知兩邊朝廷聞訊都大感不滿。 英廷以「香港荒涼島嶼,絕不會成為像澳門那樣成功的貿易中心」,把義律撤職,派 樸鼎查Pottinger 繼任。 道光獲知草約內容,龍顏震怒,拒絕承認,將琦善革職,押京審判。

2月義律以中方拖延,遣艦再攻虎門炮台,水師提督 關天培 陣亡。

5月戰事再起,英軍擊沈71艘中國帆船。 2400名陸戰隊深入珠江登陸,佔領城北越秀山制高點,全城置於火網之下。 廣州知府 余保蒓 答允付贖城費600萬兩(當然由廣州城付鈔),七天繳清。

當時發生有名的「三元里事件」*****,鄉民團練聚眾逾萬人,圍困入侵英軍。 知府趕至調解, 英方順勢撤回軍隊。 地方官員便即上奏:團練忠勇,逼退英夷;並且隱瞞贖城事宜。 朝廷見民氣可用,對外姿態更趨強硬,拒絕談判。 士紳鄉團排外情緒高漲,躍躍欲試。 英方則按兵不動,等待援軍的到來。

8月樸鼎查到任,兵員擴增10000,按渣甸計議,揮軍長江,意在進佔大運河南端出口重鎮 鎮江,阻斷南漕北調。*** 月底佔廈門,10月再陷舟山,鎮海及寧波,駐軍過冬。

42年春,中方發動唯一的一次反攻***,道光遣 奕經 率八省大軍前往討伐。 奕經自信滿滿,決戰前夕命幕僚比賽撰寫報捷文告, 翌日決戰,全軍盡墨。

5月英軍發動攻擊,連陷上海和鎮江,策略成功,清廷投降。

8月雙方在英旗艦上簽訂「南京條約」。***** 中方全線讓步,同意賠償2100萬兩,開放五口通商***(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英國並得於口岸設立租界***及駐軍,雙方官員平等往來,廢除公行獨佔,統一關稅,割讓香港。
惟條約對鴉片未置一辭!***

(丙) 事變檢討

9 檢討雙方軍力差距:中方兵器落後二百年,仍為開國時代制式。 軍中只有一半兵員配備火槍。
由於槍炮質量差,射程只及英軍1/2至1/3, 故除鎮江一役外,連番「大戰」,英方陣亡均為單位數字。 (註:鎮江之役,英軍輕率入城,巷戰中死39人。)
令人奇怪的是中方陣亡率亦極低***, (除鎮江外)一般只為1.6%!原因在於清兵軍紀蕩然,見敵即潰散逃跑,甚少發生接觸戰。 英方進軍固然不費一兵一卒,中方亦因此傷亡甚低。

中方海戰觀念仍停留在「火燒赤壁」時代,英方艦艇無一受損。 中方工程知識落後,又誤以為英軍不擅陸戰,炮台疏於防衛,輕易為陸戰隊沒收。 將領對現代戰爭手足無措,優劣之分只在乎道德之差(是否殉國),而無能力之別。

10 參與事變的中方官員 (註:大多於後來備受指責。) 並非無能之輩,恰好相反,他們均是幹練之材(包括琦善耆英)。他們的失敗在於與時代脫節,欠缺基礎知識進行判斷(包括林則徐)。

他們的收場大不相同。舉凡主戰派,就算當時受到懲處,事後一律平反復職。相反,舉凡主和派下場一律悲哀,無論有無犯錯。從這裏可以窺見某種微妙的文化心理因素。***

另外有一點值得特別注意,所有主和派在開始時均主戰,*** 他們轉變態度只因到了工作前線,對事態有了務實的認識和理解。反之,在朝者(如道光之流) 徒以意識形態論事,當然錯失大局。
(歷史教訓: 務虛的處事態度和道德主義論事方式乃是人生之大害。)

11 檢討議和時中方之誤失:中方和談代表欽差大臣 耆英 本為幹練人材,但對外交全然無知。 最為後世垢病的「領事裁判權」(各管各,免麻煩。)、「最惠國待遇」(以夷制夷) 及 口岸駐軍 (著令其管束囗岸夷人)等條款,竟然都是中方在談判過程中自作聰明地創造出來的!*****

反之,中方著力周旋者,卻是如何 阻止夷人上京面聖 與及 學習中文 等朝廷認為有傷國體的事項。

12 檢討戰後中方之思想行動: 參予此戰的中方最高決策人員12人(包括道光帝及林則徐)戰後均無反思及革新!  朝廷全然不聞技術改革的呼聲,大家對敗戰恥辱一味忌諱不提。

這與廿年後英法聯軍之役結束後,由慈禧奕訢撐腰,曾左李倡導的「自強運動」形勢截然不同。

掌門之言

本書是我極為珍視的一本由純粹中國出身的學者撰寫的,具有當代視野的中國歷史書籍。***   它突破窠臼,擺脫國族主義治史心態,學術上走向現代化和國際化。  空谷足音,彌足珍惜。

此書人人通讀,因為專業要求,全書稍嫌厚重。對於有心認識近代中華民族自我認同,ie「他者與我者」,的讀者乃是必讀之書。

附錄

陳寶琛   感春

春來無事可開眉,未及飛紅已暗悲,雨甚猶思吹笛艷,風來始悔樹幡連,

蜂衙撩亂聲無準,鳥使逡巡事可知,輸卻玉塵三萬斛,天公不語對枯棋。***

註:此詩成於甲午敗戰之際。